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冬,县委书记李德馨(左5),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葛子平(左3)、张健(右2),县革委会副主任张述忠(右5)、王淳化(右4)、赵希明(右3)和群众共同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勘察规划
新石器时代
约前4800~前4300年
在本县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表明:本境域已为先民繁衍生息之地,且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清雍正十三年敕修《陕西通志》载:“有云阳氏是为阳帝,厥化混混,厥生蒙蒙①都于雍之甘泉②”;是本县迄今可知的最早人类。
约前2800~前2500年
甘泉为古帝王之常都。敕修《陕西通志》载,“甘泉山下有邱,即黄帝祭天处。”《汉书·郊祀志》载,黄帝于甘泉置明庭(即圜邱合宫)以接万灵(迎祭天神)。
约前2300年~前2200年
东夷首领少昊天帝(号金天氏)曾到本境甘泉山祭天,饮用过甘泉水。
传说帝喾之妃姜嫄生后稷(弃),曾寄养于本境西部的姜嫄河畔。姜嫄河由此而名。
夏
约前2100年
夏王朝建立,禹导汧及岐至于荆山,为本境治水之发端。
传说禹铸鼎分九州,本境属雍州。
商
约前1600年
云阳氏氏族建立妘氏国,为商王朝之属国,都于甘泉。
约在桀时,后稷(弃,尧之农师)之曾孙公刘,失其稷官,又遭夏人之乱,由邰(今武功县地)举族迁徙于泾水之滨,创建豳国。《诗经·公刘》记载了公刘迁豳的盛大场面。本县地处“南豳”,亦称“豳之腓”。
约前1200年
公刘居豳,历八世,武乙暴虐,犬戎攻边。周古公亶父率族人离豳地,迁至岐山下的周原。
周
约前1100年
周族部落(周原西岐)攻灭商纣,建都镐京(今西安市),本境遂为周王朝之王畿。约在此时,流传于本境的民歌《七月》、《东山》、《破斧》、《公刘》等,被编入我国最入的诗歌总集《诗》中。后被孔子删定,称《诗经》,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武王(姬发)徵周(召集)九牧(州)之君,登豳阜,以望商邑③”(《史记·周本纪》)。
周宣王五年(前823年)
狁(西北游牧部落)攻至焦获(今本县仲山)。周命尹吉甫(号佰吉父)反攻至大原(今陇东高原一带)。现存佰吉父盘的铭文记及此事。
周幽王二年(前780)
废隰治阪,是为本境平土治田、水土保持之始。
周平王元年(前770)
平王东迁,秦襄公护驾有功被封为诸侯,平王以岐之西的岐丰之地(包括豳地)赐之。时豳地多为戎族占领,秦奉命自行夺取。本境遂为秦之地。
周简王八年 秦桓公二十六年(前578)
晋、周、鲁、齐、卫、郑、曹、邾、滕等国攻秦,战于麻隧(今本县境),秦败退。诸侯军渡泾水至候丽(今礼泉县境),秦失去黄河以西大片领地。
周显王五年 秦献公二十一年(前364)
秦与晋战于石门(今旬邑东,淳化北),斩首6万,周天子贺以礼服。
周显王十九年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
秦迁都咸阳(今咸阳东北),“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凡41”。云阳县(今本县境)为其一,开本境置县之端。
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年)
秦丞相李斯与姚贾谋害韩非于云阳狱中。
秦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韩国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今北仲山)西抵瓠口(泾水出山处)为渠,称郑国渠。东去注入洛水三百余里。
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云阳属内史。
二十七年(前220)
秦始皇筑驰道联通各郡,是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交通大道。其西方三条干线中,北线由咸阳起,经泾阳县入本境达甘泉山,再经漆阳(今彬县)至北地郡义渠(今甘肃省宁县西北)。西北线其中一条由本境起,经旬邑县东北、再经泥阳、义渠、彭阳直至高平(今宁夏固原),史称云阳—高平道,一直为关中陇右间商旅要道,为境内最早的交通大道。
三十五年(前212)
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发40万边卒刑徒筑秦直道。起自甘泉宫(实为甘泉山),北抵九原,“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宽且直,故名“直道”,3丈而树,宏伟壮阔。至今尚存部分完整路面,清晰可辨。是年,徙5万户于云阳,并免去十年徭役。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卒于河北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遗体置于辒辌车运送回京,途经云阳到咸阳。
二世元~三年(前209~207)
秦二世胡亥于甘泉山(本境北)始建林光宫。宫成后,二世曾巡游于林光宫,并于宫中观赏角抵戏表演。
汉
文帝十年(前170)
冬季,文帝至甘泉(今本县境)。
三年(前177)
五月,匈奴右贤王入河南地,至上郡,杀掠人民,文帝刘恒抵甘泉(今本县境),诏令丞相发车骑八万五千,至高奴(今延安市)击之,右贤王走出塞。
十四年(前166)
匈奴单于14万骑入塞,使奇兵入烧回中宫(今陇县西北),后骑至甘泉(今本县境),文帝遣兵击之,出塞而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