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门】
明清西安城东城门。位于东城墙中部偏南,南至东南城角833.3米,北至东北城角2109.99米。明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拓建西安城墙时新筑,西与西城门安定门东西相对。门上建有高大的城楼,门下开有用城砖券砌而成的圆拱式一门洞。门洞通长30米,以安门处为界分为内外两段,内段洞宽6米,高9米,在进深22米处安有城门两扇,门外洞宽5.1米,高5.2米。城门门扇用厚16公分的木板制成,每扇门宽2.9米,高5.8米,厚0.26米,门重3.19吨。木门扇上,从上到下横箍着九道宽15公分、厚2.3公分的铁筋加固。在两道铁筋的间隔处,钉着180个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钉,平均每扇门板上共钉有1800个,从而增加了门扇的刚度,加强了城门对抗进攻的能力。门外筑有瓮城(月城),上建箭楼、闸楼,层层包拱相卫,组成城门的严密防御工程体系。长乐门是明清西安城东面进出的惟一门户,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李自成农民军就是从此门攻进西安城的。明西安城长乐门内有东西大街直通城中心钟楼,清初沿东大街一线包筑为满城,长乐门成为满城东南的出入口。民国初拆除满城修筑东大街后,长乐门仍为西安城东面的重要门户。现门楣“长乐门”三字,为民国元年(1912)六月陕西督军张凤翙所题。建国后,1952年在东门瓮城两侧开凿豁口,开通盘道50米。1985年完成补豁工程,修筑南北两侧券洞各3孔,宽度共55米。1990年东门箭楼复原修缮主体工程竣工。1991年,完成油漆彩画工程。
【永宁门】
明清西安城南城门。位于南城墙中部偏西,东至东南城角2448.3米,西至西南城角1833.3米,北与北城门相对。原为隋唐长安皇城南面偏东门,名安上门。唐末韩建以皇城改筑为新城后,由于先封闭了南面中门朱雀门,北宋哲宗元祐之后又封闭了南面偏西门含光门,南面遂惟此一门。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1378),拓筑西安城墙,此门沿用为南城门,易名永宁门,取其永保安宁之义。门下开一砖砌拱券形门洞,门洞通长29米,以安门处为界分为内外两段,内段洞宽6.1米,高8.8米,于进深21.5米安置门扇,原木门已毁。外段洞宽5.1米,高5米。门上建有高大的城楼,门外有瓮城(月城)。门内有直通城中心的南北大街,门外有南去大道,为西安府城南面重要门户。民国元年(1912)六月陕西督军张凤翙曾为此门题“永宁门”三字门楣,现门楣已损。永宁门洞原为南面进出西安城区的必经之道。建国后,为适应城市道路交通的需要,1956年在南门城楼两侧各砖砌拱城洞3孔,每孔跨度7米,建成呈“U”字形的盘道,称南门盘道,全长883米,路基宽30米,碎石路面,从此人行车辆不经原城门洞,而由左右盘道进出。1989年5月对月城、闸楼、吊桥开始重建,是年12月完成主体工程,1992年4月完成全部工程。修建的跨越护城河的仿明南门吊桥,木板桥面,长11.8米,宽2.5米,可以升降。新建的南门月城、闸楼、吊桥是西安城墙目前惟一能展现明代城墙的三重封建军事防御体系的地方,成为新的涉外旅游定点单位。
【建国门】
位于西安南城墙东侧。北通建国路,南通环城南路。1969年开通建国路南城墙豁口。1985年在豁口处修筑券拱式门洞3孔,宽度共28米。同时命名建国门,并在城河修建桥梁。
【和平门】
1953年,修建雁塔路时开通了和平门,拓宽了和平路。和平门与火车站、大雁塔处于同一条线。和平门为券拱式,有4孔门洞,总宽度40米。
【文昌门】
位于永宁门东侧,北通端履门,南通文艺路。60年代开通文昌门豁口,1985年修建券拱门洞4孔,总宽度38米。文昌门取名于此处城墙上的魁星楼。魁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主宰文运的神,亦尊称文昌星。
【朱雀门】
位于永宁门西侧。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现朱雀门位于遗址西侧,南通朱雀大街,北通南广济街。60年代开通豁口,1986年修筑朱雀门券洞4孔,总宽度3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