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淳化人文毓秀,英才辈出。汉时有享誉文坛的王隆,有被光武帝所器重、以清明廉洁著称的尚书令宣秉。元代有仗义疏财、济贫兴学名闻行省的李子敬。明代有被皇上赞为“朴茂之质,练达之才”的“乡邑文学之冠”罗廷绣,有平叛冤狱、名扬蜀地的知府贾克忠和除暴安良、为政清廉的罗奎。至于宰地方、主州县为民称颂的州官、县吏更是枚不胜举。然而,历代劳动人民中的能工巧匠、贤明之士却不见经传。
淳化人民刚强、正气,历来有为正义而斗争的光荣传统。清末民初,官府横征暴敛,贪官污吏肥私害民,武启庠挺身而出,为民请命,赢得后世称道。才华出众、文武兼备的于鹤九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主持陕西“靖国军”,胸怀正义,成为莫逆之交,为家乡教育奔走并慷慨捐银,深受民众爱戴。
革命战争年代,淳化涌现出一大批披肝沥胆的伟烈之士。人民英雄李三合,面对国民党的铡刀,大义凛然,气吞山河。刘胡兰式的共产党员寇水娃宁死不屈,慷慨就义。还有中共彬县县委书记任君瑞,淳耀县委书记杨直,红军指战员张明吾以及任连俊等430多位革命烈士,“功高西嶽,永垂青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淳化更是英模荟萃,人才济济。有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令,由中央军委授予“青藏高原模范干部”称号,树为全军楷模的张鼎全;有立功10数次,曾受中央军委嘉奖的炮兵师师长、少将陈明义;有为政清廉,善谋实干,造福后代的县委书记李德馨;有舍己救人的好青年陶民贵;有杨子和、徐德义等一大批劳模;有原子能专家刘建业;有从事国防科技研究的高工王克恭;有从事中医治疗肾病研究的高级医师刘天峰;以及党政、军事、教育、文化、艺术等各界许许多多名士。这些淳化人民引为骄傲的精英,在各自的战线上,为振兴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六
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努力,淳化的面貌日新月异。1996年全县社会总产值达6.8亿元,分别是1949年和1978年的76.7倍和21.3倍;工农业总产值达4.36亿元,分别是1949年和1978年的49.8倍和16.9倍。
今日的淳化,已经建起以煤炭、建材、化学、机械、造纸、食品等工业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至1996年底,全县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113个,其中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21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占工农业总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0.7%提高到31%。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建国前,本境水土流失面积达97%,十年九旱,广种薄收。建国后,历届政府着力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特别是70年代采取“集中连片”和80年代采取“大平、大整、大干、大工地”的方法,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及80年代至90年代初开展的小流域治理、荒山荒坡治理,收到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至1996年,全县新修“四田”29.6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8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8.8%;修建水库18座,各类水利工程576处,境内库、井、站、池星罗棋布。本县曾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
林业生产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特别是70年代后,县委、县政府提出“把荒山荒坡用树盖起来,把沟沟岔岔用树填起来”的号召,动员全县人民大搞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此后,历届政府常抓不懈,不断取得新突破,先后被评为“全国林业生产先进县”,“三北”一期工程先进单位及“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被誉为“黄土高原的绿色明珠”。1996年,全县有林地达到4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2%,比1949年提高95倍。活木蓄积量达45万立方米,总价值达2.025亿元。80~90年代,本县果业发展迅速,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生产,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至1996年,全县共栽植苹果26.7万亩,总产17万吨,产值达2亿元。红富士、秦冠、新红星等8个品种多次获得省优、后稷金像奖。其中,“淳华”牌红富士苹果获“中华名果”称号。1994年跻身于“全国水果百强县”和“陕西省水果生产十大县”行列,被誉为“苹果之乡”。烤烟生产1975年起步,1987年即被列入“全国烟叶生产基地县”,此后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和省、市烤烟生产先进县。1992年发展到7.82万亩,产值1545.94万元,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又被列为“全国优质烟叶储备出口专业基地县”和省、市先进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形成农、工、商、运、建综合发展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1996年,全县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650台,农用载重汽车1240辆,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66万千瓦。化肥年施用量6.82万吨。农村用电1326万度。由于农田水利等条件的改善,机械化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本县农业获得稳步发展,产量大幅度上升。1982~1996年,全县粮食产量连续15年超亿斤,多次受到国务院和省、市表彰。1996年粮食总产量达7.29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06公斤;农业总产值3.31亿元,比1949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37.1倍和14倍。
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96年,全县有公路89条,通车里程658公里,比1949年增长近10倍。所有乡镇都通了油路。城镇和农村电话用户分别达到1100多户和600多户,主要通讯干线实现了电缆、光缆多路载波通讯和电报电传通讯。1996年,全县商业网点达2386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94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33倍和210倍;财政收入增至3194.9万元,财政支出增至4368.8万元,分别是1953年的402.9倍和66.5倍。
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1996年,全县各类全日制学校430所,在校学生3.24万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2.5倍和6倍。县、乡、村建立了科技推广网络,科技人员从少到多,发展到2956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9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528.44元,比1978年增长14倍多。全县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增至4597元,比1978年增长11.2倍。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23亿元,比1978年增长115.4倍。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电视机、洗衣机、摩托车,甚至小汽车等进入农民家庭。居住条件有了很大变化,文化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七
由于近代兵燹匪患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建国前的淳化贫穷落后。建国后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自然地貌和历史诸因素影响,农业产量不稳,工业基础脆弱,人口素质偏低,传统观念较重,致使变革艰难,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历史悠久而科技落后,资源丰富而人才缺乏,是当今淳化存在的尖锐矛盾,故建设经济强县之策在于振兴教育和发展科技。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