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桥梁
明嘉靖三十年(1551)到民国29年(1940),官府和澄城县仁人志士于县境各河流修建砖、石拱桥12座。此外,还有不少沟筑有土桥,以便交通。
蔺庄河桥 位于尧头镇吴家台村西,是明代建造的1孔砖拱桥。民国9年(1920),被洪水冲毁,桥址尚存。
三眼桥 古为三娘桥,清乾隆年间更名为云灵桥。位于尧头镇曹村村西的洛河云灵峡上。民国11年(1922),陕西陆军第二混成旅驻澄时,旅长高峻委高天保,在形似有桥的三娘桥废址,以河中巨石作桥墩,建起3孔石拱桥,改名三眼桥。1948年,国民党军队溃退时,炸毁中孔。1949年4月27日,为保证中国人民解放军西渡,动员民工1600名,于5月15日修复。1979年,国家投资2万元,扩建为高6米,宽6米,长60米,跨径5米,负重60吨的桥,为澄城、白水、蒲城人民往来的主要通道之一。
雷家河桥 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的大浴河上,创建年代不详。清宣统二年(1910)复修,民国年间已毁,遗址尚存。
袁家河桥 位于县城东南12.5公里的大浴河上。清康熙年间创修。民国10年(1921)重修。
永庆桥 清嘉庆十八年(1813),西社村耆民李文彦和石家坡石上珍等人募金创建。二十一年(1816)落成。位于灵泉村西的长宁河上,为1孔石拱桥,桥高20米,宽6米,长80米,跨径17米,负重10吨,是本县古代桥梁之冠。知县胡彬念其“一时之功,实万世之利”,命名为永庆桥。同治三年(1864),知县马奎烺,曾用桥头庙会所收香钱补修。1982年,西社乡于此桥南侧,建成西社桥,车马行人改走新桥。
利济桥 位于县城南18公里的大浴河上,清道光年间,醍醐乡北酥酪村连岷泉、连施堂捐资创建,系3孔小石桥。1974年建成茨沟桥后,旧桥行人稀少。
西河桥 位于县城西之县西河上。古时西河居民用树木搭桥,常被冲没。清光绪年间,修滚水小石桥,亦被洪水冲坏。民国9年(1920),驻军赵树勋创修建安桥,同西河左谷的洒金桥(建于何时无考)相接。民国11年(1922)洪水将建安桥与洒金桥同时冲毁。民国12年(1923),知事王怀斌,用赈款在两桥旧址,建成普济桥。1951年,专署拨小麦32714.5公斤,进行补修。1954年又拨款4.4万元,再次补修。1963年,县人民政府扩建成5孔石拱桥,桥面宽10.5米,桥高6.5米,长112.7米,负重60吨,更名为西河桥。
万善桥 位于尧头镇白家湾河上。民国10年(1921), 村民白记保募建,是1孔滚水小石桥,长约6米,宽4米,高2米,1947年被淤泥淹没。
培德桥 位于醍醐乡雷家河村西的大浴河上。民国28年(1939),罗家洼乡东马店富商孙培茂及子孙钟哲捐资6200元(法币),由雷家河村雷子明督工修建,系1孔石桥,长16.5米,宽4.95米,高3.63米。
培济桥 位于罗家洼乡郊城村西的县西河上。民国29年(1940),东马店孙培茂及子孙钟哲捐资39600元(法币),由侯卓姬辅诚(臣)等人领工修建,系3孔石拱桥,长38米,宽9米,高8.5米。
此外,还有雷家河砖拱桥,位于县城南15公里的醍醐乡雷家河下村南坡下大浴河上。马家河桥,在县城东南12.5公里的雷家洼乡马家河村大浴河上。1970年建胜利水库被淹没。
沟筑土桥,较大者有:
崆峒桥 座落在安里乡柳家垣村西,距县城5公里,创修年代无考。1976年坍塌。
魏仙桥 位于冯原镇魏仙桥村东。唐贞观年间修建,称魏先桥。显庆年间改名魏仙桥,长、高各二三十米,宽3米。
空子桥 位于冯原镇关家桥村东。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县徐效贤奉檄创修,村民关中人督工,长、高各30余米,桥面可供马车通行,过去是本县通往陕北的必由之道,商贾车马往来甚多。民国32年(1943),渭(南)清(涧)公路修通后,行人日渐减少。1972年,桥面塌陷,关家桥村民修复,加宽桥面,可通行汽车。
贵驿桥 位于赵庄乡西贵益村西,创修年代无考。1975年修赵(庄)冯(原)公路时,改为土坝。
建国后,新建桥梁14座,新修管涵、砖拱涵、石拱涵、钢筋混凝土涵(洞)189座。其中:分布在西禹线32座,渭大韩线21座,渭清线43座,大澄线10座,澄冯线45座,澄白线12座,乡镇线26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