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30日县人民政府依据土地改革、查田定产,统一地亩核定,全县总耕地面积11.04万亩,人均耕地4.1亩。1990年,本县实行土地资源调查,全县耕地面积10.1万亩,人均2.2亩。1991年后,因水灾和城建、工业用地、居民修房屋等占地过多,至1996年,全县耕地面积为8.9万亩,人均耕地1.9亩。
本县自古以来,种植业以粮食为主,其中玉米(包谷)为大宗,次为水稻、小麦、洋芋、黄豆。再者,为豆、荞麦、红苕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1),同知贺仲瑊主修的《留坝厅志》载:“五谷皆种,以玉黍、荞麦为最,稻菽次之。”中华民国时期,因刀耕火种,广种薄收,产量甚低,农民生活困苦。民歌“住着摞木房,睡着大土坑,喝着鼎锅汤,松节照着亮,赤胸围火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粮食和油料作物种植仍居首位。粮食种植,以秋粮为主,秋季农作物品种以玉米水稻为主。据历年资料计算,复种指数稳定在125%左右,粮食产量稳定。194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3万亩,总产量841万公斤,1990年,粮食播种面积降至7.9万亩,总产量1647万公斤,较1949年增长1.9倍。1996年,粮食播种面积为9.5万亩,总产量1853.3万公斤。
本县主要农作物品种及亩产:
黍 当地人称包谷。1952年播种本地品种,亩产49公斤。随后,选用外地良种,并逐年试验推广,亩产达245公斤。1989年,推广杂交品种,亩产达380公斤。
荞 有花荞(甜荞、乌荞)、苦荞两种。春夏秋荃四季均能播种,虽产量低,亩产40公斤左右,尤苦荞生长期最短(仅70天左右)。耐旱,耐贫瘠之地,是荒年救济粮种。
稻谷 有粳、糯两钟。解放前,一般栽培于泥田或望水田中,产量低而不稳,仅以乌脚粘、冷水白为主要品种,具耐旱、耐寒等特性,亩产仅80公斤左右。建国后,引进良种,改进栽培技术,亩产提高到400公斤以上。
麦 有小麦、大麦两种,以冬小麦为主。高山(海拔1200米以上)产量偏低,遇低温产量更低。全县小麦平均亩产150公斤,最高可达400公斤(水浇地或稻麦轮作);高山小麦亩产在100~200公斤之间。
豆 清《留坝厅志》称菽。有黄、白、绿、红、黑、扁豆多种,以黄豆为主,巴山豆(黑豆)次之。黄豆采用纯种和间作套种方法,亩产一般可达150公斤。
薯 俗称马铃薯(洋芋)。1980年前,为高山区农民主粮,播种面积大,在海拔1000米的高、中山区,年最高播种面积达2万亩。1994年播种1万亩左右,一般亩产400公斤以上,最高达5000公斤。1996年,推广优良品种,并扩大播种脱毒薯,产量倍增。
红苕 又名红薯一般与小麦回茬,或与秋杂粮间作,采用蔓作垄扦插法,平均亩产3000公斤,最高可达5000公斤;叶茎是优质饲料。
油菜子 1980年以来采用直播法,后采用育苗移栽,1990年,纯种于水平梯地,并选用新品种,最高亩产可达250公斤。
麻籽 俗称火麻、胡麻。以间套或纯种。平均亩产60公斤,是中高山区主要油料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