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构造
全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地处秦岭初皱系。以马道东西向断裂为界,横跨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北属秦岭印支初皱带,南跨华力西初皱带。印支初皱带在境内居主体,细分为三个三级构造单元,由北至南依次是:玉皇山——桑园坝初皱束;紫柏山——摩天岭初皱束;闸口石——铁佛殿初皱束。它们是在晚远古代地台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渐变地槽初皱带,具有多旋回发展特点,曾经历了加里东、华力西及印支三个旋回,且由南至北,由老至新,逐步演化发展。加里东旋回,由碳硅质、碳酸盐岩、泥碎屑岩组成,寒武纪发育具一定的中酸性火山活动。马道以北的广大地区,加里东运动使之一度隆起,致使奥陶纪沉积缺失。随后发育的华力西、印支旋回,以泥盆——三迭纪泥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三迭纪的印支运动,不仅形成了秦岭印支初皱带,同时结束了秦岭地槽系的生命,形成了一些线状初皱和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断裂,并伴有强烈的酸性岩浆归入活动和区域变质作用。
侏罗纪以来,在整体上升背景上,形成了小规模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侏罗纪以碎屑、泥质、含煤沉积建造为特征。
一、初皱
造山运动的同时,伴随着岩石地层发生形变的初皱运动。境内初皱构造发育,以闸口石——小留坝断层为界;其北部以上以古生代地层为主体,发育一系列近似平行排列的背向斜;多呈紧密线状,局部倒转,其南部的志留系发育区整体,为一向斜构造,由于受岩体归位、断层破坏的影响,形态不太完整。马道以南,为一向东倾伏的短轴背斜,北侧被马道断裂割断。
二、断裂
境内断裂比较发育有三组,以东西向断裂为主,其次为北东向,再次为北西向。前者是三级构造单元的分界断层,对区域构造有控制作用。东西向断裂:主要有江口断裂、闸口石——小留坝断裂、马道断裂,均为区域性大断层,分别横穿县境北部、西北部、中部和南部,将县境截成四节,该组断裂地貌标志清楚,为破碎带发育。北东向断裂:是受东西向断裂制约,晚于北西向断裂的一组断层。主要有两河口断层、武关河断层、入道河断层、冒火山——大东沟断层等,性质不明。北西向断层:发育于江口断层以北泥盆系地层中,有柘梨园断层、桑园断层、狮子坝断层,后者规模较大,是泥盆系、二迭系与石炭系的分界断层,又被后期的北东向断层切割。
第二节 地层
全县境内地层发育较全,自震旦纪至侏罗纪,除缺失奥陶纪地层,均有沉积,且泥盆、石炭纪出露较为完整,志留纪亦为发育。按照区域地层分区,全县主跨徽县—旬阳分区。马道以南少部分跨及康县—略阳分区。
一、震旦系(Z)
仅出露于马道以南二十里铺一带的公路两侧。为千枚岩、灰岩类变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后两种岩石局部混合岩化,寒武纪不整合履于其上。
二、寒武系(∈)
主要分布于青桥铺一带,其次东沟脑亦有零星出露,为千枚岩、灰岩、片岩类大理岩、中性火山岩;下部为白云岩、硅质岩,局部含石墨及磷、锰矿化。产于其中的粗晶白云大理石岩,是大理石建材的优质原料。
三、志留系中上统(S2—3)
境内仅出露志留纪中—上统地层,未见下统。分布于闸口石—马道一带。上部为含炭千枚岩、硅质岩、硅质灰岩类砂岩;下部为千枚岩、炭岩,局部为片麻岩类大理岩;南部地区普遍发育混合岩化,含笔石、珊瑚、腕足类生物化石,赋存石煤、铀、钒矿化及风化淋滤型褐铁矿等。
四、泥盆系(D)
境内泥盆纪发育齐全(下统仅出露于闸口石文家沟一带),出露于县境北部的大坝沟—王家庄及西河—桑园一带。以海相碎屑岩、泥质岩及碳酸盐岩沉积组合为主;中下统为灰岩、砂岩类千枚岩、砂岩、砂质板岩、千枚岩、变质粉砂岩、白质泥压岩,局部为片麻岩类大理岩,底部局部有砾岩或含砾砂岩;上统为细粉砂岩、千枚岩、泥沙质灰岩、泥质灰岩、砾状灰岩及砾岩等,产腕足、瓣鳃、珊瑚类生物化石,赋存铁、铜等矿产。不整合履于志留系之上。
五、石炭系(C)
石炭系三统俱全(中上未分),下统(C)出露于马道、东沟以北及庙台子以南,为大理岩类片岩,含炭质;中上统(C—3)广泛分布于玉皇庙—江口一带,为二长石英片岩、千枚岩、板岩类压岩、变质砂岩等,含珊瑚、蜒类和植物化石。在石炭纪早期,县域西北部紫柏山麓庙台子、闸口石一带露出海面,成为中央隆起。在石炭纪中、晚期,县域北部全露出海面,二迭纪早期形成地台。中生代以后,强烈的断块运动,使大量的酸性岩侵入,形成了大片花岗岩基和石灰岩基。
六、二迭系(P1)
境内出露于西河—江口一带,未划分,统称十里墩组,主要由石英砂岩、炭质板岩及角砾状灰岩、灰岩组成,含珊瑚、蜒类等生物化石。
七、三迭系下统(T1)
境内仅出露于西河口以西大夫沟一带,与下伏二迭系为整合接触,由炭质板岩、石英砂岩、灰岩组成,含瓣鳃类化石。
八、侏罗系中下统(J1—2)
分布于江口一带,仅见中下统,属山间盆地沉积,为含煤碎屑岩组合;上部为灰色砂岩、杂色黏土岩;下部杂色黏土岩砂岩、页岩、含煤页岩、菱铁矿;底部为砾岩,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含植物化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