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类与面积
蒲城县森林资源较少。现有林木大多为解放后营造的人工林,包括整片造林、农田林网、林粮间作和“四旁”植树。全县栽培的乔、灌木约有43科66属115种。用材树种主要有侧柏、油松、刺槐、泡桐、白杨以及椿、楸、槐、楝等。经济树种主要有核桃、花椒、柿子、红枣、苹果、酥梨等。蒲城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基地县之一,以营造水土保持林和农田防护林为重点,逐步建成带、片、网相结合和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型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
据1990年森林资源清查,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9.45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19%。其中;有林地面积13.48万亩,宜林地面积4.0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39万亩,育苗地5331亩。在有林地面积中,用材林0.75万亩,防护林5.8万亩,经济林6.93万亩。全县有“四旁”树木2584.5万株,其中零星栽植树木1455.9万株,农田林网树木1071.8万株,农桐间作树木56.8万株。人均38株。森林覆盖率为14.64%。活立木总蓄积量92.4万立方米,其中“四旁”树木75.5万立方米。
第二节 林区分布
北部浅山水土保持防护林区 位于县北部,包括高阳、大孔、东党、罕井、上王等11个乡(镇)的87个村和县办尧山林场。总土地面积63.1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26.6%。林业用地面积10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1.4%。宜林荒山、荒沟等面积1.82万亩。有林地面积7.13万亩。除尧山、太白山两处天然侧柏林外,绝大部分为人工刺槐林,立地条件较差,且多为强度采伐后的萌芽次生林,林相不齐,甚至残败。少量侧柏、油松幼龄林长势较强,林相整齐。“四旁”植树372.2万株,林木总蓄积量23.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5.4%。
东部洛河谷地水土保持经济林区 位于县东部,包括西头、东陈庄、永丰、平路庙等6个乡(镇)的47个村。总土地面积37.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5.8%。林业用地面积5.58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8.7%。宜林荒坡、荒沟、荒滩等面积1.19万亩。有林地面积4.13万亩,其中经济林2.5万亩,以红枣为主。“四旁”植树467.8万株,林木总蓄积量13.9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1%。
中部台原农田防护林区 位于县中部,包括城关镇、兴镇、苏坊、东杨、椿林等15个乡(镇)的126个村。总土地面积73.1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30.8%。林业用地面积1.62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8.3%。宜林地面积428亩。有林地面积1.32万亩,以农区桐园、小片杨树丰产林和果园为主。“四旁”植树757.3万株,绿化水平较低。林木总蓄积量22.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9.5%。
南部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位于县南部,包括龙阳、龙池、钤铒等10个乡(镇)的86个村。土地总面积46.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9.7%。林业用地面积1.25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6.4%。宜林地面积1882亩。有林地面积0.73万亩,其中人工用材林330亩,主要是桐园和短轮伐期小片丰产林及多行渠路植树。经济林木发展较快,占林木比重90%。林业生产以农区绿化为主。“四旁”植树787.7万株。林木总蓄积量29.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9.1%。
西南部盐碱滩土壤改良林区 位于县西南卤泊滩,包括党睦、陈庄、甜水井、原任等6个乡(镇)的26个村。总土地面积16.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1%。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01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2%。宜林荒滩面积0.81万亩,主要是中度盐碱荒地。有林地面积0.17万亩。林业生产水平较低。“四旁”植树108.5万株。林木总蓄积量3.3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7%。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