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旱涝
从三国明帝元年(277)至民国三十八(1949),有19年发生干旱,45年发生洪涝。根据变率分析,历史上是以涝灾为最。建国后1958~1987年,出现4个大涝年(1958、1964、1974、1983),其中1983年最为严重,降水量超过历年均值的37%;出现两个旱年(1959、1966),其中1966年为大旱年,说明本县的涝灾为最大威胁。
由于本县处于华西秋雨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较大,各季降水分配不均,形成冬春季干旱少雨,夏秋季节雨涝频繁的气候特征。据38年来的资料分析,历年的粮食产量逢涝年减产,逢旱年增产,说明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雨涝成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特别是9、10两月的雨涝,伴之寡照和降温,常造成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的“秋封不实”,严重减产。通过9月的降水、日照、温度与秋粮、水稻、玉米产量的相关性。得出降水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相关系数为r=0.5208,回归方程为y=199.2-0.1320x,即9月份降水量每增加1毫米,秋粮亩产减少0.132斤。旱涝灾害的地理分布特征是:火地塘、旬阳坝、钢铁、新场、柴家关、四亩地一带多涝;江口、广货街、沙洛一带多干旱。
第二节 连阴雨
低温连阴雨是本县的严重灾害之一,常造成水稻烂种、烂秧,小麦霉烂发芽,水稻、玉米、大豆等作枥“秋封不实”。按发生时间可分为春季低温连阴雨、麦收烂场连阴雨、秋季低温连阴雨。
春季低温连阴雨: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1958~1987年,共出现7年8次,即4年1遇,有4年成灾(1961、1964、1968、1979),成灾率为67%。由于阴雨加之低温,影响小麦扬花、灌浆,引起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流行,造成水稻、春玉米烂种烂秧。如1963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连续发生两次低温连阴雨,平均每亩减产14.05公斤。
麦收烂场连阴雨:多发生在6月10~30日收麦打场季节。1958~1987年共出现13次,出现机率为46%,具有10年4遇的规律。由于阴雨连绵,加之暴雨,使成熟的小麦无法收获,收获的小麦无法脱粒晾晒,致使霉烂发芽,造成严重损失。
秋季低温连阴雨:一般年份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最晚持续到9月中旬。1958~1987年共出现12次,出现机率44%,10年4遇,成灾年份占40%。秋季低温连阴雨,常影响到水稻、玉米、大豆的灌浆成熟,引起稻瘟病、稻飞虱、玉米大小斑病的蔓延流行,造成空秕粗糠增多,“秋封不实”,甚至严重减产,颗粒无收。如1968年因秋季低温连阴雨,使全县水稻平均亩减产61.55公斤;1981年秋连续1个多月的连阴雨,全县粮食减产六成以上,玉米、水稻仅有一半收成,大豆基本无收,致使次年无种下地;1983年秋连续40天连阴雨,造成全县水稻平均亩产仅136公斤,为历史最低水平。
第三节 暴雨
暴雨在本县常造成山洪暴发,水土流失,河水猛涨,冲毁粮田、房屋、道路,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1958~1987年共出现暴雨48次,平均每年1.6次,其中有两年每年5次(1965、1974),有6年未出现过暴雨(1959、1963、1970、1971、1976、1977),其他年份,少则1次,多则4次。暴雨主要发生在7、8、9三个月,以7月份最多。出现机率为51%;9月份次之,出现机率为31%;8月份最少。暴雨出现最早的时间是6月底(1967),最晚出现在9月下旬(1969),暴雨持续时间最长为2天,多出现在7月中旬(1965、1967、1974年),降雨量在111.2~165.8毫米。历年一日最大降雨量为99.7毫米,出现在1974年8月8日。本县暴雨降水量多在60毫米以下,为一般性暴雨,大暴雨发生较少,县周围发生暴雨较多,两河一带次之,江口一带最少。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