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偏北,距省城西安市60公里,位于东经108°17′40″~108°41′46″和北纬34°20′50″~34°50′02″之间,东邻泾阳,西毗乾县,南与兴平、咸阳相连,北与淳化、永寿接壤。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境内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昭陵及其臣僚们众多的陪葬墓,素有“风水宝地”之美称。全县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可耕地85万亩,人口43万,除汉族外,有回、蒙、满、藏、壮、苗、土家7种少数民族,共284人。县辖5镇、15乡、444个行政村。
新中国建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改造山河,使礼泉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涌现出烽火村和袁家村两个闻名全国的农业先进典型。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全县各项事业呈现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后被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列为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苹果基地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县、中央财政支持农业(苹果)产业化示范县、全国“十星级文明户”活动示范县、全国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示范县、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等,使礼泉这个贫穷落后的地区,一跃而成为亚欧大陆桥沿线、312国道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一
本县历史悠久。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建县,距今2218年。夏属雍州,周称焦获,秦叫谷口县(一作瓠口),西汉置谷口邑,属左冯翊管辖,后改为谷喙县,东汉并入池阳,南北朝时改称宁夷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因境内有泉,味甘如醴,且旁有醴泉宫,故更名为醴泉县。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醴泉”为“礼泉”。追踪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的活动足迹,源远流长。据近年来考古发现,位于建陵乡的宁家村原始村落遗址,当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号称“礼泉半坡”。境内还有龙山、商代文化遗址14处之多。出土的大批陶器、粟种等珍贵文物,充分证明: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聚居、繁衍和生息。周、秦、汉、唐时期,本县或在畿内,或近京都,文物古迹比比皆是。除宁家村、大头坡、朱马嘴、洪沟等原始村落遗址外,香积寺宝塔,年代久远,传说动人。九嵕山上的昭陵,孤耸回绝,高大雄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围有长乐公主、孔颖达、房玄龄、李勣(徐茂公)、魏征、程咬金、秦琼、尉迟敬德等皇亲国戚和文臣武将们的陪葬墓209座,占地30万亩,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现已对外开放的李勣墓、韦贵妃墓和长乐公主墓中出土的文物,都是国内外绝无仅有的稀世之宝。还有唐肃宗建陵,石刻工艺精湛,翼马造型独特,为关中地区各帝王陵园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雕刻群。诸如此类历史遗迹和大量出土文物,充分显示出礼泉历史久远,物华天宝。
从地理环境看,本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6℃,无霜期214天,年平均降水量537~546毫米。地形从北向南,呈阶梯型跌落,分山、塬、川三种地貌。北部属丘陵沟壑区,也叫山区,内有五峰山(海拔1467米)、九嵕山、朝阳山和芳山等,由西向东走向,绵延40余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中部是黄土丘陵区,海拔580~850米之间,占全县总面积的16%。南部属黄土台原区,海拔450~560米之间,全为川原平地,占全县总面积的50%。县内主要河流有泾河、泔河、小河与泥河,可利用的水面5000亩,水能资源100万千瓦,地下水补给量1.2亿立方米。北部山区土层深厚,海拔高,温差大,是得天独厚的苹果优生区,并有森林4.1万亩,天然草场30万亩;中部九嵕山系矿藏丰富,现已探明:石灰石贮量达10亿立方米,大理石贮量100万立方米,出于石灰岩底层的富锶矿泉水,天然纯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南部平原土壤肥沃,为宝鸡峡灌区,渠井双保险,灌溉方便,盛产粮、棉、油、菜和苹果、酥梨等。
由此可见,本县地上地下,文物荟萃,风光旖旎,特别是九嵕山、五凤山、顶天寺和泾河峡谷等自然景点,天工雕琢,别具特色。或重峦叠嶂,险峻夺人,或幽谷曲径,山清水秀,是理想的天然公园。加上当代建成的县城报时大楼、老年活动中心广场、泥河大桥、仲桥仿唐街、泔河水库、小河大桥以及40万亩苹果、30万亩方田和闻名全国的农业先进典型烽火村和袁家村等小康示范区、水产观赏区、构成了具有礼泉特色,融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现代农业于一体的旅游景观。阳春三月,花海如潮;金秋季节,果粮飘香,使礼泉宛如一幅天然锦绣,起伏在三秦大地上,绵延数百里,美不胜收。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