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本省震灾波及
周
周文王八年(前1189),六月,岐山地震,波及本县。
幽王二年(前780),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三川竭,岐山崩。
秦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今咸阳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波及本县。
始皇十五年(前232),咸阳地震,波及本县。
始皇十七年(前230),咸阳地震,波及本县。
汉
武帝征和二年(前91),八月,西安地震,有人被压死。
武帝后元元年(前88),七月,西安地震。地裂缝,泉涌出。
元帝建昭四年(前35),六月,蓝田地震,安陵岸崩,壅泾水。
成帝绥和二年(前7),九月,关中东部韩城发生6~7级地震,坏城廓,压死人,波及甘肃、山西、河北、内蒙、宁夏。
晋
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地震,西安地区尤甚。
十六国
前秦·苻坚建元二年(366),秦、雍二州地震,裂缝,水.泉涌出。
隋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600),十一月,西安地震,其夜烈风大雪,发屋拔树,地震山崩,秦、陇压死者千余人。
唐
德宗贞元四年正月初-(788年2月12日)夜,京师地震。二日、三日又震,十八日、十九日、二十一日又震,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又震。当时,江溢山崩,屋宇多倾,人皆露宿,波及礼泉。
僖宗乾符六年(879),二月,京师地震,有声如雷,蓝田山裂水涌,波及礼泉。
宋
太宗至道二年九月十九日(996年11月2日),关中西部出现7~8级地震。《宋史·太宗纪》记载:“京兆府地昼夜十二震。”《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记载:“塌损城墙,毁坏庐舍……死者十余万。”
神宗熙宁五年九月二十一日(1072年11月3日),华县发生5级地震,波及礼泉,房屋有倒塌。
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周至发生5级地震,波及礼泉。金宣宗兴定末(1221),乾县发生4级地震,波及礼泉。
明
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七月二十五日,关中地震,声如雷,山多崩塌,屋舍坏,死者甚重。
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正月,关中朝邑发生7级地震,有声如雷,至十一月,震犹不已,地裂涌水,死人甚多,波及本县。
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七月初三日,乾县发生4级地震,波及礼泉。
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麟游地震如雷,压死人畜甚众。
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十二月十二日,华县发生8级地震。重灾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波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区),震撼大半个中国,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83万,余震一昼夜20余次。本县西北城外泥河上的望乾桥,因震桥塌,房屋多倾,人皆露宿。
穆宗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蓝田地震,房屋树木多倒。
穆宗隆庆二年(1568),四月,临潼地震如雷,尘灰蔽天,城无完室,人畜死伤甚多。
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八月十二日,西安夜半地震,屋瓦皆裂。
天启四年(1624),永寿县地震,波及礼泉“大风雷雨”,今阡东镇桃堡村地陷洞二丈数尺,长数里。
清
世祖顺治五年(1648),三月九日,泾阳连续地震,由东北向西南,其声如雷。
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一日,陕西三原地震,云气弥天,火光如炬,山谷皆动,庐舍倾倒,死人甚众。
康熙十八年(1679),十一月初九日,西安、安康间地大震,自早及午,压死人民无法计算。
康熙二十七年(1688),四月,咸阳发生4级地震,波及礼泉。
康熙三十四年(1695),四月二十二日,咸阳地震,卧床者倾地。
康熙四十三年(1704),七月十三日,泾阳地震,压死人畜无数。
乾隆五年(1740),咸阳地震,波及礼泉。
乾隆五十四年(1789),九月二十日,潼关地震,坏民舍,人有压死者。
道光十九年(1839),武功发生3级地震,引起礼泉“昼冥,室中灯火作绿色”。
道光三十年(1850),九月初七日,乾县地震,有声起于东北,隐隐如雷,俄倾地大震,柱础俱动。
光绪六年(1880),六月十一日,永寿地大震,伤人无数。
中华民国
民国12年(1923)9月,陕北安塞发生5级地震,礼泉有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6年,11月22日、23日、24日、26日,12月26日、28日,1977年,元月4日,2月26日、27日,先后在史德、烟霞、建陵等5个地区发生0.4~2.3级弱震17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