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六千年前,蒲城先民已开始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屋居住。房屋分圆形和方形两种,系利用凹坑周壁作墙,下立支柱,棚架用木椽紧密排列起来作屋顶,上盖一层草泥,一般高3米左右,外形象一个圆(方)形锥体。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居住建筑逐步改进。
明清时期,工艺日趋精湛,体系益臻完善。多数人家习惯住三间一院拱脊房或对檐厦房。少数富户人家,房屋建筑十分讲究,他们都是一户数院,一院数幢,建房用料,以松柏为主,门窗装修,有的采用紫檀、花梨和楠木等高级名贵木料。房屋墙壁,均用青砖和水磨砖。一般为门房、前厢房(对檐三间厦房)、厅房(前男厅、后女厅)、后厢房、上房(伙房)等,俗称“三进住宅”。大房屋脊饰有各种飞禽走兽,以示其华丽富有。至于贫苦农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住土窑洞、有的住茅草房。
草房多系山东、湖北等地逃难群众建筑居住。经济情况略有好转,则变草檐为瓦接檐。太平村、三义村、八福村、白家原、东鲁村等山东客民,大多居住这种房屋。全县1306个自然村,约有12.4%的村庄和12%的人口居住这种房屋。
土窑洞多为河南、安徽等地逃难群众居住。他们为躲避灾难,寻求栖身之处,多依丘陵、沟壑、堤堰等天然地势凿土开洞而居。有的在平地挖的下地窑,即在平地掘一方形深坑,名曰“天庭”,再于天庭内凿土窑。苏坊党家沟、长义沟,翔村沿山边的阎兴、池阳,椿林的护难以及马湖的前后洼,保南的山前洼等地,这类土窑居多。也有砖砌窑洞、窑面的,名日“砖窑”。砖窑分布在蔡邓、马湖、西头、上王、罕井、东党、大孔一带。因其具有冬暖夏凉等优点,70年代,修砖窑成风,不少人拆除瓦房修建砖窑。
民国时,战乱频繁,村庄建设没有多大进展。只是由于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和民族信仰等原因,蒲城县建筑的教堂甚为华丽堂皇。如八福村就建有一处华美、宽畅、门楼高大的天主教堂,村庄也按“十”字规划,别具一格。其他村庄则按一字形排列,两边对门居住或一边居住。
解放以后,穷苦农民翻身,住房建筑随之改观。到1990年底,全县草房、土窑洞基本绝迹,山东、河南、安徽等迁来群众陆续住上瓦房,剩下的草房则作为饲养畜禽棚舍之用。平房在蒲城兴起于70年代中期,房顶多用空心楼板覆盖,砖混结构,坚固耐用,在木料紧缺的情况下,发展潜力很大,各地均有分布。楼房于80年代开始兴起,多见于县城、集镇居民居住,一般为二层,装饰较为讲究。
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蒲城县1982年11~12月,举办两期村镇规划学习班,培养技术人员,开始着手村镇建设。1983年乡镇建设规划工作正式开始。村镇规划的总原则是: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对近期建设(三、五年内)有安排,对以后发展有预测,有设想,达到既能指导当前建设又不会影响以后发展的要求。并进一步安排村镇建筑、道路、给水、排水、商业网点摆布、绿化地带等各项用地位置。1985年12月,全县完成1279个村、镇的粗线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