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新城区地处西安市中心,文物古迹较多,文化基础雄厚。
民国6年(1917年),西安易俗社落户武庙街。抗日战争后期,狮吼剧团迁入二马路。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樊粹庭和刘毓中、王天民、曹子道等著名秦腔、豫剧作家、演员,先后创作、演出剧目600多个,唱红西安、闻名全国;培育学生800多名,成名演员层出不穷。其后,又有十多个戏剧团(社)、剧场在辖区建立,戏剧事业兴盛。抗日战争胜利前后,银汉(钟楼)、新民(解放)电影院相继建成,开创了辖区电影事业的先河;民乐园、游艺市场、国民市场内的小戏、曲艺、杂耍,热闹红火,张玉堂、李润杰、赵文增的相声驰名全国;《华北新闻》、《新技术月刊》、《工商新报》等9种报刊社集中辖区。解放初,西北文工团二团把延安时期创作的秦腔现代剧、歌剧、秧歌带进辖区,久演不衰,促进了文化艺术的改革与繁荣。建国后,第四、五、八区及新城区先后设立了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馆,对文化事业实施组织、领导。此后,区内又有一批文艺社团、演出场所、文化事业单位建成,聚集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和文艺骨干。“文化大革命”初期,区文化馆解散,1973年重新建立。“文化大革命”以后,新城区充分发挥驻区单位的文艺人才和演出场地优势,在市属区县中率先开展了一系列戏剧、音乐、舞蹈、书画展演活动,重开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新局面。80年代,贯彻改革精神,针对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展示的要求,开展了各类文化艺术比赛活动。80年代中期以后,经营性文化活动迅速发展,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文化生活门类增加,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多彩。
1993年底,区境有戏剧演出团体2个、文化团体2个、文化事业单位7个、街道文化站11个、影剧场歌舞厅等18个。1973~1993年,区文化馆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演出、比赛活动388场次,演出节目7766个,获市级以上奖励节目200多个;举办各类展览98次,参展作品12311件,获奖作品192件;举办各类培训班95期,培训文艺骨干7078人次,其中进入专业文艺团体和成名的文艺新秀300多人;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365件,获国内外大奖32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