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药材资源丰富,全县共有中药材179种。其中:植物类146种,矿物类17种,动物类16种。各种野生药材藏量127万公斤,包括家种药材年总产量363万公斤。大宗药材如菊花年产量12.5万公斤,水飞蓟年产量50万公斤,芒硝年产量200万公斤,白蒺藜年产量10万公斤,蒲公英、地丁草、柴胡、苍耳子、防风、茵陈等年产量均在200公斤以上。枸杞、土鳖虫、远志、瓜蒌、茜草、甘遂、扁豆等品种也为全县骨干药材。
据县供销社1957年8月在高阳、广阳地区调查,发现有远志、苍术、柴胡、黄芩等140多种,是全县出产药材最多的地区。远在民国19年(1930)以前,当地农民就有生产药材的习惯,上海、湖南、四川等地的药材商贩也陆续在高阳大量收购,远销华南、华北、西北各地,逐渐成为国内中药材不可缺少的原料基地之一。解放后,部分产品还成为出口物资。苍术、远志、柴胡、黄芩,不仅行销上海、四川、湖南、甘肃等地,而且畅销国外。
永丰、平路庙两乡(镇)接壤处的铁镰山所产麻黄,质量优良,历来享有较高声誉,称之为“地道药材”,每年平均采集量在1万公斤以上,畅销省内外。孙镇、永丰产的远志粗长肉肥,畅销南方各省,近年来已有部分出口,1985年开始家种试验。1972年后,卤泊滩地区有些农村种植枸杞5000多亩,最高年产35000公斤,产值20万元,曾是省药材公司确定的枸杞基地之一。
蒲城县由于南北地形和气候差异,中药分布生长形成三个地段:一是县南平原区,土壤以黄土、砂土、
土为主,还有南北宽3公里、长20公里的盐碱滩地带,偏碱土达60%,其中约占30%的土地弃耕。家种中药有生地、菊花、薄荷、枸杞、水飞蓟、板蓝根等,每年平均1万亩以上。药材野生于田间、路边、川原、荒滩的品种有蒲公英、远志、茵陈、车前草、香附、白蒺藜、苍耳子等40多种。尤其盐碱滩地,盛长芦根、苍耳子,植被高密处覆盖达80%。硝水覆盖地面30%,人工造硝,每年产量亦可观。水飞蓟在这一地区也适宜种植,1984年以来,面积、产量均居全县首位,每年产量达20万公斤。二是中部台原区:土壤以黄土、
土、中性微碱土壤为主,家种药材有菊花、生地、山药、红花、薄荷、补骨脂、薏米、水飞蓟、牡丹、黄芪、丹参等,每年平均在2000亩以上。其中保南乡曾是全县菊花主要产区,最高亩产250公斤。野生药材分布坡埝、山丘、原畔、路边,品种有蒲公英、地丁草、茵陈、麻黄、远志、槐米、白蒺藜、萧蓄、防风、柴胡、地骨皮、茜草、土鳖虫等90多种。三是县北山原区,土壤以黄土、蝼土为主兼有少量微酸性冲击上,家种中药材有党参、黄芪、红花、菊花、金银花、桔梗等,每年平均在300亩以上。蔡邓乡盛产优质硫磺,年产量20多万公斤,畅销国内外。野生药材分布于山原、川道、田间、路边,品种有柴胡、防风、黄芩、苍术、远志、茵陈、蒲公英、茜草、地丁草等120种,是全县野生药材主要产区。由于全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1981年航空拍照实测为183.55万亩,占总面积77.3%,由于乱采乱伐,山林生态破坏,荒山荒坡不断缩小,野生药材不断减少,收购量逐年降低,历来野生收购量大于家种收购量的趋势发生变化。1978年以来,野生药材开始少于家种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