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前,石桥之名即已有之。因村东有石桥而名。16个村委会,31个自然村。全乡共1712户,7051人,其中农业人口6519人。耕地面积1.87万亩,人均2.5亩。
冶峪河流经全境,分全乡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塬面为支毛沟切割而狭窄破碎,南部依仲山北麓,山高坡陡,形成槽形阶梯。全乡大部分村庄沿沟靠“嘴”,民居以窑洞为主。
境内交通方便,三(原)-(正)宁公路穿境而过。通往县城油路1条,全长9.3公里,乡属公路4条,全长9.1公里。全乡仅有5个村及驻乡机关单位用上自来水,其余村庄仍饮用窖、河、泉水。
乡政府驻地有县属粮站、税务所、营业所、邮电所等企事业单位,乡属卫生院、兽医站、供销社、中学、中心小学、文化站等单位。乡办企业有水泥厂、饮料厂、服装厂、耐火材料厂和加工厂等。
八 秦庄乡
地处县中部偏东。总面积42.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秦庄村距县城直线距离10.7公里。1984年6月,从原石桥乡分出设立,以驻地秦庄村命名。15个村委会,20个自然村。全乡1875户,7281人,其中农业人口7152人。耕地2.39万亩,人均3.5亩。
秦庄乡北高南低,北连爷台山西坡,倾斜起伏,南部塬面被洛坊沟纵切为两块狭窄塬面,较为平坦。全乡大部分村庄沿沟靠“嘴”,以窑洞为主。淳(化)-方(里)公路横穿其中,总长6.5公里。主干道路6条,总长3.5公里。5个行政村饮用自来水,其余村仍以天然水为主。排水主要靠道路自排。
境内有县办园林场、苗圃、供电站,乡属供销社、卫生院、兽医站、中学、中心小学等单位。乡办企业有石工队、建筑队、砖厂等4个小型企业,年收入15万元以上。境内古遗址1处,古墓葬5处。
九 夕阳乡
位于县东南部。总面积48.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夕阳村,距县城直线距离21公里。1949年6月划归本县(原属三原县辖),有20个村委会,24个自然村。全乡1776户,7112人,其中农业人口6919人。耕地2.28万亩,人均3.3亩。
该乡东西邻沟,塬面狭窄,南部依嵯峨山北麓,岭梁阶梯,沟道纵横。民居沿沟靠“嘴”,民居以窑洞为主。境内有通住县城主干道路1条,全长28公里;次干道路108条,总长80.5公里。有水库1座,容量81.3万立方米,设三级抽水站,渠道总长4.3公里。10个村2982人用水问题得到解决。
乡有中学、中心小学、供销社、卫生院、兽医站等。乡办企业有综合厂、砖厂、农科站、水管站等。村办企业有砖厂、运输队、油坊、面粉加工等17个。
十 固贤乡
位于县东部边缘。总面积41.2平方公里。乡驻地距县城直线距离21公里。1949年6月划归本县(原属三原县辖),有16个村委会,31个自然村。全乡2010户,8412人。其中,农业人口8253人。耕地2.5万亩,人均3.2亩。
该乡地处沟壑区丘陵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沟梁纵横,塬面狭长破碎。村庄多靠沟“嘴”,民居以窑洞为主。交通欠畅通。电话线路1条,全长13公里。8个行政村及乡机关单位用上自来水。
乡政府驻地有供销社、卫生院、兽医站、粮点、中学、中心小学等。
十一 南村乡
位于县东北部。总面积39.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距县城直线距离10公里。15个村委会,31个自然村。全乡1069户,4359人,其中农业人口4217人。耕地1.99万亩,人均4.5亩。
该乡东北、东南部山梁突起,峁岭纵横;西南、西北塬面支离破碎,呈槽形阶梯。全乡大部分村沿沟靠“嘴”,民居以土窑洞为主。境内主干道路3条,长28.4公里,次干道路5条,其它道路17条,全长20.5公里。有淳(化)-南(村)油路1条。8个行政村人畜饮水已得到解决。
乡政府驻地有供销社、卫生院、兽医站、中学、中心小学等。乡办企业有砖厂、面粉加工厂、农科站、自来水厂、机站等。
十二 安子哇乡
位于县东北边缘。总面积93.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安子哇村,因地形犹如马鞍状且多洼而名。距县城直线距离22公里。13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全乡524户,2246人,其中农业人口1998人。耕地9701亩,人均4.32亩。
境内山岭起伏,东北凤凰山山脉逶迤,沟壑纵横交错,西北黄花山峰峦耸立。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山大坡陡河流多,群众居住分散零落。
淳(化)-安(子哇)公路直达境内及县煤矿,长7.2公里。乡属公路3条,长13.7公里。其它道路32条,总长6.6公里。全乡有5个行政村和矿区875名职工饮用自来水,余均饮用河水和泉水。排水则依势自流排放,遇暴雨,偶有山洪,冲刷较剧。
乡政府驻地有7个单位,建房903间,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有县属煤矿1个,乡属卫生院、供销社、煤矿、中心小学等。
【附重点村简记】
嘴头村 位于县东南部的冶峪河谷东塬畔上,因境内沟壑多嘴峭,故有嘴头之称。为石桥乡所辖。全村218户,901人。耕地2789亩,人均3亩。历史上因紧邻秦驰道而早为先民生息之地,近百余年来贫穷荒凉。建国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该村历经改山治水,植树造林,兴修农田,旧貌方有改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率先起步,大力发展果树生产和村办企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先后修筑油路10公里,建起村小学教学楼,随之实现油路入村,水、电入户,尤以民居住宅建设为突出,至1996年全村共建4个住宅小区,新居172院,4.05万平方米,人均45平方米。有大中小型农机具180余台,摩托车197辆,80%农户安装了电话。198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199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6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
引安村 位于县东南,属石桥乡辖。南与嘴头村相接。全村258户,1120人;耕地3800亩,人均3.4亩;辖3个村民小组。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发展苹果业,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均果园达到2.5亩。1989年,以改造老村为基础,建成两条村街主干道路,全部柏油化。发展以砖混结构为主的民居建设,总面积4.4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全村小型农机具入户率、家用电器入户率均为100%,摩托车入户率达到90%,每年向国家提供税利70余万元。1989年被咸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1994年被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小康先进村,被咸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示范村。199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448万元,人均产值4000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
景罗村 位于县西官庄乡北部2.5公里处,三旬公路穿村而过,属官庄乡辖。全村121户,489人。耕地1443亩,人均2.4亩。该村于1989年始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自力更生,建设新村。历经7年艰苦奋斗,于1996年基本建成以3条砂石街道和3条主干道路为骨架,以砖混结构平房为主体的民居新村,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居住面积1.2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24.5平方米。1988年起,先后被省、市、县命名为文明村。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村民自治模范村。1994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1995~281.0O1996年,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先进村和小康示范村。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