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因处南北过渡地带,其热量和水分在垂直分布上差异明显,生态环境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仅药用动植物达2800余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山货特产700余种,俗称“天然资源宝库”。特别是林特土产中的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产值居本县多种经营收入之首;中药材中的西洋参、杜仲、天麻等产值居本县多种经营收入的第三位;作为水果、饮料、膳食及佐料的苹果、核桃、板栗、柿子、猕猴桃、花椒等产值居本县多种经营收入的第四位。1993年,西洋参、党参、杜仲、天麻、麝香等名贵药材,在陕西省内、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本县被誉为“天然药库”。
县内山货特产发展很快,大多数野生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并开展了人工栽培,使其变野生为家种、家养,且建立了相对集中的商品生产基地,如食用菌生产已初具规模。1994年,香菇、西洋参已开始实行专业化生产。1995年,处于半野生状态的中华猕猴桃等,经科学管理,产品质量稳定,产量大幅度提高,出现了大发展的趋势。《土特产志》对主要特产的自然分布和产量以及经济价值等作了概述,本文仅对部分山货特产的生产现状予以记述。
食用菌 食用菌遍生腐木之上,山民自古有采食习惯。然而,这一野生资源自生自灭。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天然菌类食品猎取乃至殆尽。自1979年以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境内丰富的食用菌资源优势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者开始引进良种开展人工栽培黑木耳和香菇。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人工栽培技术被大多数农民掌握。自此,大片栎林得到了综合开发与利用。1984年以来,科技人员采集优质黑木耳和香菇子实体进行组织培养,选育良种,生产优质菌种,深入开展了人工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试验、示范到推广、应用和普及,县、乡(镇)、村(组)成立三级服务网络,采取抓点促面措施,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人工栽培。经过10余年时间的经营,已形成以食用菌为龙头的支柱产业,规模效益显著,产量逐年增长。黑木耳产量,1970年为489公斤;1985年为14.3万公斤。1990年,全县食用菌(黑木耳、香菇)总产量达27.3万公斤,其中香菇产量占78%,仅此一项农民收入人均达24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52%;食用菌生产给县财政提供税源98万元,占县财政总收入1/4。县人民政府已将其列为振兴山区经济的骨干项目。并成立留坝县食用菌开发中心。1996年,菌种生产,人工栽培与经营管理等已朝“一条龙”的方向迈步。
中药材 留坝地处秦岭山区,坡岭连绵,南北药材兼而有之。民间常用中草药2500余种,大多数中草药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秦岭无闲草”,本县紫柏山、太子岭、摩天岭素称“药山”,其药材资源中野生品种较丰富,是陕西省中药材主产地之一。本县可供常用的动植物药材有1720余种,其中,植物药材1320种,本省挂牌收购的410种药材中留坝县就有224种,占59%;中央和省管的36种药材中留坝县就产27种,占75%;具综合开发利用的260种主要药材中珍贵品种达21种。主要药材品种有麝香、牛黄、熊胆、豹骨、水獭肝、狗肾、鳖甲、水蛭、獾油、灵脂、刺猬皮、乌蛇、蝉花、猪苓、雷丸、马勃、茯苓、银耳、党参、黄柏、杜仲、黄芪、何首乌、参叶、厚朴、柴胡、天麻、当归、金银花、五味子、鹿寿草、五加皮、西洋参、生地、太白贝母、毛青藤、龙胆草、积壳、山茱萸、姜朴、胶股兰、大黄、细辛、木贼、岩白菜、三尖杉、木通、黄苓、祖师麻、虎杖、卫矛、苍术、三颗针、白头翁、女贞、天冬、车前草、半夏、半边草、马蹄草、独活、银杏、黄连、栀子、山药、盾叶(穿龙)薯蓣、茵陈、川芎、乌药、皂荚、金石斛、远志、扭子七、苦楝子、菖蒲、连翘、十大功劳、白术、茜草、五倍子、长虫七、太白三七、铁棒锤、葛根、铁扫帚、白芍、百合等。除西洋参、天麻、杜仲、当归、山茱萸、川芎、党参、生地等进行人工栽培外,大都为自然生长。这些宝贵的药用资源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据史料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药王庙施主告民:“西秦岭紫柏山高七百丈处盛产鹿寿草,秋冬采,阴干凉贮,浸酒夜服,三月后元气盛,情鹿性,延年。”
中华民国6年(1917),本县太白、江口、小川子等地广种党参,年产于党参13万多斤,选销上海、汉口、广州等地,价值16万两白银;种当归年产量达10万斤。采药者夏末秋初,上山住穴,采挖药草后于溪流冲洗泡制加工,悬岩挂放晾干,远销外地。民国21年(1932),本县产当归、党参、杜仲、金银花等共18.5万斤,远销上海、广东及东南亚地区。而后,因人为因素和历史原因,部分名贵药材资源处于临危状态。民国35年(1946)年,杜仲树毁于一旦,黄柏、厚朴、当归、麝香等药材产量逐年减少。城关镇长生堂药店,为保护资源,加工“虎骨膏”,其虎骨等名贵药材从佛坪采购。据1950年统计,全县已有7户中药铺兼制一些膏、丹、丸、散,主要医药原料全由本地采购,俗称“地道药品”,质优价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