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古今集镇,皆建于位置适中,交通方便,人口集中,聚落较大的村庄,多系基层政权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交通道路改变,人口增加迁徙,集镇也随之兴衰变化。
解放前,除县城外,各集镇只有几家小商店。小商贩们肩挑车推,赶集上会。街道宽不过丈余,长不足半里,遇到传统古会,十分拥挤。
建国后,人民政府在各集镇设立了供销社等商业服务单位。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集市交易活动日趋频繁,旧的集镇规模不能适应日益繁荣的城乡贸易。从50年代起,各集镇先后进行了扩建整修,开拓了新街。到1987年,全部修建了宽12—20米,长1—3公里的新街道,街道两旁一幢幢营业楼和新式平顶房代替了过去简陋的 旧式木板门铺房。学校、医院、邮电所、粮站等公共设施相继建成,方便了群众生活,使集镇成为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县境较大的集镇有冯原镇、韦庄镇、尧头镇。
冯原镇 位于县城西北24.5公里处的黄龙山南麓,为澄城、白水、黄龙三县交通要道,历来被视为县北重镇。解放前,这里是继关家桥镇之后的县北粮食集散点,农历五九日集会,黄龙、洛川附近粜粮车辆甚多。镇内有粟店、山货铺、药铺、染房、铁匠铺各1家,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解放初,冯原镇两条主街长度均为500米,街宽4米,全镇面积0.25平方公里。从1958年起,开拓街道,开拓后东西街700米,南北街500米,均宽6米。1976年10月安装路灯。1977年,辅设了沥青路面。1984年10月,全镇用上了自来水。1985年8月,县、镇投资5万余元,对旧街道进行了开拓和整修,并调整线路,更换灯具。现东西、南北两条主街分别长700米和800米,均宽16米,并增设了一个面积60亩的农贸市场,镇区总面积达6平方公里。现有工业企业8家,其中规模较大的铝制厂、面粉厂、水泥预制厂、糖厂、机砖厂等,占地面积1.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有事业单位40多个,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商业、服务业100家,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中小学、幼儿园、文化站、剧场、医院等文化设施,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村民宅基地590.2亩,住宅建筑占地232.3亩。
韦庄镇 位于县城以南24公里处,明代已形成村庄。原街道东西走向,长200米,宽5米。全镇总面积2.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只有京货铺四五家,杂货摊、车子修理铺、饭馆、药铺各1家。1970年,西韩铁路通车,在韦庄设站,从此,韦庄面貌发生巨变。为适应迅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1984年,县、镇投资9万余元,以火车站、汽车站为中心重新规划,开拓新镇区,建成东西南北4条主街。东西街长400米,宽20米,南北街长400米,宽15米。并在汽车站门前开辟了一个小广场。镇区总面积扩大为5平方公里。1985年11月安装了路灯。到1986年,镇区有工业企业10家,占地约40万平方米。仓库8处,中小学校、医院各1处,商店等服务设施20多处。单位自建住房面积2.98万平方米。居民和个人住房面积6.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3.86平方米。有110千伏变电站1所。电源来自秦岭和韩城电厂,主要供周围数十个乡镇工农业生产用电,全年供电量173984千度。韦庄镇地下水埋深120米,过去,镇区生活多用窖存天然雨水。火车站建成后,修了水塔从蒲城温塘管道引水,镇内用上了自来水。
尧头镇 位于县城以西8公里处,是县境煤炭出产地。尧头 旧街道长200米,宽6米,总面积6000平方米,街坊建筑面积2924平方米。解放后,特别是1970年以来,澄合矿务局的几个矿井设于集镇附近,人口增多,集市贸易活跃。旧镇面积窄小,3面临沟,没有发展前途,不能适应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1973年开始,着手建设新镇。1975年尧头公社管理委员会(现镇政府)搬进新街驻地,后陆续开拓新街道,增建公共设施。街道走向东西,长800米,宽15米。集镇有工业企业5家,煤矿、电石厂、农具厂与两个面粉厂,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机关单位少,仅镇政府、药店、信用社几家,占地1.38万平方米。其它行政事业单位分布在二矿街道。商业、服务业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现有中小学各1所,文化站1处,医院2所,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新镇房建投资46万余元,街面北侧地皮由建房单位或个人向村民小组交纳租金,金额按当年亩产粮食折价计算。集镇辖东村与尧头村 2个村民委员会,宅基地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17万平方米,户均宅基地273.5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20.8平方米,居住利用率以50%计算,人均居住水平可达9.9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