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古以三辅名区、京畿要地而驰名。战国时期,秦灵公曾以此为临时首都(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王国维《观堂集林·秦都邑考》);著名水利工程郑国渠从这里发端,本县即为华夏灌溉农业发祥地之一。郑渠之后,历代于此决渠为雨,泾水润泽,农业发达,商贸活跃,文化昌盛。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本县社会经济兴衰起伏。建国后,古老的泾阳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本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进入全面发展新时期,逐步形成以粮食生产为主体,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为两翼的农村经济格局,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基地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相继开发出水泥、乳品、机制纸、漆包线等名牌产品。本县是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和田径、武术之乡。1993年跨人省级文明县行列。 一 本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毗邻西安、咸阳,地理位置优越,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誉。县境介于东经108°29'40"—108°58′23″,北纬34°26′37″—34°44′57″,东西最长处37公里,南北最宽处27公里。北依嵯峨、北仲山,与三原、淳化县相邻;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南与渭城区接壤;东与高陵、三原县交界。总面积780平方公里,辖6镇14乡,人口478600余人。
本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中部平原面积5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4.5%;南北二塬180平方公里,占23.1%;北部山区97平方公里,占12.4%。境内有泾河、冶峪河、清峪河三条河流,年过境客水总量18.98亿立方米。全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年降水548.7毫米,无霜期213天,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北沿山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灰石储量599亿立方米,大理石1000万立方米,高岭土、耐火粘土4700万吨,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 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繁衍生息,出现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其时石铲、石斧、陶器为主要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战国后,郑、白渠相继开通,农业逐步发达,剩余产品交换日渐频繁。至唐代,以“膏腴之地惠及京师”,农业之优势地位基本奠定,手工业、商业遍布县城各个街巷。宋、元时期,经济发展大势趋缓。明以后,商业复苏,县西北一带“其乡之姻戚子弟从而之蜀、之陇、之湘、之鄂者十居六七”,有的还远涉缅甸、越南、印尼、俄罗斯等国。他们除经营淮盐、川盐、棉花以外,还以本县为湖(南)茶、兰(州)烟、甘(肃)宁(夏)皮货等大宗商品加工中转的集散地,使泾阳成为南北货物加工和流通的重要枢纽之一。至民国21年(1932),在郑国渠的基础上,新修泾惠渠,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尤以棉花生产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此后,政治腐败,经济衰落,民生维艰。建国前夕,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265万元。
建国后,中共泾阳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发展中探索,在失误中奋起,在比较中抉择,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业绩。47年来,全县国民经济大体历经三个发展时期。
1949—1957年,为国民经济恢复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本县医治战争创伤,实施土地改革,进行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生产关系的伟大变革中,经济发展比较顺利,相继建成175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3个工业生产合作社(组),17个合作商店,108个公私合营工商企业。195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095万元,比1949年增长64.1%,年递增6.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77万元,比1949年增长1.4倍,年递增11.4%;财政收入142.8万元,比1949年增长8.7倍,年递增32.9%。
1958年后,本县和全国一样,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开始,由于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泛滥,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之三年自然灾害影响,经济建设遭受很大挫折。1962年与1957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下降24.6%,粮食不能自给,油、盐、肉、蛋等消费品匮乏,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多种经营,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核定粮食征购任务,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同时,进行企业技术革新,逐步丢弃手工操作,实现了主要设备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流通领域恢复集市贸易,发挥国营合作社的“蓄水池”作用,物资供应基本能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1965年粮食总产11585万公斤,比1961年增加697万公斤;县办企业增至31户,工业总产值增至1537万元;财政收入4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本县经济遭受浩劫。1968年粮食总产减至8360万公斤,比1958年还少130万公斤。农村工副业亦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工业总产值减至1227.7万元,比1965年减少172.3万元。1970—1975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本县干部群众坚守岗位,坚持生产,先后建成县水泥厂、棉纺厂等骨干企业,工农业总产值有一定幅度增长。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两年间,由于“两个凡是”的影响,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全县经济徘徊不前。
1979—1996年,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成绩斐然。199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8.64亿元,比1979年翻了近三番,年递增12%。
在农村,开始改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农业生产连续获得丰收,1982年粮食总产突破20万吨大关。1983年后,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1985年,多种经营产值达到8084万元,比1980年增长近2倍。1986—1990年,本县获全国棉花生产先进县称号,苹果、杂果、烤烟、奶山羊、笼养鸡初具规模。1991—1995年,粮食总产保持在20万吨左右,多种经营产值年均增长6%。北部沿山和桥底台塬两条果林带已具雏形,云阳、桥底地区大棚菜形成规模,畜、禽、蛋、奶等产值和效益同步增长。1996年,按照“两塬抓果、灌区抓菜、千家万户抓养殖”的思路,大力培植菜、果、牛、羊鸡五大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全县蔬菜面积15万亩,其中大棚菜7800亩,果林面积扩大至11.5万亩,奶牛、奶山羊存栏分别达到1.2万头和10.1万只,成为全省最大的奶畜生产基地。方田面积达到13.2万亩,机井总数5613眼,抽水站83处,先后完成黑松林、高庄、蒋刘抽水站等25个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有效灌溉面积增至64.2万亩,农业总产值达到4.47亿元。先后成为国家和陕西省商品粮、优质棉、烤烟、蔬菜、果品、奶山羊、笼养鸡、食用菌生产基地,1996年被列入全国节水灌溉重点建设县和农村电气化建设县。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