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地形复杂多样。北部为低山、沟壑、丘陵区,海拔1000~1467米。山前是洪积平原区,海拔600~800米左右。以南是黄土台原区,海拔450~560米左右。县城南部和东南部平原上的“肖河”洼地,多为地表暂时性水流侵蚀而成,边缘北缓南陡,高差5~15米左右。泾河沿县界的化部和东北部出谷口奔腾南下。
泔河横贯东西,流入泾河。南部平原,一望无际。县境内山、川、原相接,构成优美的地貌,史称“天府奥区”。
本县地貌类型为剥蚀~堆积的北山低山丘陵区与堆积的渭河黄土台原区。按其形态与组成物质,可划分为五个地貌区。
第一节 基岩山区
本县北部,属于丘陵沟壑区,称为山区。由碳酸盐类地形组成,由于构造隆起于剥蚀作用,形成残山地形和一座座高低不等的山峰:
五峰山,也叫三阳山、温秀岭、温宿山。在县北,距县城35公里,海拔1467米,是这个地区的最高峰,属南坊镇辖区。
瓦苗山,也叫瓦庙山。在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属南坊镇管辖,高1305米,山势东西走向,为县境北部制高的分水岭。
亮凤楼山。在县城北边35公里处。与瓦苗山相接,也是东西走向。山头全为刺槐覆盖。每年春夏之交,槐花盛开,遍山皆白。放蜂者云集。槐花蜜,色白味醇,深受国内外客商的欢迎。属相虎乡辖区。
白马山,也叫无劳山。在县北,距县城25公里。属建陵乡管辖。
承阳山。在县北,距县城30公里。山下有泉,名叫“黑牛鼻孔”,是小河水的发源地。属南坊镇管辖。
武将山。在县北,距县城15公里,是唐肃宗的墓地,即建陵所在地。属建陵乡管辖。
九嵕山。在县城东北,距县城25公里,即唐太宗李世民的墓地昭陵。山形奇特,从咸阳原上北望,巍巍墓冢,高于群山;从北向南望,南天—柱,其势壮观;从西向东望,山平低宽,犹如覆斗;从东向西望,笔架—座,玲珑清秀。山高1187米,属昭陵乡管辖。
覆甑山。在县东北25公里处,与九嵕山冈陇相接。属昭陵乡管辖。
凤凰山。在县东北,距县城20公里。在昭陵西南,唐魏征墓所在地。据《续修礼泉县志》记载:“俗传周时凤集于此故得名”,属昭陵乡管辖。
朝阳山。在县城东北30公里处,前屏昭陵,后环泾水。山顶尖又修有寺庙,群众称“顶天寺”。由于该山孤耸,常有白云覆盖。谚语“礼泉有个顶天寺,把天磨的圪吱吱”。山高1271米,属东庄乡管辖。
方山,也叫芳山。山高1003米,在县东北,距县城30公里。相近的几座山峰,从泾河以东观看,各有特色。方山似砚,朝阳山如笔,九嵕山恰似笔架,称为奇观。属烟霞乡管辖。
从五峰山到东南方的九嵕山、朝阳山、全长40余公里,包括北牌、相虎、叱干、东庄、建陵、昭陵、南坊7个乡镇,占全县总面积的34%。区内矿藏丰富。
第二节 黄土丘陵区
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偏北,海拔580~850米之间,由于缺水多旱,又有“旱腰带”之称。
黄土丘陵区,受古基岩地形起伏和晚近期构造的上升作用及水流剥蚀切割等影响,其地貌形态可划分为三种地貌单元。
一、黄土沟壑梁峁区
分布于黄土丘陵区的北部及九嵕山以北,庄河沟沟头地段。因为沟壑剧烈切割,水土流失严重,其地形破碎,冲沟密度大且深。最深达百余米。沟底断续出露基岩。并有泉水溢出。
二、黄土残原区
分布于黄土丘陵区的中部地带。黄土残原是黄土高原受地表水剥蚀、浸蚀切割而残存的黄土原面。地势北高南低。原面波状起伏。残原间有黄土岗丘、洼地及冲沟分布。黄土岗丘多以继承基岩古地形的起伏而分布。岗丘与残原面比差一般小于50米,冲沟切深多小于百米。
三、黄土斜坡区
分布在黄土丘陵的南缘与山前洪积平原为明显的陡坡接触,呈东西向展布。宽约0.8~5公里,海拔600~800米。斜坡面呈梯状,向南倾斜,地形坡降为30~90%,短小冲沟发育,黄土层厚约百余米。
这一地区,系指宝鸡峡四支渠以北,白马山、九嵕山、方山以南的渭北高原丘陵与黄土台原的交接过渡地带。有石潭、昭陵、烟霞、北屯、赵镇所辖的北部和建陵乡所辖的南部地区。长约40公里,土地面积23.5万亩。该地区历来就有栽植果树的习惯。像小河的梨,庄河的御石榴,山底村的梅杏,湾里高、湾里王的桃,都很有名气。因之,县上在种植区划上,曾把这一地区划为杂果区。
这一地区的石灰石资源极为丰富,矿床长约15万米,宽约3000米,露出地面的多在100米以上,埋入地下的约300余米,石灰石的碳酸钙含量在50%以上,其它有关指标大多符合生产水泥、白灰的要求,片石和碎石是修路建筑的重要材料,可大量开发利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