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属渭北黄土台原区。境内山、川、沟、原、丘陵俱有,以黄土原为主。土地资源丰富,光能资源充足,热量适中,宜于农林牧业生产。
远古时代,澄城县境内曾广泛分布着森林植被。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农牧业生产。殷商至西周,澄城属雍州畿辅之地,种植业发展。秦统一六国后,实行“实关中”政策,垦殖扩大,汉以后相继推行同一政策。至唐、宋时,天然森林已荡然无存。惟垦殖间歇恢复,次生林有所发育。元、明、清代,粮食需求量增加,大量毁林开荒,次生林亦被砍伐殆尽。森林植被的破坏,使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导致气候干燥,雨量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贫瘠。
过去,种植业靠广种薄收,种地不养地,生产水平低下。民国年代,农民普遍重视饲养牛、羊、猪,积施有机肥,辅以轮耕倒茬,粮食产量较前略有提高。据民国《澄城附志》记载,小麦亩产量,丰年北乡100至130斤,南乡130至170斤,倒茬作物豌豆亩产为50斤。早秋作物100至130斤,北部春玉米可产180至200斤。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及少量蔬菜。农产品以粮食为主,多为自食自用,商品率很低。每年冬、春,虽 有粟商、富户运销粮食于同朝(今大荔),主要是富户占有土地多,粮食有富裕,贫家多是自持俭约,吃荞麦、糜谷和豆类杂粮,省麦以粜。直至民国末年,全县尚有40%农民需向富户揭借“斗帐”弥补口粮。天然森林彻底破坏后,人工林发展颇为缓慢。民国3年(1914)县农会在县城北、西沟地种植桑树,因连年战乱,未有成效。嗣后多次号召植树造林,也多流于形式。沿山、沟坡依然是光秃秃的没有林木。民用木材,仰黄龙山供给。农户养牲畜全为役用。饲养猪、羊、鸡,数量不多,所得收益仅能弥补家庭零用。肉食猪羊多从富(县)洛(川)购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0年8月至1951年4月,发动农民进行土地改革,摧毁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占有制,使无地和少地的贫雇农分得了土地,摆脱了地主阶级的地租、雇工和高利贷剥削,农民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土地改革以后,党和人民政府组织农民互助生产。1952年互助组普遍兴起,使劳力不足与缺少生产工具、牲口的农户,克服了生产困难。1954年秋,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全力以赴领导农业合作化运动。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全县普遍建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成了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期间农业生产持续上升。农业总产值由1024万元上升到1534万元,增长49.8%。粮食总产由5007万公斤上升到6347.5万公斤,增长26.8%。大家畜由24700头上升到29300头,增长18.6%。猪由6500头上升到22800头,增长2.51倍。
1958年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尚在巩固完善阶段,就急于搞所有制升级,宣布全县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搞“一大二公”。建社过程中,出现了“共产风”、“浮夸风”和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集体经济受到损失。加之,连续3年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下降,粮食供应紧张。1961年纠正了“共产风”、“浮夸风”错误,并划小基本核算单位,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到196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520.63万元,比1957年增长了1.94倍,粮食总产上升 到9592.46万公斤,增长51.1%。大家畜存栏达到29932头,增长2.1%。猪存栏45655头,增长1倍多。
70年代,加快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1970年,县北11社和白水县洛河北3社,共建石堡川友谊水库;1975年,沟南4社与合阳、大荔合建关中东部抽黄灌溉工程。与此同时,社队加速开发境内水资源,先后动工修建胜利、富塬、红石崖、永内水库、温泉高扬程抽水站及一大批小型水利工程,连续施工10年之久,每年冬季集中上劳万余人,其他季节保持专业队施工,争取全县每人达到一亩水浇地。社队为此支付大量口粮补贴和菜金,造成集体经济负担过大,农业生产投资投工减少。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经济作物突出发展棉花,棉田面积扩大到10万多亩。由于全县大部分地区气候不适宜种植棉花,经济效益很低,有些年份收益弥补不了化肥、农药、机耕费投资。10年间(1968年到1977年)粮食亩产徘徊在75公斤左右,分配口粮不足以温饱,现金不足以度用。农民吃粮靠自留地和国家返销,花钱靠节俭和救济,生产队购买化肥、支付机耕费靠贷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纠正了过去多年“左”的错误,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有了新的生机。1981年秋播时,种植业开始推行生产责任制,98%的农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全县调整农户承包土地中存在的“绺绺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种植业责任制。同年冬,林业、牧业、工副业、渔业以及农业机械、水利设施管理等方面,分别建立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1983年冬,全县将102437亩荒山、荒坡、荒沟、荒滩、荒水,承包给农民开发经营,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这一时期,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左右,棉田面积连续几年大幅度调减,1986年缩小到1.2万多亩。同时,扩大了烤烟、油菜、花生和其他经济作物,总面积达10万亩以上。1987年棉花面积略有增加,各类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1万余亩。加之国家改革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扭转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1982年,粮食总产量突破“亿公斤”,达到10262.5万公斤。1983年又上升到11525.5万公斤,198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2234万公斤。1985、1986两年遭受干旱,总产仍然保持在1亿公斤以上。农村多种经营收入也持续上升,1985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5年270元,1986年达到282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82年以来,农村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代表商品经济发展的专业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1987年,各类专业户有5295户,占总农户的8.14%;从事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饮食等服务业的经济联合体108个,农业生产开始由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转化。1989年各类专业户减少到4708户,新的经济联合体上升到15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