建国前,区境内有5个集镇,即灞桥街、新筑街、狄寨街、高桥和水沟。建国后灞桥镇、新筑街和狄寨街为乡镇政府驻地,集镇建设发展较快,已粗具规模。
灞桥镇 又名灞桥街,座落在西安城东20华里的灞河桥头东岸,是西安东去临潼、渭南,北往三原、陕北,南至商洛的必经之地。据清《咸宁县志》载,隋开皇三年(583),以镇西灞水上的古桥和在此形成的集市得名“灞桥街”,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地处风景区和交通要道的灞桥古镇成为人们游览和进行交易的繁华集镇。
建国前,灞桥的老街道仅有百十米长。街道两旁开设一些杂货店、饭馆等,而更多的是从外省、外县逃荒或谋生的人。在灞桥头搭上烂草棚,卖蒸馍、饸饹、凉皮等小吃。街镇的路面又窄又脏。雨天更是泥泞不堪,车辆难行。
建国后,从外省、外县逃荒而来和做小生意的人陆续在镇上安家落户,并分到了房屋、土地。50年代国家将元代构筑的石桥改建为水泥桥。同时又在老街镇的北边建设一条新街镇。街道拓宽为20多米的沥青路面,占地23万平方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有、集体和个人争先在街面开设饭馆、旅社、商店,长达1000多米峋街道两旁,商业、服务业、饮食业网点已达154家,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
灞桥镇有供销社、邮电所、农行支行、医院、卫生院,还有乡村办的服装厂,贸易公司以及利用灞河的优势办起的沙石采掘场、预制场等。1988年12月,在镇东南建成面积2000平方米结构为玻璃钢瓦的农贸大厅。每逢周日集,赶集者多达数万人,除当地群众外,还有临潼、蓝田、渭南等县的农民。各种摊点4000多个。1993年,有服务业54家、饮食业150家、商业批零119家,年收入4546万元。
新筑镇 位于西安城东北50华里处。相传,汉元丰年间(约公元前110),在渭河设渡口后,各地商贾云集,车马行人,来往不绝,住户日益增多,形成集镇,得名“新住镇”。后因河床位移,该镇受到威胁,后迁住现址,另建一新镇,更名“新筑镇”。
新筑镇四周有“八堡、四围墙”。火堡有:铜人堡(西坡村)、万顺堡(南吴村)、万胜堡(北吴村)、万安堡(东里村)、北里堡、杨货堡、文昌堡、永兴堡;四围墙有:复兴围墙(仓南)、兴盛围墙(涝池岸)、兴庆围墙(仓北)、小围墙(文昌村西的小庄)。镇居其中,街道成“十字形”,南北长约二华里,为主要商业区。1949年5月以前,以粟花行、杂货行、食品业为主;东西街道较短约一华里,经营日用家具、铁木器及山货土特产者居多。街镇中心有一座小钟楼。镇的四端有古庙四座,各庙之侧,均建有戏楼。这些建筑物的基础遗址至今犹存,说明新筑镇有过一段兴盛的历史。新筑镇的商业,在明清之际,曾经繁荣过一段时间,是渭河南岸的农产品集散地。清同治年间,由于回族造反,镇周围之建筑物及商号房舍尽被毁坏。民国15年(1926)间,在刘镇华围困西安城期间,新筑镇设有镇嵩军的后方医院和兵站。刘部兵伤员骚扰四乡,哄抢市场,以致商号停业,集市冷落。至11月,刘军败逃后,这一带农民才得休养生息。但当时新筑地区的大量耕地种起了鸦片烟,仅镇上就开设了10余户大烟馆。吸毒者倾家荡产,沦为盗贼,社会不安。民国23年(1934),禁种鸦片之后,才有扭转。之后,新筑地区种植棉花转入高潮。镇上的花行亦随之兴起。开始以恒兴何、东轧厂、德新明、乾昌丰等几家花行少量收购,主要售给陕南、川北一带的花客。后随着种植面积一再扩大,产量不断提高,遂招来了郑州“豫丰纱厂”每年来此订货,以马车运往渭南田市镇装船,由渭水转黄河到郑州。同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以后,又有上海的“申新纱厂”来此订货。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东路断绝,便以骡车、汽车转运宝鸡及成都、云南、贵州等地。新筑镇的花行很快增加到30多号。全镇花行每年成交皮棉均在3万担以上(每担100市斤),最高曾达4万担。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