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载,宋、元之前,本县境内林深菁密,地旷人稀,未被大规模开发,素有“南山老林”之称。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饥民群起,直到元朝结束也没有平定下来。明王朝初年将农民起义镇压以后,这一地方“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正统年间(1436~1449),饥民徙入不可禁。至成化十三年(1477),“相度形势,置府县,双抚流民”。此时县境,北属长安、周至,东属商洛镇安,南属汉中府及兴安府。正德十六年(1521),县境内设柴家关、五郎坝巡检司。
清康熙年间(1662~1722),清王朝颁布《垦荒劝惩条例》,规定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政策,招抚流民垦荒。江西、 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流民又一次大量涌入县境,至道光年间(1821~1850),县境内人口达到鼎盛时期。道光三年(1823)全厅人口达12.9万人。《宁陕厅志》载:“全县人中楚蜀人居十之五六,江西、湖南、山西、两广、河南人十之二三,土著者十之一二,最少者山东、甘肃、直隶、浙江数省”。1987年4月,对居住较复杂的城关三星村和居民四组抽样调查,31姓86户人家 中,20姓60户是清时迁入,最早于康熙年间,民国时迁入7姓20户,1949年后迁入4姓6户;31姓中,原籍四川10姓,湖北5姓,山东2姓,安徽2姓,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各1姓,其它8姓为省内关中、洋县、安康、岚皋。据调查,目前知道来宁陕最早的有“焦、樊”两姓,樊姓人定居桅杆坝(今五龙乡),焦姓人定居焦家堡(今老城北)。焦氏家谱载,焦姓人于明末由鄠县迁来此地时“与猛虎为伴,捭荒为业”,可见当时县境的荒凉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