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位于西安城区东北部,横跨城廓内外,形成城内城外两部分,是市辖三个城区之一。因境内有“新城”而得名。辖区呈刀把型,东西长7.63公里,南北宽7.23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3'32″~109°1'34″、北纬34°14'09″~34°18'03″。总面积为29.98平方公里。海拔397.2~446米。东沿铁路专用线与灞桥区相连,南依东大街、建工路与碑林区、雁塔区毗邻,西至北大街与莲湖区为界,北连龙首路与未央区接壤。
民国34年(1945年)11月,西安市设区级行政建制。以数字为序,共有12个区。建国后,仍沿袭12个区建制。1954年12月进行区划调整,将第四、五区及第十区第六乡合并为新城区。1957年,又将未央区的黄金庙、自强路、太华路、二马路、解放门车站5个街道办事处(即原八区及八府庄一带)划归新城区。1960筚,在城市公社化运动中,撤销新城区建制,1962年,恢复新城区建制。1966年改称东风区,1972年又复原名。今新城区境为第四、五、八区及第十区的一部分。
区人民政府设在尚德路115号。辖11个街道办事处,353个居民(家属)委员会,13个村委会。
1993年,全区总人口为449847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2244人,占2.7%。人口密度为14905.1人/平方公里。有汉、回、满、蒙、朝鲜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7%。
新城区境历史悠久,1500年来政治地位十分突出。远在西周、秦、汉之时,就是京畿之地。隋开皇二年(582年)兴建大兴城后,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唐长安城宫城的东宫,大明宫的含元殿、丹凤门,以及翊善坊、光宅坊、永晶坊、来庭坊、延政坊、大宁坊、十六王宅、兴宁坊、永嘉坊、安兴坊、永兴坊位于区境。含元殿、丹凤门当时是皇帝举行重大朝会、颁布诏令、阅兵凯奏、庆典仪式的场所,唐高宗之后200余年间唐诸帝曾在此号令全国,为全国政治中心。唐张祜诗云:“文武千官岁仗兵,万方同轨奏升平。上皇一御含元殿,丹凤门开白日明。”
唐朝之后,全国政治中心东移,西安作为西北重镇,以具有维系西北稳定,屏障中原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受到宋、元、明、清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新城区境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仍起着西北和全省行政中枢的作用。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封其第三子忙哥刺为安西王,次年在浐河西岸(今石家街)营建安西王府(“斡珥垛”),拥兵15万,镇守关中和六盘山,并兼管河西、吐蕃、四川广大地区。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秦王府就建筑在今日的新城,称王城(后讹为皇城),其“宫殿轩敞,川原亭池,极一时之盛”。清王朝对西安也极为重视,派5000骑兵驻防,并沿今东大街、北大街修筑城墙将城东北隅建为“满城”,作为清八旗军驻防地,形成城中之城,约占西安城区面积四分之一强。“满城”内设有将军署(在今西五路西段)、右翼府(在今南新街)、左翼府(在今市体育场),又以原秦王府(今新城)作为八旗教场。新城区境仍发挥着扼据要冲,震慑一方的作用,是西北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
但是,由于“满城”的存在,区境城内部分在清代二百多年间,成为市区的一个封闭的特殊区域,其人口、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安市其他区域。民国初年,政局动乱,经济凋弊,落后情况基本没有改变。民国23年(1934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火车站坐落区境,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蕈沦陷区难民流入,大批工厂企业内迁,尚仁路发展成为商业街,火车站周围发展成为工业区。西安解放后,随着大规模国民经济建设的开展,区境不仅城内发展迅速,城外也被规划为重点工业区,迅速发展成为国防工业重要基地、西安商贸物资的主要集散之地,城区中心功能日益突出。
新城区境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以其深远的历史渊源,优越的地理区位,形成独特的发展轨迹,具有鲜明特点。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