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泾阳县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泾阳县大事记(截至1996年)(2)

2012-8-1 17:43:32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28年(1939)
    1月5日,毛泽东为安吴青训班题词。
    3月,省委决定成立中共泾阳县委员会,涂洛克任书记。
    6月,泾干中学校方致函于右任院长,感谢其为学校捐助国币1200元。
    11月,本县有两个纺织厂建成投产,资金各20万元。
    此年,李仪祉的亲属、同事及各界人士集资,在本县杨梧村创办“陕西省私立仪祉农业学园”,始设农艺科和水利科,首任校长李翥仪女士(李仪祉堂妹),建国后改名“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
    全县输出皮硝800余担,皮硝成为商贸中一大交易。
    29年(1940)
    1月,省银行泾阳办事处成立。
    2月,咸铜铁路泾河桥在高庄乡山西庄村建成交付使用,火车同时通至永乐。建国后,1960年在该乡芦家村东南重修预应混凝土单线桥,桥长338.2米,1962年7月2日通车。
    3月,柏惠民逝世,年仅52岁。
    暑假,西安高中迁至本县。
    同月,成立节约建国劝储委员会。
    此年,实施新县制,改联为乡镇,设乡公所。保未变,设保公所。
    改兵役科为军事科,将社会军事训练总队改为国民兵团。
    国民党县党部改为书记长制。
    30年(1941)
    1月27日,县政府发布布告,清查户口,禁烟禁毒,登记民枪,联保连坐。
    5月,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民国政府将农业税征钱改为“征实”(粮食)。
    7月6日夜,陕西省保安第五团副团长卫志毅根据中共西北局指示,派人潜入县政府,枪毙了仇视革命、作恶多端的国民党泾阳县长、职业特务向丕祯。
    8月1日,陕西省民政厅泾阳县土地测量队成立。县银行正式对外营业。
    9月21日中午12时,日全食。大地灰暗,鸟雀乱飞,鸡犬乱撞,持续30分钟。
    此年,始用农药防治棉蚜虫,面积1.35万亩。
    改县政府总务科为民政科。
    31年(1942)
    9月8日,禁止“当十”铜元作为辅币流通。
    此年,发行“关金券”。
    32年(1943)
    8月6日,成立文献委员会。
    此年起,私立中学不准春季招生。
    实施《户籍法》。
    33年(1944)
    10月,成立青年军征集委员会,征集青年学生入伍。
    此年,本县被定为二等县。
    34年(1945)
    8月16日,全县热烈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10月,县参议会成立,并举行第一届全体大会。
    秋,国民兵团撤销,改编为保安警察大队。
    冬,中共云阳特支成立,崔朝义任书记,谢鸣智任副书记。
    此年,县长赵藏清交出贪污款3300万元(法币)。
    35年(1946)
    1月,陕西省第一届参议会成立,泾干中学校长刘振支任参议员。
    2月,小麦生黄疸病,复遭西北风,减产十之六七。
    6月30日,县节食救灾运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本年“七七”纪念日为节食救灾日。
    8月,成立城关公教员工消费合作社。
    9月,中共泾阳县工委成立,其工作由泾原工委代行。
    11月27日,陕西省禁烟协会泾阳分会成立。
    此年前后,陕西省银行泾阳办事处发行县行本票,面额有10元、20元两种,作为辅币在县境内流通。
    此年,泾干中学始设高中,招收高三八级一班。
    县政府印发《豁免赋及二五减租告民众书》,规定本年度征收征借的全年粮食和附带征收县级公粮一律豁免,地租少交25%。但明减暗增,通过成立税捐稽征处(编制28人),加倍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本年度课税收入1075万元法币,比上年预算增加423万元法币,增长40%。同时开征国税2225.4万元法币。
    36年(1947)
    春,为了“反共”、“防共”,县政府整顿全县户口,制发国民身份证。
    8月,全县进行所谓“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冯钦哉、马子静、王剑情三位国民党圈定人物当选。
    8月24日夜,百谷、石桥、千云、冶峪、云阳、敬中等乡普降暴雨,发生山洪,冲倒房屋1645间,淹没秋田49024亩,受灾群众21847人。
    此年,省颁二等县编制为60人。本县经压缩调整为75人,超编15人。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泾阳棉场成立。
    国民党泾阳县党部与三青团合并。
    37年(1948)
    3月中旬,保警大队改编为自卫团。
    7月1日,永乐邮政代办所升为四等邮政局,直属省局管理。
    8月,改法币为“金元券”,一元合法币300万元。“金元券”发行不到一周,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八九月间,“一贯道”在本县开始盛行,至1951年人数达15000余人。
    10月16日,国棉联购委员会永乐联购处成立。
    11月,实行“五户联保连坐切结”。
    同月,胡宗南大败后征兵拉丁,每个壮丁价由原来的12石麦涨至20—30石麦。
    全县共有人口133570人,其中男70263人,女63307人,分12乡、78保、1732甲。
    38年(1949)
    1月,中共关中地委通知谢玉田任泾阳县工委书记,涂洛克任副书记。
    2月13日,本县匪首“子老一”李均华被国民党县自卫团团长牛志诚派人击毙。
    3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四军在本县口镇、三里村、九龙山地区,歼灭国民党七十六军二十师和十四师四十团残部,俘虏国民党二十师少将师长褚静亚、参谋长张凌汉、四十团代理团长李辉等人。
    4月,中共泾阳县工委撤销,中共泾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
    同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泾阳县工作委员会。
    5月10日,国民党军队残部在本县成立渭北游击纵队,县自卫团改编为渭北游击第二总队,牛志诚任司令。
    5月14日,国民党渭北游击第二总队司令牛志诚率1000余人在兴平县起义。
    17日,本县全境解放。
    20日,县人民政府由鲁桥进驻县城办公。同时发布布告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为惟一合法货币,原国民党时期的金元券一律作废,白洋、白银、黄金一律被禁止流通使用。
    同日,关中分区专署改为三原分区专署,下辖铜川、泾阳等10县。
    同日,将原12乡78保改为12区74乡8街7镇。
    同日,修复泾河桥,本县到咸阳公路通车。
    24日,彭德怀在县人民政府接见全体工作人员,并作出“要集中一切力量做好支前工作”的重要指示。
    同月,县人民政府成立民政、财政、文教、建设、工商5个科以及公安局、税务局、银行、贸易公司、司法处等10个办事机构。
    同月,泾惠渠管理局由县人民政府接管。
    6月7日,成立县支前筹备委员会。全县借粮2.9万石,草料20万公斤,做军鞋5.5万双,动员民工7000余人,自制担架1500副,大车200余辆,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
    8月,共登记各种敌伪人员465人(不含教员)。
    9月25日,大雨,千云、百谷、冶峪、广吉、永乐等地塌死4人。
    同月26—30日,中共泾阳县委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1人。
    同月,中共泾阳县委提出,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兼顾城市”,并决定从9月到次年夏收前,深入宸动群众,打倒地主阶级,开展“反特、反匪、反霸”运动。
    同月,成立县农民协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本县成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为临时权力机构。
    同月12—15日,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第一次会议在姚家巷小学召开,会议出席代表164人,选举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谢玉田,县人民政府县长花丰艳(因病未到职)。
    20日,县农民协会改组为县群众合作联社。
    同月,成立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1950年
    1月17日,县人民政府指示推销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同月,上级任命韩学礼为县委书记。
    4月25日,撤销大东、千云、百谷区建制。原大东区分别并入城关、永乐、广吉3个区,千云区分别并入云阳、敬中2个区。百谷区并入石桥区。全县12个区合并为9个,74乡合并为60乡,区仍设区公署。
    5月2日,本县划归咸阳专区管理。
    6月,成立县人民检察署。
    7—10月,县委设立统战部、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工会联合会。设立粮食支局。
    10月4—8日,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姚家巷小学召开,出席代表113人。会议选举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韩学礼,县人民政府县长屈计君。
    10月,成立土改委员会,全县土地改革开始。
    11月,成立县商务会。
    同月,全县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各界组织宣传队深入农村进行宣传,青壮年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
    12月28日,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泾阳支公司。
    12月30日,县电信局接管环境电话所,电报、长途电话直通西安、咸阳、三原等地。
    此年春、秋两季,雨水过多,造成33583亩麦田和秋田受灾,倒塌房屋68877间,死5人,伤27人。县上发放救济棉花6399.5公斤,粮食197石,人民币238075万元,使891户群众得到救济。
    1951年
    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泾阳县人民武装部成立。
    3月,中共泾阳县委部署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至1953年共打击处理反革命分子1133名,其中土匪101名,特务217名,恶霸54名,反动党团骨干202名,反动会道门头子98名,其他反革命分子461名。
    4月,全县第一、二期土改工作结束。在9个区、60个乡、315个行政村中,核定地主1093户,半地主式富农30户。共没收地主多余土地93544亩,征收半地主式富农多余土地1495.6亩,全县95.8%的雇农、76.3%的贫农、24.4%的中农分得土地。
    5月19日,省人民政府将泾干中学列为重点中学,更名为“陕西省泾阳中学”。
    7月,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学校干部职工中开展整风运动,历时25天。
    此年,接通9个区电话。
    小学从一年级起推行“五年一贯制”。
    成立扫盲协会。
    1952年
    春季,在全县各级共产党组织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在商业界中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6月18—21日,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县城文化馆召开,出席代袤183人。会议选举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潘生玺,县人民政府县长冯世光(女)。
    7月,成立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施行管理委员会,县级职工开始实行公费医疗。
    8—9月,县级党政军6个单位438名工作人员和国营公司4个单位162名干部职工,由供给制改为工资制。
    9月24—28日,中共泾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88人。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县委。在第一次全委会上,选举潘生玺为县委书记,本届县委未设常委。
    此年,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在三渠乡师王村成立。
    1953年
    1月,本县划归渭南地区管辖。
    1月19日,天主教代表会召开,制定天主教“三自”革新委员会章程。
    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本县开始建立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至1955年,全县建成初级社814个,入社农户32298户,占总农户的90%以上。
    9月,停止推行“五年一贯制”,实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
    11月,开始执行粮食、棉花“统购统销”政策。
    此年,成立县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
    1954年
    春,建立互助组4023个,入组农户18895户,占总农户的一半以上。
    6月26—31日,中共泾阳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23人。会议选举产生第二届县委。在第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县委常委7名,副书记、书记各1名,贺同庆为县委书记。
    6月29日,泾河出现近50年最枯流量0.54立方米/秒。
    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全县共42887户,196827人。
    7月3—7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52人。此届人代会未选举新的县人民政府领导成员。
    1955年
    1—6月,旱象持续171天,造成棉花缺苗,玉米迟播,全县粮棉减产。
    3月,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3月18—22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11人。会议选举杨斗、土新年分别为县人民委员会县长、县人民法院院长。
    6月,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泾阳县中队。
    7月,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改为货币工资制,停止执行供给制和工资制两种并存的制度。
    7月13—16日,中共泾阳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55人。会议选举产生第三届县委。在第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县委书记1名,副书记2名,贺同庆为县委书记。本届县委未设常委。
    7月,开始肃反、审干,1958年底结束。
    8月5—8日,县政协首届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委员32名,选举贺同庆为主席。
    10月30日,永乐供销社发生严重火灾,损失67309元。救火死3人,伤36人。供销社主任被撤职,副主任被开除公职。
    此年,全县建成初级社814个,入社农户32298户,占总农户的90%以上。
    1956年
    1月,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中开展“肃反”(肃清反革命)运动,查处五类分子53名。
    4月,制定《泾阳县关于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施行方案(草案)》。
    5月8日,唐崇陵、唐贞陵、崇文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收期间,阴雨连绵,全县动员1948名机关干部下乡协助抢收,剪麦穗41万亩。
    6月,辙区并乡,全县52个乡调整合并为20个乡,乡亦设人民委员会。
    同月,全县私营商业者掀起公私合营高潮,几天内基本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合作化。
    10月,本县直属陕西省领导。
    10月5日,县广播站开始播音。
    同月,鲁桥划归三原县管辖。
    11月,成立《泾阳报》报社。12月26日开始出版五日刊。
    11月26—30日,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文化馆召开,出席代表141人。会议选举杨斗为县人民委员会县长,吕秉哲为县人民法院院长。
    此年,县印刷厂建成开业。
    贯彻中共中央指示,整社并社,本县初级社迅速向高级社过渡,年底全县有高级社175个,入社农户39050户,占全县总农户的98.5%,实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
    一贯道销声匿迹。
    贯彻中共中央批转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的文件精神,本县确定县卫生院妇产科负责避孕及人工流产工作。
    1956—1960年,为备战需要,将十余尊大型铜佛砸毁炼铜。
    1957年
    2月18日,三渠乡和平农业社主任黄志智参加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4月,成立整风办公室,在全县党政机关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此间对极少数人在整风期间攻击党的领导的言论给予批判。但在斗争中有扩大化倾向,把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当成敌我矛盾,并在整风运动后期开展反右派斗争,全县划定右派分子98名,一些人被错定为右派分子。
    5月13—15日,全县烈属、复员转业军人代表大会召开。
    5月31日,太壶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月,全县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爱国卫生运动。城乡干部群众上房上树,采取“疲劳战”形式驱赶麻雀。
    8月2日,三渠乡和平社同兴村李文家中毒15人,死6人。
    12月8—13日,中共泾阳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79人。会议选举产生第四届县委。在第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县委常委9名,第一书记、书记各1名,副书记2名,王礼为县委第一书记,贺同庆为书记。
    此年,小麦条锈病成灾,减产三至五成。
    1958年
    4月,各学校开展“双反”运动和“自觉革命”、“向党交红心”、“拔白旗、插红旗”等一系列“兴无灭资”运动。
    3—4月,全县进行第一次文物普查。
    5月,《泾阳报》改为三日刊。同年12月停刊,共出版141期,发行56.4万份。
    5月13—16日,县第三届人民代袅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82人。会议选举杨斗为县人民委员会县长,吕秉哲为县人民法院院长。
    7月1日,县供销经理部颗粒肥料厂15名干部职工在沼气池中中毒,死1人,伤9人。
    7月27日,陕西省泾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
    同月,县级机关开展“反坏”(坏人、坏事)斗争。
    8月,国家卫生部在本县召开全国产院现场会议。
    同月,教师暑期学习会开展“反坏”斗争,101名教师受处理。
    9月,全县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20个乡合并为9个人民公社。口镇改为超美人民公社;石桥、王桥、白王、南程并为红色人民公社;中张、燕王、川流并为红卫星人民公社;瀛洲乡改为东风人民公社;蒋路、龙泉并为红旗人民公社;云阳、扫宋并为先锋人民公社;泾干改为太阳升人民公社;三渠、姚坊、永乐、崇文、雪河并为东方红人民公社;太平乡改为太平人民公社。
    12月,泾阳县制撤销,并入三原大县,原本县辖区划为云阳、石桥、泾阳、永乐4个公社、22个管区。
    同月,本县被评为全国4个卫生县之一,卫生部奖励50万元(因与三原县合并,款拨三原大县)。
    此年,扫盲人数32328人,脱盲率达到85%,获陕西省“扫盲先进县”称号。
    在工农业生产中开展“大跃进”运动,掀起大修水利、大搞“卫星田”、大炼钢铁、大修铁路、大办地方工业的高潮。至年底,兴建的199个社办企业由于基础不稳,产销脱节,效益低下,全部停产。
    泾干中学学生宋振川参加陕西省第三赛区运动会,获得万米长跑第一名。
    全县共有“五保户”138户、142人,享受供给制。
    1959年
    7月,农村恢复社员自留地。
    9月1—7日,三原大县召开政协三届一次会议(此次会议被列为本县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会议选举王礼为主席。
    同月,全面开展“反右倾”斗争。
    同月,恢复全国统一命题、一次考试、分批录取的高考制度。
    同月,民兵师建成,辖21个团、1个营、218个连、1680个排,有民兵90844人。
    11月24日,全县右派分子情况登记表中划“普右”83名,“极右”1 1名。
    同月,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12月19日,县人委向全县人民宣布:社员个人的生活资料和银行存款,现在和将来仍归社员个人所有。
    反映灌区棉农务棉先进事迹的大型现代秦腔剧《雪海红旗》创作上演。
    大刮“共产风”及“一大二公”风,无偿平调土地、劳力、牲口、资金等。
    1960年
    6月1日,北赵小学校长赵善武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同月,开始整顿“三风”(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开展“新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年底前结束,共产风与瞎指挥风初步得到纠正。
    11月,开始解散农村公共食堂。
    此年,粮食紧缺,城乡大搞“瓜菜代”,人口外流,浮肿病日益增多。
    1961年
    4月,将原本县境内的4个大公社划为12个中公社。
    8月,中共咸阳地委任命贺同庆为中共泾阳县委书记。
    9月1日,恢复泾阳县制,归咸阳地区领导。全县建立20个人民公社、211个大队、1590个生产队。
    同月,县委设立党校。
    9月11日,县医院第一例剖腹产手术获得成功。
    9月18—20日,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204人。会议选举李德馨为县人民委员会县长,吕秉哲为县人民法院院长。
    9月,县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委员58人,选举贺同庆为县政协主席。
    同月,农村人民公社下放核算单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下放自留地,开放市场,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
    此年,开始实行秋粮收购奖售工业品的办法。生产大队每交售750公斤粮食,奖售胶鞋1双,香烟3条,布票15尺。每超售50公斤,奖售胶鞋一双,布票10尺。
    此年,连续遭受第三个百日大旱,全县夏粮受灾37.1万亩,占总面积97.1%,减产9226万公斤;秋粮受灾21.9万亩,占总面积94.2%,减产1264万公斤;棉花受灾27.1万亩,占总面积86%,减产363万公斤。
    1962年
    1月3日,县委书记贺同庆、县长李德馨赴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
    2月28日—3月5日,中共泾阳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81人。会议选举产生第五届县委。在第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县委常委11名,书记处书记3名,候补书记2名,第一书记1名,贺同庆任第一书记。
    3—7月,旱象持续142天,造成夏粮严重减产,棉花、玉米严重缺苗。
    5月25日,开始在县城和农村销售高价砂糖、针织品、自行车等,每斤白糖4.5元,冰糖5元,每辆飞鸽牌自行车650元,永久、凤凰牌自行车590元。
    6月4日,县人委决定从7月1日起,全县初小一律转为民办,公办教师同时转为民办教师。
    7月,野狼活动猖狂,咬伤19人,死亡3人。为此,群众开展预防捕打野狼活动。
    此年,裁减职工,动员城市居民和干部家属1064人到农村生产生活。
    认真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修正草案》,着手恢复国民经济,改变了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纠正了“一平二调”的错误,取消了农村公共食堂。至年底,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接近或超过1957年水平,人民群众渡过了难关。
    1963年
    3月24日,县人民委员会制定1963—1972年“三五”计划和长期规划。
    4月8日,开放城关、永乐、云阳、口镇、王桥5个集镇,准许原粮、成品粮和薯类上市,开放农村粮食集市贸易。
    同月,县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全面开展“新五反”(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
    6月27日下午4时半左右,本县遭受暴风雨和冰雹严重袭击。冰雹小如玉米粒,大如鸡蛋、馒头,历时40分钟,全县8个公社、60个大队、405个生产队、58143人受灾。损坏住房752间,伤人11人,打死畜禽近700只,冲走麦场小麦72958公斤。
    8月25—28日,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225人。会议选举李德馨为县人民委员会县长,吕秉哲为人民法院院长。
    8月28—30日,县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委员58人,选举王耿介为县政协主席(兼)。
    同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先后分三批在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由于受自上而下的“左”倾错误影响,把一些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使一些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后期,社教运动称“四清”运动(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四清”运动仍在继续,至12月咸阳地区社教工作团撤离后结束。
    9月26—27日,县委五届二次全体会议选举王耿介为第一书记,贺同庆为书记。
    10月,燕王、永乐、姚坊3个公社相继发生火灾,烧毁籽棉3580公斤。
    此年,本县第一次使用飞机喷施农药,防治棉花害虫101831亩,占棉田面积31%。
    县农行第一次豁免集体、个人无力归还贷款本息71300元。
    1964年
    7月,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总数261341人。
    9月,连阴雨持续19天,降水138.1毫米,造成236449亩秋粮和19631亩棉花大幅度减产。受灾人口161195人,伤11人,倒塌房舍1195间,窑30孔。
    12月,提倡兴办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新型学校。
    冬,县委取消第一书记职位,恢复书记、副书讵职位。
    此年,县农行第二次豁免集体、个人无力归还的贷款本息27.21万元。
    12月10日,成立县计划生育指导委员会。
    1965年
    3月,张世悌任县委书记。
    同月,县农行第三次豁免集体、个人无力归还的贷款本息25.7万元。
    春夏久旱,秋粮播种延迟,严重减产。
    6月29日,各集镇减少集日,城关保留一、七日;永乐保留二、八日;石桥保留三、十日;云阳保留四、九日;口镇保留一、五日;王桥保留四、八日。
    10月14日,第一批20名上山下乡插队知识青年到永乐人民公社生产队落户。
    1959年以来,本县发生触电事故29起,死32人(其中1964年11人)。1965年1—8月,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45起,死49人。
    此年,对县城166户私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小麦总产12057万斤,平均亩产318斤,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1966年
    春,咸阳地区社教工作总团成立,派5300余人组成工作团进驻本县72个机关、21个公社、209个大队、1319个生产队和所有小学,开展以“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为内容的“四清”运动。
    4月,各学校开始批判吴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7月27日,泾河暴涨,洪峰最大流量达7520立方米/秒,历时24小时,是30年来最大的洪水,冲毁泾惠渠首大坝和进水闸,沿河10个公社的10011亩粮田、2518亩棉田被淹没。
    此月起,本县教师集训60天,142人被打成“反坏右”分子,5人被打成“贪污分子”,56名教导主任以上教职工被撤职。
    8月26日晚,数百名学生要求开放广播,“声讨”《陕西日报》,经社教工作团同意,开机1小时,26名学生先后发言。
    同月,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下,县城23条街巷名称被改。
    9月,高考中止。
    10月,各学校普遍建立“红卫兵”、“红小兵”组织,大批学生外出串连,学校停课,师生员工投入“文化大革命”。
    1967年
    1月,省仪祉农校造反组织“红暴团”夺取县委、人委各部门印章。次年8月,武斗升级,县人委、法院、检察院机构瘫痪,夺权之风逐步波及机关、学校、公社和大队、生产队。
    3—4月,以学生、工人、农民为主体的“联合总部”和与之相对立的“红指部”相继成立,派性斗争不断升级。
    8月11日,“红指部”指挥围攻泾干中学武斗,学校损失图书3万余册,仪器3276件,档案被烧被抢,教室、桌凳损坏惊人。
    8月26日,发生围攻石桥中学武斗事件。作为武斗后勤营地的石桥供销社被迫停业,损失商品价值5000余元,门市部28间房屋被捣毁。
    1967—1968年,县计委档案室被砸毁,毁掉1964—1967年档案54卷;15个单位损失档案800余卷。
    1968年
    2月18日,泾干镇冉家村部分农民,持枪从粮集巷饲养场赶走生产资料公司商品马113匹。
    同月,县武警中队武器被抢,武斗进一步升级。
    4月13日,下午,银行库款被抢,抢走现金185206.15元,黄金283.6克,白银385.1克,银元3枚。全案涉及582人(1977年结案时,收回现金89848.93元,黄金8克,白银214克,银元1枚)。
    4月上旬至8月下旬,县城两派造反组织武斗升级,邮电局损失14000余元,通讯中断4个多月;县医院停诊,药械损失80000余元。
    5月25日,永乐兰州军区502仓库枪支被抢。
    8月3日,在“红指部”攻打石桥中学武斗中,6人死亡。此年在武斗中有27人死亡。
    8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军进驻本县,实行“三支两军”。并派“军宣队”、“贫宣队”进驻学校,组织“斗、批、改”。
    9月4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王明达任主任),取代县委、县人委的领导。同时相继建立县级和21个公社党的核心小组。
    10月,各公社、学校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1966、1967、1968三届毕业生全部毕业离校。
    11月,西关中学与泾干中学合并。
    在宝丰寺建立县公墓。同时,要求公社以生产队或大队为单位建立公墓。
    1969年
    2月,本县举办第八期“学习班”,为时60天,一批学校领导、教师被定为“走资派”、“特务”、“黑帮”、“反革命分子”、“阶级异己分子”。
    4月,各校复课,学校一切活动由“贫宣队”、“工宣队”领导,教材不一,管理混乱。
    同月,马三号病(马传染性贫血病)传入本县。
    5月,逐步开展整党建党工作。
    6月,学校体制下放,公办小学改由大队办,中学改由公社管理。
    7月,响应“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大挖地道、防空洞。
    此年,宣统三年《重修泾阳县志》在台湾出版发行。
    改中学制为四年(初中、高中各两年),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改升学考试为推荐选拔。
    陕西省第十一棉纺织厂泾阳分厂建成。1971年3月移交本县管理,遂更名为“泾阳县棉纺织厂”。
    1970年
    1月,按照中共中央文件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运动,至年底运动结束。共查出武斗中有严重问题人员189名,参加反革命组织的人员31名,反革命分子29名,依法逮捕拘留的189名,其中判刑的96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10名。
    3月7日,召开万人公判大会,处决武斗杀人犯龚俊福、王玉梅以及反革命分子曾玉财。
    5月18日,永乐棉花仓库发生火灾,烧毁库房9间、皮棉2500公斤,损失1.7万元。
    7月2日晚,全县普降暴雨,县西北地区6个公社下冰雹,17453亩粮棉受灾,减产60%。咸阳地区拨款19.7万元予以救济。
    8月,全县乙型脑炎流行。
    同月,成立县民政局、财政局、文教局、卫生局、农林畜牧局、商业局、工交局、水电物资局、电力局。
    12月,成立县自来水管理站,开始用纺织厂水源给县城部分地区供水。
    12月26—28日,中共泾阳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419人。会议选举产生第六届县委。在第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县委常委7名,副书记2名,书记1名,刘靖翰为县委书记。
    同月,全县95%以上的党员恢复组织生活。基层党支部建立90%以上,公社党委建立15个,发展新党员205名。
    此年,县水泥厂在口镇建成投产。
    12月至次年5月,清理建国以来档案24106卷,销毁7215卷。
    1971年
    5月,兴隆公社高家堡大队魏淑琴家出土西周青铜器1件。
    8月,县医院门诊大楼动工,1972年建成交付使用。
    9月,又在该大队发掘西周早期墓葬一座,出土青铜器7件,玉器2件。
    同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接连不断地开展“清查‘五一六’分子”、“批陈整风”等运动。“批陈整风”运动中,重点批判“唯生产力论”、“阶级斗争熄灭论”、“唯心论的先验论”。
    9月3日晚8时,县邮电局失火,造成县城附近11个公社和县到支局的中继线路中断一个多小时。
    同月,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和植棉能手张秋香等人在内的秦晋两省观摩团来县考察,对本县大面积夺取棉花高产的经验给予肯定和赞扬。
    12月,在计划生育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
    此年,建成县城中心街,长1250米,宽9米,路面为沥青碎石。
    云阳镇庄口村120亩丰产棉田,亩产达到114.7公斤,被省市树为高产典型。
    1972年
    年初,开展批林整风运动,揭发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反革命罪行。
    7月25日,王桥镇船头村泾河大桥竣工,桥长205.4米。西安北环线通车。
    此年,建立北仲山国营林场,总面积7.66万亩。
    本县各学校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小学附设初、高中班,出现中小学教育合体制。
    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审查,学校批准,开卷考试”的招生制度。
    1973年
    8月,撤销县政法组,恢复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
    9月,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1974年
    2月,按照中共中央1974年1号文件精神,县委召开有各公社书记、县革委会各组、局负责人参加的批林批孔会议。会后,全县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4月16日,西安市下乡知识青年第一批868人抵达本县。
    7月,白王、王桥、口镇、兴隆、桥底等6个公社遭受暴雨和冰雹袭击,淹没棉田19131亩、秋田18789亩。
    9月,建成老干部住房一院,可住20户。
    同月,县革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按照上级指示,要求各公社、机关、企业、学校开展“评法批儒”运动。运动中,批判《三字经》《女儿经》《神童诗》《弟子规》以及含有儒家思想的故事和谚语。
    此年,土法小批量生产瓶装炼乳。1976年8月改产奶粉。
    1975年
    1月,县委作出《关于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决定》,县、社、队分别建立理论辅导团、队、组,配备理论辅导员,开展理论学习活动。
    4月,邵文强任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6、7月连续两次遭暴风雨袭击,蒋刘、高庄、桥底、姚坊、口镇、云阳、王桥、扫宋、燕王损失严重。尤其是7月29日晚11时,石桥、云阳以北突降暴雨,1小时雨量达100毫米,山洪暴发,冲毁农田约8万亩,倒塌房(窑)497间(孔)。
    8月7日,蒋路公社五一大队6户群众食用霉变粉制作的凉粉,23人中毒,9人死亡。
    9月,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开展“评《水浒》、批宋江”运动。
    同月,全县知青学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经验交流会召开,出席400余人,17人在大会工介绍经验。
    同月,本县出席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共15人,其中下乡知青11人,返乡知青1人,贫下中农代表1人,列席2人。
    11月,县农业学大寨群英会召开。会后,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工作队进驻所有社队协助建设大寨公社、大寨大队。
    12月,在高庄公社费家崖大队和中张公社罗堡大队首次发现两例急性传染病——出血热病病人。
    此年,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常工作,着手各条战线的整顿。贯彻整顿精神,本县形势明显好转。粮食总产达到15646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2%,县办工业总产值达到2035.1万元,比上年增长0.68%。
    1976年
    1月6日,修石渡泾河大桥开工。1979年5月1日通车。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县人民于中下旬以不同形式悼念。
    4月26日深夜,蒋刘抽水站机埠西侧滑坡,压毁机房,压死值班工人2名。
    同月,县委召开常委会议,按照地委指示,在全县部署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8月,派出6人医疗队,奔赴唐山地震灾区,顺利完成转运伤员任务。同时,县医院接待的100多名伤员,经半年治愈,全部返回家园。
    20日,扫宋、云阳等公社,大、中、小雨持续9天,淹没农田41155亩、倒塌房舍2971间,倒塌窑洞317孔。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县级各单位、各公社设置毛泽东主席灵堂,全县人民分别到各灵堂敬献花圈,举行吊唁活动。18日下午3时,在县体育场举行大会,数万名群众冒雨悼念毛泽东主席。
    10月,全县举行数万人集会和游行,热烈庆祝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
    此年,雨涝成灾,全年雨量达808.2毫米,雪河、三渠、燕王大部分村庄和农田浸于水中。
    1971—1976年,全县各级党组织“突击入党、突击提干”,党员人数急剧增加。到1976年,全县党员总数已达10464人,比1964年增加1.3倍。
    1977年
    1月,开始“拨乱反正”,清查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和事,清理、复查“文化大革命”中的各种案件,开展平反昭雪工作。
    同月,自来水管理站改为自来水厂,投资50万元建成两座水塔,正式对县城供水。
    7月,本县三渠、永乐两个公社和3名个人代表出席陕西省第一次计划生育先进会议。
    7—9月,4次受冰雹侵袭,口镇、白王等12个公社、120个大队、789个生产队受灾,受灾面积227885亩。
    同月,云阳造纸厂建成投产。
    11月11—15日,召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出席代表444人。
    此年,初中、高中恢复升学考试制度。
    1978年
    1月17日,本县人、西南师范学院教授、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吴宓,含冤逝世于泾阳,终年84岁。
    3月27日,成立县贫下中农协会,主席刘靖翰。
    5月30日—6月2日,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404人。会议决定恢复县人民检察院。会议选举王兆亭为县革命委员会主任,郭思孝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南毅中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7月,恢复监察委员会。
    9月,县电石厂建成投产。
    11月,全县广大干部学习《光明日报》刊登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批判“两个凡是”的思想,进行思想大解放。
    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在永乐镇建成,1980年交付使用。
    1979年
    6月14日,省委、省革委会命名县物资局为大庆式企业。
    8月,白王、口镇、蒋路、龙泉等乡遭受洪水袭击,77200亩庄稼、82户374人受灾。
    9月,中国农业银行泾阳县支行从县人民银行分出。
    10月,省、地在本县进行直接选举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试点。
    12月,计划生育工作提出“大力推行一胎,切实限制二胎,坚决刹住三胎”的口号。
    此年,国家电力工业部授予县电力局“全国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称号。
    1980年
    1月,要求在婚姻生育方面做到“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规定男25周岁、女23周岁为晚婚。
    4月27—30日,中共泾阳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60人。会议选举产生第七届县委。在第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县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常继文为县委书记。
    5月6—9日,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76人。会议决定设立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县革命委员会,设立县人民政府。会议选举郑公卿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增谦为县人民政府县长,郭思孝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南毅中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同时,召开政协泾阳县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出席委员79名,选举王耀华为主席。
    9月,调整中小学布局,控制发展中学,集中力量办好小学,摘掉八年制学校的“帽子”,高中恢复为三年制。
    12月3日,县幼儿园被评为陕西省托幼先进集体。
    同月至次年1月,全县进行第二次文物普查,将文庙、安吴青训班旧址、云阳烈士陵园、李仪祉陵园、郑国渠首遗址、石桥石庄唐经幢、龙泉淡村唐经幢等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年,本县摘掉“地方性甲状腺肿”帽子;被确定为陕西省“无盲县”之一。
    南北两塬8个公社受旱灾,受灾面积15.6万亩。
    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系列文件指示,在部分地区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1982年,全县99.2%的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
    1月11日晚8时,高庄公社金田玉大队发生滑坡,塌方200多立方米,摧毁房屋5间,埋没粮食280多公斤。
    8月15日开始,连阴雨持续32天,全县211个大队、1562个生产队遭灾。重灾农户8306户、42933人,死亡9人,766户、3857人无家可归。受灾秋田883688亩,棉田24184亩,死亡大牲畜38头。
    此年,云阳试种地膜棉40亩,平均亩产皮棉40.5公斤。
    1980—1981年,本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咸阳地区体育先进县”。
    1982年
    1月,县人民政府提出压缩棉田面积4.4万亩。
    3月29日,崇文公社摆渡大队基干民兵孙文芝在拦阻受惊马车排险救人中英勇牺牲。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孙文芝“刘英俊式的民兵”称号,号召全省军民向他学习。
    7月1日零时,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共有人口388900人,比1949年增加240673人,比1954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增加192073人。
    7月27日下午2时40分,蒋刘公社河滩大队发生重大浦坡,造成4人残废,1人重伤,毁坏耕地208亩。
    11月,全县宗教民族工作会议召开。
    12月27日,姚坊公社皮刘大队刘儒英赴香港会见海外亲人,为本县第一个赴港探亲者。
    此年,招工实行“统一考试,择优录用,量才使用”制度。
    1983年
    1月,实行第一步“利改税”。
    3月25—28日,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69人,会议选举吴宏民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3月27日、30日和8月1日,太平公社寨头大队塬岸发生三次重力滑坡。下滑土方量52万多立方米,毁坏麦田124亩,棉田95亩,果园8亩,大豆167亩,成材树150棵,机井1眼,死亡3人,受伤9人,有336户、1557人不同程度受灾。
    9—10月,秋雨连绵,受灾面积401600亩,成灾274700亩,受灾人口341184人,死亡8人,倒房12705间,窑1549孔。
    10月,咸阳地区改为咸阳市,本县属咸阳市辖。
    10月,县电影院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观众厅设座位1112个,总投资79万元。
    11月14日,全县种植的151189亩地膜棉,由于前期低温、中期虫害、后期阴雨,平均亩产15.4公斤,为历史最低水平。
    12月2—3日,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选举出席咸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3人。
    此年,开始修建北极宫道路(1983年完工)。道路为沥青碎石路面,总长992米,宽30米。
    开始为274名60年代退职的老职工、老干部兑现补助费。
    本县首次获得全国“田径之乡”荣誉称号。
    累计棉酚中毒发病617例,其中死亡3人。
    1984年
    2月14—15日,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选举董志孝为县人民政府县长,柯玉财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张从田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5月20日,与全国农技总站签订水地地膜棉高产示范合同,合同面积5万亩,亩产75公斤皮棉。
    6月,完成建立乡镇政府和调整县级办事机构工作。在永乐、石桥、云阳、口镇4个公社设立镇建制;泾干公社并入城关镇,更名为泾干镇;在其余15个公社实行乡建制;同时,建立村(居)民委员会。至此,人民公社事实上已不复存在。
    7月上旬,被陕西省确定为优质棉、奶山羊基地县。
    7月16—20日,县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委员115名,选举王耀华为主席。
    7月17—26日,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10人。会议选举吴宏民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董志孝为县人民政府县长,柯玉财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张从田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同月,《陕西省泾阳县地名志》编成,次年8月出版。
    12月2日7时40分,蒋刘乡河滩村再次发生重力滑坡,毁坏耕地245亩,埋没房屋86间,死伤各20人,县为151户新划庄基,省、市、县拨款20余万元予以救济。
    同月26—29日,中共泾阳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88名。会议选举产生第八届县委。在第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县委常委7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张增谦为县委书记。
    同月,中共泾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更名为中共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副县级。李安民为书记。
    此年,搬迁太平、蒋刘滑坡险区群众703户,3233人。
    县多种经营公司从武汉购回48头奶牛,因结核病全部死亡,造成10万多元的经济损失,并给泾阳带入结核病源。
    县医院收治出血热162例,其中死亡4人,是咸阳市死亡率较低的县区之一。
    爆破公司成立,并在西安市南大街福康服装店院内定向爆破旧楼取得成功。
    1985年
    7月,“泾塔牌”奶粉荣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
    8月,县乳品厂被卫生部、商业部、全国总工会等10个单位命名为“卫生文明单位”。
    冬,口镇、龙泉、白王、蒋路、兴隆等乡镇栽植葡萄7400余亩。
    12月15日,县政府发布《关于殡葬改革的通告》,改土葬为火葬。
    此年,胚胎移植技术在兴隆乡试验成功,为改良黄牛、促进奶牛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县姚家巷、泾干镇、柳村3所中学和城关、永乐、跃进、柳村4所小学获得“全国雏鹰起飞奖”。
    1986年
    2月5日晨,县邮电报话楼失火,造成电报和全部市话通讯中断3小时12分,直接经济损失9000元。
    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泾阳县人民武装部改由地方领导。
    6月,教育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和县、乡两级管理体制,各乡镇相继建立教育组。
    7月2日,国务委员谷牧等视察历代引泾渠首遗址。
    7月10日,雪河乡连湾村发现窖藏宋币84公斤。
    8月6日,泾干等9个乡镇、61个村遭受大雨和冰雹袭击。冰雹大如核桃,小如弹球,历时15分钟,66153亩农作物受灾。
    8月14日,白王乡收购站收购唐开元货币69公斤。
    9月27日,桥底镇官苗四组车俊文在家打窑时发现窖藏宋币39公斤。
    此年,修建泾干路中段。道路为沥青碎石路面,长1336米,宽40米。
    462名本县籍战士赴滇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本县再次获得全国“田径之乡”称号。
    1987年
    3月16日,县葡萄酒厂生产的甜红、甜白、桂花香葡萄酒被陕西省评为1986年优质旅游产品。
   &n, bsp;4月29日,陕西省文化厅和电影公司领导人代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向县电影院颁发先进电影院奖牌和证书。
    同月,全县小学实行五年级分流,改五年制为六年制。
    5月17—20日,县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委员119名,选举董志孝为主席。
    5月18—21日,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242名。会议选举张广智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雷建华为县人民政府县长,柯玉财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张从田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5月25日,在咸阳市运动会上,县田径队以优异成绩分别获得甲、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并打破男子甲组200米赛跑、跳高和女子铁饼3项市纪录。
    5月27日,永乐化工厂因违章操作,造成死亡3人、重伤3人的重大事故,县人民政府发文,进行通报批评,要求各级各类企业以此为鉴,搞好安全生产。
    6月8日、22日,龙泉乡高崖沟村、蒋路乡张家村出现长1500米、宽30—40厘米的裂缝,最宽处达2米,局部地区沉陷3米左右,危及16户群众住宅。
    同月,全县始征农村教育费附加,民办教师工资发放状况有所改善。
    7月14日,举行老山前线(即云南老山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一等功臣、王桥镇王联合烈士骨灰安放仪式。
    9—10月,长期阴雨,造成5000余户、24000余人缺粮。
    10月17日,县棉纺织厂产品首次出口创汇。
    12月,本县被评为陕西省乡镇企业先进县。
    此年,给200名70岁以上老人颁发“寿星证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泾阳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张家山自然风景区
泾阳太壶寺大殿 高家堡戈国墓 泾阳唐德宗崇陵
唐宣宗贞陵 泾河桥遗址 郑国渠首遗址
泾阳县望夷宫遗址 泾阳县云阳革命旧址 泾阳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
泾阳县李仪祉纪念馆 泾阳县中共陕西省委旧址 泾阳县红军前敌总部暨八路军总部
泾阳县谷口宫遗址 泾阳县舍车宫遗址 泾阳县明广惠渠渠首遗址
泾阳县美食 更多
泾阳县美食:泾阳凉皮
泾阳美食:瓤货
泾阳县美食:泾阳凉 泾阳县美食:泾阳甑
泾阳美食:油茶 泾阳美食:瓤货
泾阳县美食:泾阳羊 泾阳县美食:泾阳肉
泾阳美食:嚷糊(穰
泾阳县特产 更多
泾渭茯茶[图]
泾阳人民茯茶[图]
泾渭茯茶[图] 泾阳人民茯茶[图]
泾阳县地方特产:泾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泾阳县概述
·泾阳县明清教育概况
·泾阳县体育概况
·泾阳县卫生概况
·泾阳县电视电影概况
·泾阳县新闻广播概况
·泾阳县民间工艺概况
·泾阳县城乡文化活动
·泾阳县文化机构概况
·泾阳县移风易俗
·泾阳县基督教概况介绍
·泾阳县天主教概况介绍
·泾阳县佛教概况介绍
·泾阳县道教概况介绍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