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连阴雨、暴雨、洪水、地下水涨、冰雹、寒潮、霜冻、地震、农作物病虫害,还有鸟害、兽害共12种,特别是以干旱为主的气象灾害危害最大,根据1959年至1980年系统统计,气象灾害在自然灾害中出现的天数占81.9%。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及防灾、抗灾的措施。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40多年间,本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总结了不少历史上防灾、抗灾的经验教训,成立了各种防灾、抗灾的机构和组织,做到了灾前有人预报、灾中有人抢救、灾后有人管理。正因为如此,40多年来,县境内虽曾多次发生各种自然灾害,但均未造成大范围的人员逃荒、要饭等严重后果。灾后,群众生活基本正常,社会秩序安定。
第一章 干旱
“十年九旱”是礼泉的民谚。从历史上看,干旱频繁,灾害严重。史载:东汉建武三年(27),“黄金一斤,换豆五升”。西晋永嘉五年(311),“连岁饥馑,白骨蔽野,人民存者十分之一二”。元朝天历元年至二年(1328—1329),“奇荒,人兽相食,村舍为墟,民死大半”。民国时的38年中,成灾严重者,就达14年之多,其中民国18年至20年(1929—1931),连岁干旱,加上蝗虫、传染病,平原地区死亡人数占总人口的一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40余年中,百日大旱或双百日大旱和连岁干旱已达17年(“文化大革命”中有6年尚未统计)。本县干旱的类型有:春旱、夏旱、伏旱、春夏旱、秋冬旱、冬旱。其中伏旱出现最多,其次是秋旱、秋冬旱、春夏旱。伏旱多发生在7月至8月,大致两年一遇;秋旱、秋冬旱大致是2至3年一遇;夏旱约4年一遇。据资料记载,干旱成灾的年代如下:
周
共和元年至共和五年(前841—前837),大旱。
襄王六年(前646),旱、饥。
秦
赢政六年(前241),关中大旱。
赢政十二年(前235),旱。
赢政十九年(前228),大旱,民大饥。
汉
高祖二年(前205),大饥,人相食。
惠帝五年(前190),大旱,泔河断流。
太始三年(前94),秋旱,开始修白公渠。
河平元年(前28),三月旱,无收,民食榆树皮。
建武二年(26),三辅大饥,人相食。
建武三年(27),大旱,黄金一斤,换豆五升。
建武五年(29)大旱。
献帝兴平元年至二年(194—195),民大饥,人相食,白骨累积。
晋
元康元年(291),大旱,米斛万钱。
元康五年(295),七月旱,疫病流行。
元康六年(296),大旱,饥。
元康七年(297),七月,疫、旱,米斛万钱。
永嘉元年(307),关中大饥,百姓相食。
永嘉五年(311),关中连岁大饥,白骨蔽野,人民存者十分之一二。
太宁二年至三年(324—325),大旱。
北朝
和平二年(461),大旱。
太和元年(477),夏旱,民饥。
西魏大统二年(536),大旱,人相食,死者十之七八。
隋
开皇六年(586),大旱,粟米贵如金。
开皇十四年(594),关中大旱,百姓逃荒到关东。
大业八年(612),大旱,百姓逃亡。
大业十三年(617),大旱。
唐
永徽元年(650),夏旱。
咸亨元年(670),百姓饥。
长安二年(702),春至六月不雨,禾苗枯死。
开元元年(713),大饥。
开元二年(714),旱。
开元十五年(727),旱。
开元十九年(731),正月至七月无雨,百姓饥乏。
开元二十年(732),大旱。
开元二十四年(736),大饥,百姓流亡,十室九空。
中和四年(884),大旱,大饥,人相食。
天复四年(904),大旱,民多流亡,有骨肉相食者。
五代
后晋·天福八年(943),旱,人多逃荒,饥者盈路,死者十之八九。
宋
开宝元年(968),大旱,民饥。
开宝四年至八年(971—975),连岁旱,民饥。
淳化元年(990),旱。
淳化三年(992),旱。
大中祥符二年(1009),春、夏旱。
大中祥符三年(1010),旱,饥。
大中祥符八年(1015)旱,饥。
庆历三年(1043),旱。
庆历四年(1044),大旱,大饥。
元丰三年(1080),春旱。
元丰五年(1082),大旱,大饥。
崇宁元年(1102),旱。
崇宁三年(1104),大旱。
大观元年(1107),旱。
大观三年至四年(1109—110),连岁干旱。
建炎三年(1129),天大旱,泾水干涸。
绍兴十二年(1142),十个月不雨,五谷焦枯,泾水皆竭。
元
元贞元年(1295),旱,饥。
大德六年(1302),旱,禁民间酿酒。
延祐元年(1314),旱,岁荒。
至治二年(1322),春旱,民饥。
泰定二年(1325),旱。
泰定三年(1326),旱。
泰定四年(1327),大旱。
天历二年(1329),连岁大旱,人相食。
至正六年(1346),旱,饥。
至正十八年(1358),春、夏旱。
至正十九年(1359),大旱。
明
洪武二年(1369),旱。
洪熙元年(1425),春夏少雨,蝗虫四起,百姓大饥。
宣德二年(1427),四个月不雨,秋田绝收。
宣德三年(1428),连岁旱。
宣德九年(1434),百日无雨田苗枯,人饥。
正统二年(1437),连年干旱,大麦、小麦无收。
正统四年至五年(1439—1440),旱,饥。
正统七年(1442),春夏少雨,田苗枯。
正统九年(1444),连岁旱。
正统十年(1445),旱、蝗灾,人大饥。
成化四年(1468),旱,饥。
成化六年(1470),旱,饥。
成化十四年(1478),大旱,大饥。
成化十七年(1481),大旱,大饥。
成化二十一年(1485),旱,大饥。百姓逃亡,尸横遍野,十室九空。
弘治七年至十年(1494—1497),连岁旱,百姓失所。
嘉靖元年(1522),大旱。
嘉靖七年(1528),大旱,斗米千钱,人相食。
嘉靖十年至十一年(1531—1532),大旱,大饥。
嘉靖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1549—1553),连岁旱灾。
万历十一年(1583),五个月不雨,时疫流行,死者众。
万历十三年(1585),大旱,大饥,民多逃难或饿死。
万历十五年至十六年(1587—1588),连岁饥馑,饿殍遍野。
万历二十九年(1601),大旱,民不聊生,村空无烟。
万历三十八年(1610),旱。
万历四十八年(1620),旱,饥。
崇祯元年(1628),旱。
崇祯五年(1632),旱。
崇祯八年(1635),冬春大旱,麦无收。百物价贵,榆皮食尽。有拾野茨芥叶及石面充饥者,食后大多死亡。
崇祯十一年至十四年(1638—1641),连岁旱荒,斗米万钱,人易子而食。
清
顺治五年(1648),秋无雨,冬无雪。
顺治十二年(1655),春夏旱。
顺治十四年(1657),连旱六个月。
康熙三十年(1691),大旱,人相食,瘟疫流行,村舍为墟。
康熙三十一年(1692),旱。
康熙六十年(1721),旱。
乾隆十三年(1748),大饥荒。
乾隆十五年(1750)秋旱。
乾隆三十六年(1771),大旱,大饥。
乾隆四十一年(1776),大旱。
乾隆五十七年(1792),旱,无麦。
乾隆五十九年(1794),旱。
嘉庆九年( 1804),旱。
嘉庆十年(1805),旱,斗米钱一串又百文。
嘉庆十八年(1813),旱。
道光八年(1828),秋大旱。
道光十一年(1831),五个月不雨。
道光十五年至十六年(1835—1836),大旱,斗麦涨至1500文,民有饿死者。
道光二十年(1840),三伏旱,秋种失期。
道光三十年(1850),大旱。
光绪二年(1876),夏歉收,麦失种。
光绪三年(1877),大旱,秋夏粮食俱无。草根树皮食之俱尽,饿殍载道,十室九空。是岁百姓饿死者甚多,县城东门外挖两大坑埋之,俗称“万人坑”。县城隍庙、保安寺两处幼儿毙者填井为满。其时北山之石,岁久成灰,形似面粉,号曰“神面”或“面石”,食之,死者甚多。
光绪二十年(1894),春无雨,麦歉收。
光绪二十六年(1900),秋大旱,小麦失种。
光绪二十七年(1901),麦失种,饿殍载道。
中华民国
4年(1915),春夏旱。
7年(1918),春大旱,麦歉收。
14年(1925),先年冬至次年春,雨少,夏歉收。
17年( 1928),春秋干旱,井泉涸竭,泾渭断流,树木枯死,田无收,大麦、小麦失种。
18年(1929),夏无麦,秋无收,“日毙饥民累百盈千,赤野千里,卖儿卖女,四散逃荒”。当时,本县有12.9万人,死亡逃荒达6.6万人。
19年(1930),连岁大旱,饿殍遍野。
20年(1931),自冬至春,雪雨甚少,麦苗枯槁,旱灾持续。当时全县霍乱流行,死亡5000余人。
21年(1932),自冬至春天旱,还有晚霜冻,夏季无雨,麦秋无收,百姓继续外逃。
22年(1933),自冬至春,雪雨甚少,大麦、小麦歉收。
25年(1936),大旱。
26年(1937),旱,民食树皮草根。
29年(1940),干旱,据记载全县饿死百姓278人。
33年(1944),春夏干旱。
34年(1945),自先年秋至次年春大旱,苗多枯死。
36年(1947),夏旱,秋歉收。
37年(1948),大旱。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夏、秋旱。
1952年,旱。
1957年,春旱,夏歉收;伏旱早秋减产。
1958年,春秋干旱。
1959年,伏旱,秋田亩产仅48.5公斤。
1960年,自先年冬至次年三月,少雨;五六月又旱,麦、秋歉收。
1961年,夏旱,三个月少雨,夏播困难,担水点播。
1962年,春秋干旱,受灾面积达7.7万亩。
1963年,夏秋连旱,受灾面积有11万亩。
1964年,夏秋连旱,小麦、秋田受灾,面积达8万亩。
1965年,秋旱。
1966年,北部10个公社连旱90天。
1967年,伏旱,秋田减产。
1968年,夏旱,5至6月降水比常年少九成多。
1969年,夏旱,影响秋田下种。
1970年,百日大旱。
1971年,伏旱。
1972年,夏秋百日大旱,秋田减产。
1973年,春夏旱,小麦枯死较多。是年,冬旱,小麦生长受到影响。
1974年,春夏旱。
1975年,春旱。
1976年,伏旱。
1977年,北部山区10个公社夏秋连旱3个月,12万亩小麦受灾。
1978年,春旱,冬旱。
1979年,北部10个公社夏秋连旱90天。
1980年,春夏秋连旱,受灾小麦57万亩,棉、秋田23万亩,160多座大小塘库、25处抽水站无水干涸。
1981年,春夏连旱。
1982年,秋冬旱。
1983年,冬旱。
1984年,双百大旱。
1985年,百日大旱。
1986年,冬旱。
1987年,春旱。
1988年,伏旱。
1989年,秋旱。
1990年,伏旱,冬旱。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