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陕西巡抚允升在“满城”将军衙门东侧放粮公所及后宰门创办西安驻防小学堂和西安驻防右翼高等小学堂。翌年,又成立西安驻防中学堂(八旗中学堂)。辛亥革命时均毁于战火。
民国元年(1912年),知名人士李启秀在后宰门创办女子两等小学。至民国23年(1934年),区境有私立小学4所、中学2所,设施简陋、规模小,学生多者不足百人,少者二三十人。
陇海铁路通车西安后,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境内人口骤增,经济渐趋繁荣,教育事业发展较快。至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区境有小学16所(公立2所、私立12所、企业办2所),中学8所(公立2所、私立5所、企业办1所),大专院校2所。
抗战胜利后,境内教育事业又有发展。至1949年西安解放前夕,区境小学增至22所(其中公立8所、私立14所),学生5000余名;中学增至9所(公立1所、私立7所、企业办1所),学生近两千名;职业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5所,大专院校3所。
西安解放后,市人民政府通令各级学校一律复课;召开中、小学校长会议,宣布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及人民政府维护各级私立学校的政策,中、小学如期开学。随之着手进行公、私学校的接办工作。建国后至1952年,除撤销三育、蓬莱、右任3所私立中学外,区境其他私立中、小学全部改为公立。同期,省女师、省女中合并,更名陕甘宁边区女子中学,不久又易名陕西省女子中学;陕西省西安第一中学和汇文中学迁入境内;新建省保育小学、市实验小学。
1953~1957年,国家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人民政府投资在区境新建小学5所、中学5所,工厂企业投资建起职工子弟小学7所、中学6所。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又新建小学1所、中学5所(其中企业办3所),街道办事处办起民办中学8所,工厂企业和街道还办起一批业余学校和扫盲班。但由于不顾客观条件,一轰而起,校舍、教师奇缺,教育质量普遍下降。60年代初,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学校布局,压缩规模,贯彻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质量逐步回升。至1965年,区境有小学52所(其中省、市属2所、区属30所、企业办20所)、中学36所(其中公办中学15所,企业子弟中学13所、民办中学8所)。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批“智育第一”、“师道尊严”,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学校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上来。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广泛开展教学改革与实验,提高教育质量;调整学校布局,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改建和新建职业学校10所;贯彻《义务教育法》,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1985~1993年,给区属学校新建教学楼61835平方米、职工住宅楼22591平方米。1989年,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993年,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至1993年,区境有幼儿园41所(区属2所),教学班353个,在园幼儿14960名;小学53所(区属28所、企业子小25所),教学班812个,在校学生38778名;中学34所(省、市属3所,区属10所、企业办21所),教学班489个,在校学生19306名;职业中学9所(区属6所、企业办3所),教学班119个,学生3993名。另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聋哑学校1所、企业办的技校(中专)11所、驻区高校5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