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本境的主要栈道有5条:褒斜栈道、连云栈道、陈仓古道、文川道、回车道。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栈道(又称别道)。
这些古栈道,构成了境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历经风雨,且屡遭兵焚水毁,曾多次修复,至今遗迹尚存。
第一节 褒斜栈道
褒斜栈道自古为秦通蜀的一条修建最早、工程规模最大、栈阁最多的一条道路。
褒斜栈道北端起于郿县斜水(石头河),入斜谷关,沿谷南入太白县鹦哥嘴,进入桃川,翻越衙岭(丫豁,又称五里坡),顺坡梁进入褒河峡谷红岩河上游的太白县(嘴头镇)。沿红岩河南下经白云、王家塄,再折南入本境柘梨园浑水沟口,南行3.5公里至柘梨园乡驻地(古称仙岭驿),途经四十八窟窿、锅厂,直至江口镇(古称青松驿,又称西江口)约14公里。
江口镇位于太白河与红岩河相会处,为褒河上游(古称黑龙江)。褒斜栈道沿河而下,向南行4公里至江西营(三交城遗址)。沿褒河下行,到磨桥弯、柳川乡驻地(青杠坪),经寒水沟、林家坝、雪窝、孔雀台、下南河、黑营坝、倒树湾达姜窝子乡驻地(古称膈鱼潭),经武关驿(古称武休关)、猫儿沟、铁佛殿、五里铺(古称焦岩铺)、武曲铺、马道镇、二十里铺、青桥驿、田坝(八个碑),入汉中市的褒姒铺、麻坪寺、将军铺、小石门隧道,经鸡头关到褒城抵达汉中。
褒斜栈道经过本境2镇、6乡,在境内长约93公里。褒斜栈道总长旧制里程为470里(235公里),俗称五百里栈道。《史记·货殖传》载:褒斜栈道长470里,《元和郡县志》和《舆地纪胜》均载为470里。曹操说:“五百里石穴”,应以470里为当。
褒斜,为褒、斜二谷的总称。太白山的五里坡(衙岭山)以北为斜水河谷,水北流,为渭水南侧之支流;自五里坡向南折为褒谷。途经本境。《史记》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
《陕西古代交通史·古代陆路交通》载:“褒斜栈道,西周时期基本形成。”
西周时期,褒斜道已通。周幽王三年(前779)伐褒国,得美女褒姒。《史记·周纪·正义》载:“周幽王伐褒,褒人以褒姒女焉。”在蜀王杜宇时期(前670),蜀国北部疆界“以褒斜为前门”,且“卢帝攻秦至雍”(秦穆公都于雍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城南)。卢帝即开明二世。《资治通鉴》载:秦惠公十三年(前387),“秦伐蜀,取南郑”。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称王,更元九年(前316)进兵灭蜀、巴。以上史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褒斜道已成为沟通秦蜀的交通要道。
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年,范雎为秦相,不遗余力地修凿褒斜栈道,蔡泽则以“今君相秦……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大力开凿褒斜栈道,在于秦昭王时期(前295~前251)。这次开凿工程,主要是沿旧谷道路线。为拓宽整平路面,于悬崖峭壁处架设了许多栈阁。《史记》载:“栈道,阁道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布“车同轨”。在动员全国人民修筑道路时,褒斜栈道已成为秦国通往西南和汉江上游地区的主要通道。除军争、民行外,使蜀、汉丰富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秦都;蜀汉文化也相互传播,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史记》载:“商旅联辐,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车”,展现了褒斜栈道喧嚷、兴旺的景象。
一、栈道工程
(一)阁道工程
所谓阁道,就是沿路于岩壁凿孔架木而建成的双层建筑物,形似阁楼,人、马及车辆可以通行。在河沿悬崖建造阁道,道上可行人、马及车辆,道下流水。有些阁道上面还有棚盖,以防雨、雪及滑坡滚石。有些阁道外侧还设有栏杆,以保证行旅安全。现存栈阁遗址,在境内的有武关河1处、猫儿沟口3处。其中,桥梁遗址1处。姜窝子以上至斜谷口,栈阁遗址有22处。其中,倒树湾、黑营坝、 孔雀台、林家坝、寒水沟、磨桥湾、江西营、江口镇南倒角、石垭子东西岸、磨坪等处遗迹较清晰。
在栈道遗迹中,有的栈阁与河面的距离,因其地型差异形态变化很大。如王家楞处栈阁壁孔与水面距离为1.5~2.5米,黑营坝处为4~5米,而褒谷南口万年桥处栈阁壁孔距水面在8米左右。
阁道工程主要有6种建筑方式:
1.标准式(平梁直柱) 横木一头入山腹,另一头置于直柱上。底孔为主柱孔,立柱上端置阁梁。梁多数是平梁。少数壁孔略微上翘,梁向上倾斜的称阁梁。阁道依山一面较低,临水一面较高,并立栏杆,以免人马落于水中。阁梁较平梁牢固。立柱有单行的,也有二三行的。在南河乡黑营坝处的弯道凹面,岩壁陡峭,河水直扑岩壁,且贴壁底而过,形成深潭,长约100米。在距水面5米高的岩壁上,凿有方形壁孔27个,壁孔长、宽各30厘米,深70厘米,间距1.5~2米。壁孔方形较圆形稳固,其平梁不易转动。在方形壁孔下面,凿有方形或圆形的柱孔13个,长宽各29厘米,深70厘米;圆形的柱孔直径21厘米,深5厘米,与上面的壁孔成垂直线,同褒谷石门处相似。
2.框架式(搭架式) 在岩壁凿底孔立柱,以柱顶架横木构成桥墩。墩上安梁,由梁柱构成框架,互相连接起来,架上铺板,构成路面,临水一面加上栏杆,予以保护。杨家河坝南500米处有立柱孔2个。
3.平梁立柱斜撑式 在石崖中间并排凿斜孔后,向内安一木柱,加固横梁,分散载荷重量,防止横木或立柱因受力集中而承受不起。武关驿对面石岩上500米处,有3排石孔,上排方形石孔7个,口径分别为40×43厘米、40×40厘米、40×48厘米3种,孔深分别为71厘米和78厘米,壁孔底部分别为36×33厘米、30×36厘米。栈阁的横梁孔间距1.76米,在上排下方190厘米处,有小方孔1排,3个1组,共5组15个孔,孔口径为15×14厘米、15×12厘米、19×17厘米,孔深16厘米、12厘米不等。孔口向上倾斜25度至30度(为斜撑孔),间距73至105厘米。下排石孔2组,每组2个,共4个孔,孔径均为14厘米,为直柱孔。柱孔和壁孔高差为3.6~4.1米,距离5.7米,为阁道的高度与宽度。一般阁道高3.6~4.1米,宽5.7米。
在武关河梁顶斜对面猫儿沟峡谷中,有壁孔7个,直径15×14厘米、19×17厘米,孔深16×10厘米。在壁孔下4米处有一大石孔,直径20×19厘米,孔深18厘米,底径17×16厘米。在结构上,由立柱向北各撑一斜柱,为另一种平梁直柱斜撑式。
江西营栈道遗址,有壁孔和柱孔33个,总跨度13米以上,其结构为平梁直柱斜撑式。
4.平梁立柱棚盖式 褒河中游西岸磨桥湾处,河水偎崖而流,激浪飞溅,行人无法通过。在距水面2至2.5米处岩壁上有方形壁孔22个,壁孔宽约25厘米,深约30厘米,间距30~50厘米。下柱孔凿于岩壁紧贴水面的岩石上,柱 孔呈方形(大小与壁孔相当)。在壁孔高约3米处悬崖上还凿有方形孔4个,在平梁立柱,安装棚盖,阻挡山坡滚石、土块,防止山洪及雪雨侵蚀,具延长阁道使用时间,保证行人车马安全之作用。
5.平梁无柱式 褒河中游西岸孔雀台处,山峰拔地而起,临河一面,十分陡峭,水流崖下,受阻回旋,形成深潭。在距水面3米高的石壁上有壁孔24个,均为方形,孔口宽31厘米、深30厘米,壁孔间隔为30~50厘米,全长1 7米。壁底于深潭无法立柱,则把阁梁伸入壁孔内,榫紧,上面铺板,临水一面有栏杆保护。现残存横梁7个(为条石)。《水经注·沔水篇》称:“此为千梁无柱也。”
6.平梁斜柱式崖壁呈斜坡状,河水深,不能立直柱,采取立斜柱支撑横梁。斜孔倾斜15~30度,起支柱作用。在柘梨园乡锅厂村处的“四十八窟窿”,其栈阁就是平梁斜柱式结构,上排24孔,下排24孔,呈倾斜状。此处栈阁史称“二十四孔阁”。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