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药用植物
(一)主要品种
本县药源丰富,药用植物品种繁多。1961年3月,县卫生局聘请中草药工作者40余人,在全县中高山地区进行了1个多月的药源普查,结果表明,境内为人们认识的中草药400余种。从60年代起,本县又陆续从外地引进种植了枣皮、黄连、独活、白芍等中药品种,扩大了本县的药源。
解放以后,本县曾经挂牌收购过的植物类中草药有以下品种:
厚朴、杜仲、黄柏、党参、玄参、丹参、黄参、大黄、根黄、南星、半夏、常山、青木香、土木香、独活、当归、麦冬、天冬、天麻、天花粉、赤芍、白芍、白芨、白附子、香附子、草乌、川乌、何首乌、升麻、柴胡、百合、土茯苓、桔梗、小伸筋革、大伸筋革、贯仲、川芎、藁本、珠儿参、竹茹、 牛夕、朱砂莲、广茯苓、白芷、地榆、黄连、重楼、苍术、金毛狗肾、细辛、薄荷、紫苏、参叶、白薇、陈皮、刮丹皮、桑根皮、辛夷花、二花、蒙花、厚朴花、白菊花、通草、木贼草、荆芥、茵陈、茜草、云雾草、夏枯球、夏枯草、仙鹤草、勾丁、雷丸、海金沙、吴萸、瓜蒌、楮实、青相子、菟丝子、索罗子、牛子、苦楝子、五味子、 苍耳子、桃仁、枳实、枳壳、小牙皂、木瓜、冬瓜子、前仁、青皮子、杏仁、冬瓜皮、漆渣、西大黄、土当归、土贝母、板兰根、葳灵仙、枣皮、毛细辛、大青叶、金钗、莱菔子、桔核、桔络、二丑、苡米、云木香、毛姜、猪苓、生地、黄芪、赤茯苓、薤白、夜交藤、白藓皮、红花、鱼腥草、苏子、冬青子、泽泻、白术、大蓟、小蓟、蒲公英。
(二)主要品种分布
本县药用植物的分布规律大致是:花草类多集中于低山区,树皮果实类多集中于中半山,根茎类多集中于高山。主要品种分布区域如下:
党参 主产于洄水、双门两区,以界岭、六河两乡产量最大。
大黄 主产于洄水、双门、毛坝、高滩4区,以高滩、毛坝所产者质量为佳。
升麻 主产于洄水区的界岭、斑桃、小河3乡。
独活 主产于洄水区界岭、高桥区铁佛寺、双门区六河等3乡。
黄连 主产于洄水区界岭乡。
贯仲 各地均产,以高滩、毛坝两区为多。
何首乌 各地均产,高滩、毛坝、洄水、蒿坪4区产量较大。
天花粉 各地均产,以高桥区为多。
白芨 主产于汉城区。
半夏 各地均产。
桔梗 主产于洄水、毛坝2区。
泡参 各地均产,主产于蒿坪、毛坝、高滩3区。
细辛 主产于洄水、双门、高桥3区。
茯苓 主产于红椿区。
厚朴 主产于双门、高桥、洄水3区,尤以双门区之四坪乡为最多。天然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次生林中者,群众称之为姜朴。厚朴年收购量现居全省首位。
黄柏 主产于高滩、双门、高桥3区。
杜仲 各地均产。
吴萸 主产于红椿、高桥2区。50年代产量曾达数百吨,后因价低群众多毁树而种粮。近年因价格上涨,群众广为栽植。
陈皮 主产于汉城、城关、洞河3区。
枳壳 各地均有栽植,主产于高桥区。
海金沙 主产蒿坪、汉城2区。
二花 主产汉城、蒿坪、城关3区。
蒙花 各地均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