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黄甫乡
位于本县西部南缘,泾河北岸的牛头山北麓,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之一。乡政府驻地东南距县城直线23公里。1953年6月划归本县(原彬县辖)。15个村委会,22个自然村,面积36.7平方公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地势北高南低,沟道纵横,塬面狭窄,东西宽仅1.5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群众大部沿沟靠“嘴”而居,以土窑为主。全乡1507户,6550人,其中农业人口6185人。耕地1.97万亩,人均3.3亩。
境内有黄(甫)—胡(家庙)油路纵贯南北,长8.1公里,黄(甫)—龙(高)(彬县地)公路横穿东西。主干道路2条,总长2.2公里;次干道路17条,总长13.9公里,形成环形网。
乡政府驻地有供销社、卫生院、粮点、电管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中学、乡中心小学及文化站等单位。
二 胡家庙乡
位于本县西北部边缘。东部中部塬面平坦,西南部沟深坡陡。面积39.2平方公里。1948年属赤水县辖,1953年前曾划归彬县龙高区井村乡,是年6月复归本县。18个村委会,22个自然村。至1996年,全乡2237户,9242人,其中农业人口8977人。耕地2.65万亩,人均3.3亩。
三(原)—(正)宁公路贯通南北,境内总长4.75公里。主干道路总长37.8公里,生产路总长15.6公里。村落多沿沟靠“嘴”,全乡除冯家、那家两村至今用水困难外,其余都用上自来水。
驻乡单位有供销社、卫生院、兽医站、邮电所、广播放大站、乡敬老院、林果服务站、中学、中心小学及文化站等。
三 北城堡乡
位于本县西北。地势北高南低,塬面小而狭,故有“半截塬”之称。清末民初称陈罗寨,以陈、罗两姓聚居而名。后筑城护寨,因北城屡圮屡补,故名“北城补”,后以谐音,名北城堡。总面积26.3平方公里。14个村委会,17个自然村。全乡1067户,4302人,其中农业人口4116人。耕地1.46万亩,人均3.44亩。
1986年,马(家)—北(城堡)油路修通。境内有主干道路2条,长15.7公里。乡生产路6条,长9公里。全乡有10个自然村2850口人及家畜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另有3个村就近饮用泉水。
乡政府驻地机关单位有供销社、卫生院、兽医站、粮点、中心小学、中学等,共占地129亩。
四 卜家乡
位于本县中部偏北。北部丘梁起伏,南部塬面较平坦,但纵向被支毛沟切割而支离破碎。总面积46.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7.5公里。卜家乡以原驻卜家村而名。1964年迁西奉岭寺村至今。
全乡有18个村委会,26个自然村。其中,22个村庄沿沟畔而居,3个村靠“嘴”而住,仅有1个村居塬中部。至1996年,全乡2117户,8951人,其中农业人口8634人。耕地3.3万亩,人均4亩。淳(化)—卜(家)公路贯通南北,境内全长7.8公里。主干道路6条,4.5公里。次干道路30条,6.1公里。全乡有24个自然村及驻乡机关单位用水问题得到解决。修建有排洪渠道2条,全长2.9公里,拦洪坝6个。
乡政府驻地有供销社、卫生院、兽医站、中学、中心小学、文化站等单位。乡办企业有林牧场、综合厂。村办企业有砖厂、油坊等。
五 车坞乡
位于县中部偏南。总面积50.7平方公里。距县城4.3公里。11个村委会,31个自然村。全乡1914户,8951人,其中农业人口8703人。耕地2.5万亩,人均3.7亩。
该乡地处仲山北麓,沟壑纵横,谷深坡陡。北部塬面丘陵起伏,塬面仅占总面积的22.8%。村庄大部沿沟靠“嘴”,以土窑洞居室为主。淳(化)-车(坞)-甘(沟)油路穿境而过,全长11公里。干道6条,长14公里。是本县南部林区的主要拥有地。全乡绿化面积2.8万亩。10个村、3000人的用水问题得到解决。
驻乡单位有供销社、卫生院、兽医站、乡办文化站、中学、中心小学。有乡办水泥厂、白灰厂、面粉加工厂和村办砖厂等21个小型企业。
六 大店乡
位于县城南部。总面积43.86平方公里,距县城直线距离4公里。明、清时为商旅驻足之地,原泰巅(泰山之南沿),因设有客店而后称大(音代,泰近音)店。19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全乡1417户,5256人,其中农业人口5074人。耕地1.87万亩,人均3.8亩。冶峪河穿越境中,将全乡分为南北两半。北部塬面呈槽形阶梯,起伏不平。南部山梁纵横,沟深坡陡。大部分村庄沿沟靠“嘴”,以土窑洞为主。
三(原)-(正)宁公路穿境而过。境内公路两条,全长4.49公里。乡路9条,全长4.46公里。其它道路51条,全长5.5公里。全乡有5个自然村,394户,1587口人和乡政府驻地机关、学校、单位600余人用上自来水。其余村庄仍饮用天然积水。排水主要靠自流式排放。
驻乡单位有供销社、卫生院、兽医站、石油公司,电管站、中学、中心小学。乡办企业有水泥预制厂、砖厂、面粉加工厂等小型企业。
七 石桥乡
位于县南部。总面积43.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距县城直线距离10.5公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