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驰道
战国时代,诸侯割据,设关筑垒,严重阻碍交通往来。秦统一六国后,为保证政令通达,加强朝廷与各郡县的联系,秦始皇帝二十七年(前220)颁诏“赐爵一级,治驰道”,令排除所有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斩山填谷,修治以京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呈幅射状展开。驰道四通八达,宛如蛛网,宽阔平坦,可供驰骋。道旁每隔10米植松树或柏树1棵,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林荫大道
秦驰道西方干线有3条。其中1条自咸阳起,经泾阳、冶谷(今泾阳口镇),入本县境,沿冶峪河岸(古称黑松林)至林光宫。此道开辟后,甘泉宫成为帝王避暑、议政、接见外使的重要场所。秦汉至唐,先后到过甘泉宫的帝王有10多位,数十次。
秦直道遗址——鬼门口
二 直道
秦始皇帝三十五至三十七年(前212~前210),为抵御匈奴南侵,派大将蒙恬督修秦直道。从林光宫(今汉甘泉宫遗址)起,到内蒙包头市西北止,全长“千八百里”(合1400里)。直道在县境内的路线为,自林光宫出发北行,经英烈山东侧慢坡即达甘泉山最高峰好花圪垯达山下。绕其东北至关卡要冲“鬼门口”,再过“艾蒿湾”、“乏牛坡”、“蝎子掌”,至“箭杆梁”北端下行,过淳、旬、耀三县交界的七里川,入旬邑境。境内全长15公里,至今局部段落遗迹清晰可见。
秦直道遗址——乏牛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