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民房,按传统习惯和建筑形式可分两类:县境北部的窑洞和县南的厦房。
县北沟坡地较多,很早以前,人们借埝、崖挖洞栖身,后来,发展为土窑和土缝砖箍窑洞。一般家庭窑洞的布局是:面南箍两孔正窑,各宽1.5丈左右,长3丈左右,正窑前边箍踅窑(长宽均较正窑小),有的还建有纳门窑(即大门口建窑)。窑洞冬暖夏凉,较厦房宽敞,惟门窗狭小透光面小,通风性差。建国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房屋建设亦发生变化。新的砖窑,玻璃窗,新式大门,砖挂窑面,窑前有雨棚走廊,窑背是水泥抹面,既能晒粮,又可乘凉。近年来,也有箍钢筋混凝土骨架的平顶窑。砖窑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建造又比较经济,是县北较为理想的住宅结构形式。据刘家洼乡灵坡、灵坡庄调查,1949年,共35户,其中住土窑的22户,住砖窑的13户。1987年,增为44户,全都住上了砖窑。
县南住厦房,讲究“四合头一院子”,即最里面盖3间两边流水瘠拱房,谓之上房,上房前对称盖数间单边流水的厦房,大门口建3间双边流水的门房。解放初,除檐墙基和房屋四角以砖垒外,屋中的隔墙全是“胡基”(土坯),只有极少数富户住砖墩实窝的大厦房。房屋大多古老落后,形式简陋,歪斜走样。1978年以来,农村发展商品经济,农民逐步富足,开始住宅建设。新建房屋讲究式样、采光、通风。砖墙代替了土坯,以石灰代替白土粉刷,松木椽代替了杂木。不少农户盖起了水泥预制楼板平顶房。城镇农户有的盖起了楼房。以寺前乡西观村为例,全村300余户,1979年至1987年建新房屋的占30%,翻修旧房的占50%以上。
据1985年调查,全县村镇共建筑面积606.5万平方米,砖木结构占98%,其他结构占2%。其中,楼房2.2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0.36 %;平房185万平方米,占30.5%;窑洞为419.3万平方米,占69.13%。全县有4365户建新房,住宅面积17.46万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占92%,混合结构占8%,农民自筹建房资金43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