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自秦建县,初名“重泉”,故城在县东南22.5公里处的钤铒乡一带。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设立南白水县,治所即今蒲城县城,西魏大统六年(540)改称蒲城县。城址位于东经109°36′,北纬34°57′。根据旧志记载,明初时,县城为一座上城,城周长4公里,城墙高约3米,壕深1.3米。明景泰元年(1450)加修后,城高近10米,壕深约5米,阔10米。 正德、嘉靖、万历、崇祯年间,城邑几经修葺。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城周长5592米,其墙垣东长1200米,西长1213米,南长1566米,北长1613米,城高12米,基厚6米,顶厚4.3米,砖堞高1.7米、厚0.7米。城建四门:东曰“承恩”,西曰“庆成”,南曰“迎薰”,北曰“挹秀”,门扉皆以铁页包裹。城楼4座,每处盖五檩转角楼3间,上城设立角门4阁,城上巡铺9处,每处建鞍架房1间。民间传云:“蒲城县,九里三,个个城垛都是砖。”
民国15年(1926)夏,筑建北关围墙,修东、西、北三梢门。25年(1936)县文庙重修,毁礼门、义路,移大门于棂星门。28年(1939)国民党90军拆毁城周围女墙,后华潼师管区所部又拆毁东、北城楼及城上水道铺堞。32年(1943)秋霪雨数十天,城垣多次被冲。蒲城县城,自建城至1949年10月以前,1400余年来,历经沧桑,有毁有修,古老县城的风貌基本保存下来。
解放以后,为了便利交通、发展经济,县城建筑不断更新。1949年10月后,先后拆除四周城墙和城门,城区不断向外延伸扩展。至1990年,城区东西长逾3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达6平方公里,比旧城大2.5倍。
为了有计划地建设县城,于1974年、1979年进行过两次规划。1983年,又作了总体规划:近期到1990年,远期至2000年,县城性质明确定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渭北农业科研中心”,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地方工业和为煤炭、电力工业服务为主,并相应发展旅游业。人口近期规划为3.5万人,远期为4.5~5万人。规划使县城形成主体集中的集团式布局,依据现状。由内向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