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共有36个民族。除汉族外,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萨克族、傣族、畲族、高山族、东乡族、纳西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普米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塔塔尔族、乡唐族、青族、裕固族等3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只有回族有小规模的聚居,其他少数民族均为散居。辖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为碑林区两个文明建设而共同奋斗。
[少数民族]
碑林区少数民族虽然不少,但人数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却很低。1964、1982、1990年三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1.43%、1.74%。而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1990年人口普查为632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1.02%;其次是满族159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7.89%;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252人,朝鲜族170人,壮族133人,土家族119人,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2.83%、1.91%、1.49%、1.35%。其他少数民族,在区内都在百人以下。
【回族】
碑林区回族的先民,最早可追溯到公元7~8世纪,大食(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商人、宗教活动家等来大唐长安经商和传教。“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借回纥兵讨伐,叛乱平定后,数以千计的回纥官兵留居长安。到11~13世纪又有不少穆斯林因躲避中亚、西亚战乱和瘟疫而迁徙到中国北方。到明代与西域各地交往更加频繁,又有大量穆斯林涌入中国,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回民村,西安城内的穆斯林聚集区也日渐增多,形成了西安回民。民国时期,随着陇海铁路修通,加之全面抗日战争期间,冀、鲁、豫等省回民为逃避战乱,来西安定居谋生者不少,形成西安客籍回民的主体。
【满族】
西安满族最早源于清代驻防西安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属,在西安的历史近350年。顺治元年(1644)清朝定都北京,顺治二年(1645)和康熙二十年(1681),先后两次派八旗官兵“五千马甲”驻防西安,其中满族官兵达3000多人,家眷也随军陆续迁来。1911年辛亥革命,清廷灭亡,西安满族逃匿四方,留落在今碑林区境域者不少。民国15年(1926)军阀刘镇华率兵围困西安城,不少满人为免遭迫害而隐瞒其民族成份。到西安解放初户籍登记时,全市满民人口仅66人,到1990年碑林区也仅有满族1593人。现今西安满族,除一部分为原“满城”官兵后裔外,大多是支援西北建设,随工厂、学校迁居而来的。
[少数民族工作]
建国前,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受歧视,经济上十分贫困。碑林地区回民大部分靠肩挑手提沿街叫卖,或从事运输、经纪、兽医等业。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工商业者,从清末到民国年间,相继在东大街、南院门、竹笆市、东关一带,开设清真饮食业,如老孙家、一间楼、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馆,清雅斋饭店和白云章饺子馆等。风味独特,闻名西安城。
建国后,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区人口总数中各少数民族虽然只占1.5%左右,而碑林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都达3%~4%;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历届都有少数民族人士的席位;碑林区政协委员中,少数民族是重要组成阶层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碑林区少数民族和汉族同胞一道积极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贡献。回族青年海涛和满族赵立波把东关南街几乎倒闭的钣金厂改办为拥有2个生产厂、1个锅炉环保服务中心、1个压力容器研究所的西安金属设备制造公司,年产锅炉、锅炉辅机、压力容器600多台,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企业家。西安市中医医院高级统计师蒙古族王云志潜心研制医院统计计算方法和工具,大大提高了医院统计工作效率。
1990~1993年,碑林区为少数民族子女出具升学证明383份,更改民族成份73人,还在辖区少数民族中做了摸底调查和对清真饮食摊、点、店进行了清理、登记和挂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