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脊椎群类
鱼类
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e.) 青黄色,尾鳍下叶红色,生长迅速,耐高温和污水。洛河有产。近年水塘、水库有放养。
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inne.) 体梭形,体表被圆鳞,生活在水的底层,生长发育快。一般每条鱼两年可长到0.5~2公斤重。
草鱼(Ctenopharyn odon idellus) 也叫“鲩”。1967年引进养殖。身体微绿,鳍微黑,生活在淡水中层。以草为食,生长快。每条鱼三年可长到5公斤左右。
鲢鱼(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Cuvier Q Valen ciennes〕) 银白色,头大,鳞细。1967年开始引进养殖。生活在水的上层,喜急躁,喜跳跃,喜肥水。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主要食料,生长快,三龄鱼可达2~3公斤,容易捕捞。
鳙鱼(花鲢或胖头鱼)(Aristichthys nobilis) 背暗黑色,有小黑斑,头大。生活在水的中层,最易捕捞。喜欢肥水,以水中浮游动物为主要食料。生长快,可长7~8公斤。多养在水库、池塘中。
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又叫“团头鲂”。头小,尾小,胸腹大而扁。是淡水鱼中的上品,多在池塘、水库中养殖。
鲶鱼(Silurus asotus) 俗称“大嘴娃鱼”。生活在洛河中。鱼肉味美而多脂肪,经济价值不大。目前没有进行人工养殖。
黄鳝(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 形似蛇,黄褐色,有暗色斑点,无鳞片。常潜伏在河沿、池塘边泥洞中。
两栖、爬行类
蛙(Rana nigromaculata 〔Hallo Well〕) 有翻舌,善于捕食农作物害虫,故名“田鸡”。幼虫有尾、有鳃,常在涝池、小溪中游弋。在涝池生活的蛙叫“黑斑蛙”、“池蛙”,在水田的叫“青蛙”。
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全形如蛙而较大,体粗壮,皮肤上生有很多突起点,分泌白色毒液,叫“蟾酥”,入药。蟾蜍白天隐蔽在阴湿泥土中,夜间出来活动,不喜跳跃,善爬行,以农业害虫为食物。俗名“癞哈蟆”,中名“大中华蟾蜍”。蟾酥是外贸商品之一。
蜥蜴(Lacertilia Lacertiformes) 生活在草原、田野洞穴里,白天在草丛或乱石间活动,夜间住洞穴里。行动敏捷,追捕昆虫、蜘蛛、蠕虫为食。遇敌自动断尾,吸引敌害注意,乘机逃跑,过一段时间,断尾还能再生。俗名“蛇鼠子”,又称“千里马”。
守宫(Gekko swinhonis Gunther.) 也叫“壁虎”,俗名“蝎虎”,善于爬壁。白天、夜晚爬行于壁窗之间,捕食蚊、蝇及飞蛾等昆虫。
甲鱼(Amyda sinensis Wiegmann.) 即鳖,也叫“团鱼”。生活于洛河岸边和排碱渠泥沼中,捕食鱼、虾、螺等。肉是很好的补养品。鳖甲入药。
蛇(Elaphe zamenis Cope) 县内气候干燥,蛇类较少。有时在田间草丛中或住宅旁能见到,多系无毒蛇。蛇捕食鼠、雀,也吞食蛙类。蜕皮叫“蛇蜕”,可入药。
鸟 类
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a Brisson.) 分雌雄,家养。鸡的砂囊角质内壁入药,叫“鸡内金”。养鸡为农家主要副业之一,70年代以来,养鸡事业发展很快。目前已有很多养鸡专业户、重点户,不少地方改放养为笼养、栏养,实行科学管理。县有孵化场、饲料厂。50年代引进“九斤黄”、“澳洲黑”、“莱杭鸡”;80年代引进荷兰的“希塞斯”白鸡,美国的“尼克来”鸡,加拿大的“星杂288”,罗马尼亚的“罗七”、“罗八”等,产肉、产蛋率均超过当地老品种鸡。
鸭(Anas domestica L) 一般近河的农户饲养,旱原农户饲养很少。
鹅(Anser domestica) 种类很多。目前县内饲养的数量较少。
雀(Passe montanus saturatus Stejneger) 也叫“麻雀”、“家雀”,俗名“鸺子”。性狡猾,脚轻捷,善跳跃,鸣声喧噪多变。捕食小虫,也为害粮食作物。其肉为上等食品。筑巢于屋舍墙洞、檐缝,每年夏季繁殖很快。50~60年代除“四害”(鼠、雀、蚊、蝇)时,曾当作害鸟消灭,现数量减少。
家燕(Hirundo rustica gutturalis Scopoli) 古名“乙燕”,一名“天女”。候鸟。每年春分前后从南方飞来,啣泥营巢于屋梁间,孵卵育雏。能识旧巢,故有“翩翩堂前燕,秋去春来见”之说。善捕食蚊、蝇、飞蛾、椿象等昆虫,是害虫之天敌。
雨燕 又称“阁燕”或“火燕”,候鸟,体形比家燕稍大。谷雨前后从南方飞来,立秋至处暑之间返回。多在县城双塔或古建筑物砖洞内营巢产卵繁衍。体灰褐色,朝夕飞翔,捕食小昆虫,叫声唧唧不停,有“群燕绕塔”之称。
雁(Anser fabalis serrirostris Swinboe) 雁在西伯利亚繁殖,冬迁我国北部,是候鸟。飞时列队,或作“一”字形,或作“人”字形。对豌豆、麦苗有害。秋末冬初,常有人伏击猎捕。今已少见。
乌鸦(Corvus macrorhynchus Subspp) 此鸟机敏而大胆,常几十个在大树营巢。每遇农民耕地,常随后捉食田中害虫。有时也损害谷、果类。鸣声“哇哇”,故俗名“老鸹”。另有一种全身浑黑,颈部白色,单独觅食,筑巢于乔木的高枝上,俗名为“白脖乌鸦”(C·torguatus Lesson)。70年代以来,在县内大部地区绝迹。
鹊(Pica pica sericea Gould) 叫声响亮,故人谓其报喜,俗称“喜鹊”、“吉鹊”。《西京杂记》云:“干鹊噪而行人至。”故又称“客鹊”。主要捕食昆虫和小雀。80年代以来,很少见到。
斑鸠(Streptopelia latham) 尾稍短,翼大,善于高空定点飞翔。常结群屋前、树间,觅食谷类、昆虫、杂草种子。鸣声“咕咕”,人们认为能呼晴唤雨。其肉味美,人常猎食。
鸽(Columba livia Subspp) 俗名“鹁鸽”。有家鸽与野鸽之分。羽毛有白、灰、黑、瓦蓝各色。家鸽中的信鸽,记忆力很强,善飞翔。驯养后,能在数百里外传递书信,故有不少人饲养。
猫头鹰(Asio otus Linne) 头形宽大,嘴坚呈钩状,两眼向前,像猫。多栖居古树之上,昼伏夜出,觅食鼠类。俗名“夜猫子”。一只猫头鹰,一年要捕300~500只老鼠,系国家保护动物之一。
鸱鸺(Athene noctua Plumipes Swinhoe) 与猫头鹰相似而体形小,土黄色。常穴居墙、树窑中,夜出于树间与屋顶之上鸣叫,其声刺耳,人多视为不祥之鸟。实属益鸟,善捕鼠类。
鹰(Milvus korsohun lincatus Gray) 俗称“老鹰”、“饿老鼠”,古名“鸢”。《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常营巢于崖洞或大树之上,白天飞翔空中。视力极强,以捕捉鼠类和小型动物为食。县内过去通常可见。70年代以来,几乎绝迹。
苍鹰(Accipiter gentilis schvedowi Menzbier.) 形似鹰而大,常居山林。天气晴朗的中午,常盘旋于空中,觅食黄鼠、野兔。平原罕见。
鹞(Circus pygargus Kaup) 体形似鹰而小。性凶猛,捕食小鸟。民谚:“一鹞入林,百鸟无声。”此鸟常营巢大树上,目前已很少见。
啄木鸟(Picus canus sobrinus Peters) 舌长,舌尖具逆钩,适攀树干,钩取树中蠕虫。过去到处可见。60年代后,已少见。
戴胜(Upupa epops saturata Lonnberg) 俗名“臭班鸠”或“臭咕咕”,所谓“头戴花蒲扇,臭名天下扬。”实为益鸟。雌鸟在孵卵期间从尾部腺体分泌出奇臭液体,防御敌害。经常在平原、林区、果园、菜园,搜寻金针虫、菜青虫和蝼蛄等害虫。县内近年来已少见。
杜鹃(Cuculus canorus canorus Linne) 古名“郭公”,亦名“鸣鸠”、“布谷”,常居山林。唐代王维有“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句。立夏后即飞来平原,人们以“咯咕,咯咕”的叫声,模拟为“算黄,算割”,以催促农民及时耕作、收获。据生物学家统计,一只杜鹃一天能捕食300条害虫,是林木、庄稼的天然卫士。杜鹃不营巢育雏,而是将卵偷偷产在别的鸟巢中,由其他鸟代为孵化养育。
鹭鸶(Ardea cinera rectirostris Gould) 水鸟。翼大尾短,颈和腿很长。过去洛河畔常见,捕食鱼、虾、蛙、贝类。俗称“老等”。今为数很少。
雉(Phasianus colchicus torquatus Gmelin) 俗名“野鸡”。雌雄异色。雄雉羽毛灿然鲜丽,尾羽长。颈下有白羽一圈,故又叫“环颈雉”。雌雉全身砂褐色杂以栗红色斑点,尾羽短。过去北部山林中常出现,有时栖于山坡灌木草丛中,机灵善跑。肉为野味上品。今数量不多,国家严禁捕猎。
山鸡(Bambusicola thoracica Temminck) 形状比雉小。常栖于灌木丛中,成群活动,善跑不善飞。见人不甚恐惧,常仰头呆视,发出丝丝叫声。如射杀一只,其他则追回原地,围绕死者盘旋。过去北部山中常见。好逸者常捕获笼养,以听其鸣叫声。俗名“呱啦鸡”、“松花鸡”。
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 Temminck g sehlegel) 体形似雏鸡,浅褐色。性好斗。秋熟时,在田中觅食。人们张网捕捉,饲为笼禽。清代,富贵者畜之,以决胜负为娱乐。鹌鹑肉、蛋,富于营养。解放后,逐步有人工饲养。
画眉(Garrulax canorus canorus linne) 眼圈白色,作蛾眉状,故名。鸣声悠扬,婉转可听。雄鸟喜搏斗,被人饲养,供玩赏及赛斗用。县内有笼养。
灵雀(Alauda arvensis intermedia Swinhoe) 也叫“云雀”,为珍贵笼养禽。此鸟喜在草地觅食草子和幼小蚱蜢、甲虫等。惊动时,头羽耸立为冠。鸣声柔美嘹亮。往往骤然飞起,直至云端,隐没不见。故又名“告天鸟”。县内有人笼养。
蜡嘴(Eophona migratoria miqratoria Hartert) 嘴大,形短而高,呈圆椎形,其色若蜡。又名“小桑鹰”,古名“桑扈”。《诗·小雅·桑扈》有“交交桑扈”句。此鸟常糟踏果类及谷类。今已不多见。
鹦鹉(Psittacula alexandri fasciata Miiller) 观赏鸣禽。嘴大而多钩曲,羽毛艳丽,善模拟人语。分蓝、绿、黄各色。羽毛有虎皮斑纹,种类很多。有人笼养,供玩赏。
白玉鸟(Cardwelis canaria) 鸣禽。头部黄绿色,声清脆悦耳,如小铃,可叫出十多种声。另一种色黄而暗,与玉鸟相似,叫“彩玉鸟”。二者可匹配产卵,孵化出叫声更好的鸣禽,俗叫“一串铃”。县城内已有人从山西、河南等地买来笼养。
麻鹩(Anthus richardi) 鸣禽候鸟。体色灰褐色,胸羽金黄,叫声清脆悦耳。每年谷雨前后,由我国东北远途迁居,途经蒲城,善养者即张网捕捉笼养。
大鸨(Otis tarda dybowskii Taczanowski) 大形候鸟。冬由西伯利亚东南部迁蒲城,常栖息在僻静的河滩地。颈胸灰棕色,下纯白,喉外侧被以细长纤羽,故称“羊胡子”。雌鸟无须。机敏善跑。俗称“野雁”、“土鸨”。过去,秋末冬初常发现大群飞落田间旷地,有人猎获食肉。近年已不见。
爵(Tragopan temminckii) 俗称“鴂鴂”。体土黄色,似鹑。分平顶、冒顶两种。营巢于田间,性慧善鸣,鸣声悦耳。人多笼养,以听其声。善捕食田间害虫。过去麦田常有,今不多见。
黄雀(Carduelis spinus Linne) 体形似麻雀而小。啄食害虫,在山野丛林中,偶尔可见。
灰喜鹊(Loxia curvirostra japonica Ridgway) 体形比喜鹊小,全身灰色。生活在松柏林间,觅食松毛虫、金龟子、飞蛾、蝗虫等多种害虫,号称“松林卫士”。又名“麻鸢雀”。经过驯养的灰喜鹊,能听从人的指挥去消灭害虫。
燕咄(Riparia riparia fohkienensis La Touche) 其集以群,食田间害虫,鸣声令人烦噪。冬季常群飞村庄槐树或苦楝树上,啄食槐豆和苦楝子,可传播树种。
哺乳类
牛(Bos taurus domestica Gmeliu) 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畜力之一,农民普遍饲养。县内所畜之牛有四种:一曰“秦川牛”,形成于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时代,繁衍饲养有数千年之久。其毛色紫红,皮粗厚,体形匀称,结实健壮,性驯良,力大,善使役。二曰“山种牛”,多来自新疆一带,毛色黑褐,体形较小,性较犟,腿短蹄大,善驮运、爬山,现饲养者不多。三曰“干草黄牛”,由河南引进,体形高大,毛色浅黄,前体高,力大,行速,两角小而后曲。四曰“奶牛”,70年代县农牧局引进,成立奶牛场,培育出黑、白相间的花斑奶牛,出奶率高,易饲养。秦川牛为我国优良畜种之一。解放后,各地设立配种站,推广“冷精”配种,并加强防疫与检疫工作,发展很快。除役用外,还可乳用、肉用,也是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
马(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县内所畜之马,多系北路蒙古马与西路新疆马杂交选育的良种。其毛色有黑、白、红、黄、栗多种。
驴(Eqaus asinus Linne) 县内所畜之驴,一是陕北的“毛驴”,只作人力架子车的辅助力,饲养较少。二是有名的“关中驴”,历史悠久,力大、行速,耐饥渴,便于挽载,役用性能好,是我国优良畜种之一。1964年蒲城被定为关中驴基地县。劳动人民在关中驴的选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谓:“粉鼻亮眼白肚皮”,“眼如铜铃胆如天”,“鼻能藏拳千里眼”,“前箭后弓,四蹄两行,步度均匀”等,均是良种的特征。
骡 由公驴与母马杂交而生。母驴与公马的杂交种称“骡子”或“駃騠”。骡力大持久,挽、载、耕、乘均可。过去价甚昂贵。随着机械化机具的使用,骡子的价格下降。农村普遍饲养,有黑、白、青、黄、栗多种。
羊 有山羊(Capra hircus Linne)和绵羊(Dvis avies Linne)之分。解放前,只有县北丘陵地带有少量羊群。解放后,群众养羊逐年增多。且有养数十只的户。羊的品种大致分以下几种:一是从外地引进的西农“萨能”奶山羊改良种,主要产奶。再是当地“同羊”(即同州羊)、新疆“细毛羊”、陕北“滩羊”,均属绵羊,肉、皮、毛共用。羊胆汁、羊枣(肠结石)供药用。
家猪(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养猪为农家主要副业,过去以烧坊、豆腐坊饲养最多。解放后,政府号召养猪,并对养猪户有饲料地和其他物质奖励,因而达到了村村户户皆养。近年来,因本地猪品种退化,饲养多系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有“乌克兰”、“长白”、“盘克”、“内江”等十余种。
狗(Canis famiharis Linne.) 亦名“犬”。听觉、嗅觉都很灵敏,性机警,能看守门户,帮人打猎。解放后曾一度禁养,数量减少。70年代后,饲养日增,乡村较普遍。种类不一:长毛、短腿、尾大者称“狮子狗”;腿长而高善跑者称“猎狗”,亦称“细狗”;警犬称“狼狗”;农户通常所养守户的称“笨狗”。
猫(Felis ocreata domestica Brisson) 犬齿强大,舌有细刺。趾底有肉垫,行走无声。瞳孔随光线强弱而变化,夜能视物。是老鼠的天敌,故人们喜养。以后由于用药饵灭鼠,贻害于猫,故养猫数量减少。
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 Gmelin) 由穴兔驯化而成,过去多系老品种。解放后,引进了“青紫兰”短毛兔和“安哥拉”长毛兔。80年代,先后引进皮、肉兼用的“獭兔”、“长白兔”等品种。
貂(Martes Zibellina prmceps Birula) 亦称“貂鼠”,皮用动物。体大如獭,尾粗,身体细长,四肢短,毛黄色或紫黑色。以紫貂(黑貂)为最珍贵。原产我国东北一带森林中。80年代开始,有人从外地引进。由于貂是肉食动物,且饲养管理条件要求比较高,除县食品公司有较多饲养外,群众饲养不多。
虎(Panthera tigris L.) 据旧县志记载,过去“北山尚有虎行,今绝”。
豹(Panthera Pardus L.) 过去豹时或出现,然不常见。光绪年间,东乡刘家庄有老人豁其唇,为豹所伤。民国16年(1927),有豹越城而入,窜扰多日,为人击毙。35年(1946),有豹自白水窜下,沿途伤、死十余人,被击毙于洛滨乡瓦庙村。近年,由于群众在山中放炮取石,惊扰很大,诸山中豹之行迹已绝。
狼(Canis lupus chanco Gray.) 似狗,尾长,生性奸狡、刁猾。平时多潜伏在沟壑窟穴之中,夜间潜入村舍,吞食猪、羊,老人、小孩也被伤害。荒年之后,特肆猖獗,形成狼灾。近年来,狼在平原虽近绝迹,而山区还有。
梅花鹿(Cervux nippon) 体长1.5米左右,夏季毛栗红色,有白斑状似梅花,腿长善跑,雄性有角。北山树林中有,极少,解放后曾有人见到。
黄鼬(Mustela sibirica fontanierii Milne—Edwads.) 俗称“黄鼠狼”,古日“捂”。毛色黄褐。常栖山林、村舍洞穴之中,昼伏夜出,捕食老鼠,偷食家禽。毛可制笔。
狐(Vulpes Vulpes tschiliensis Matschie.) 县境内平原、川道、山区均有,俗称“狐子”或“狐狸”。体形似狗而瘦小,尾长。尾基部有分泌腺,遇敌能放出恶臭以退敌。有时潜入村舍,掠食家禽。
野兔(Lepus folai L.) 毛黄褐色,前腿短,后腿长。常居农田畦畔之间,损害农作物幼苗。
野猪(Sus scrofa Linnaeus.) 体形似猪而较大,耳竖、腿长、腹小,性凶悍。春夏之际,夜间潜出,掘食芋类、糟踏玉米和其他庄稼。冬天则穴居不出。过去北山尚有,有时窜至平川。今已不见。
獾(Meles meles linnaeus.) 毛灰色带黄,体短肥,头尖尾短。昼伏夜出,损害庄稼。脂肪制作獾油,治烧伤、烫伤。平原、川道常见。
鼠(Rattus norvegicus socer Miller.) 体形小,门齿发达,繁殖力强。偷盗食物,咬坏衣物,传播鼠疫。俗称“老鼠”。鼠的种类很多。其中“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pallas)传染“出血热”,是人们灭鼠的重点。
黄鼠(Citellus dauricus Brandt) 也叫“地松鼠”。因眼大而圆,故称“大眼贼”。爪甲坚利,善于在田中、路旁挖洞。冬天不吃不动,叫“冬眠”。春夏常活动于田间,食麦、豆、薯幼苗。群众常用水灌、绳吊捕杀。
硕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 形似松鼠。有害于农作物。俗叫“崖老鼠”。多在沟壑地区土崖缝洞里活动。平原少见。
缺齿鼹(Mogera latouchei Thomas.) 外形似啮具鼠类,身披柔毛,嘴尖而突出,耳、眼甚小。性怯懦,营洞穴生活,为害农作物。俗称“瞎老鼠”。人常用吊弓或药饵诱杀。
蝙蝠(Pipistrellus abramus Temminck.) 俗叫“家蝠”,是能飞翔的哺乳类动物,头和身体似老鼠。视力弱,但听觉和触觉很灵敏。栖息树洞或屋檐的空隙里,昼伏夜出。夏秋黄昏,飞翔空中,捕食昆虫。屎叫“夜明砂”,入药。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