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的特点。
冬季主要受蒙古高压影响,气候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常有冬旱发生。春季蒙古高压逐渐衰退,多有西风带移动性槽脊活动,热带暖气团逐渐北进,大地回暖快,降水很快增多,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动荡不宁,易出现寒潮、霜冻、大风等天气,而且多浮尘,常有春旱发生。夏季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炎热,多雷阵雨,并伴有大风;极端最高气温达42.2℃(1966年6月15日),是关中高温区之一,常有程度不同的夏旱或伏旱出现。秋季蒙古高压逐渐增加,副热带高压开始南撤,此时北方冷空气开始南下,由于受秦岭山系阻挡,锋区南下迟缓,停滞不前,渭河平原往往秋雨连绵。因此,秋季连阴雨是本县气候特征之一。如果秋季极地高压迅速建立而南下,同时副热带高压仍维持在较高纬度,高低空高压发生重合现象,便是秋高气爽天气。
第一节 光照
太阳辐射量(光量):本县全年为111.5千卡/厘米2。6月份最大,为13.6千卡/厘米2。太阳辐射量年较差大,最大为118.4千卡/厘米2;最小为91.7千卡/厘米2。在季节分布上:春季为31.7千卡/厘米2,占年总量28%;夏季为39.6千卡/厘米2,占年总量36%;秋季为21.8千卡/厘米2,占年总量20%;冬季为18.2千卡/厘米2,占年总量16%。春夏两季,太阳辐射量丰富,对小麦、油菜等作物返青、抽穗、成熟十分有利。秋季连阴雨较多,日照减少,太阳辐射量相应也减少,对秋季作物的成熟及棉花的吐絮十分不利。
生理辐射量(光质):是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光能。本县年生理辐射量为55.6千卡/厘米2。全年中≥0℃期间的生理辐射量为50.12千卡/厘米2,占年总量的89.99%;≥10℃期间的生理辐射量为37.98千卡/厘米2,占年总量的68.2%;≥20℃期间的生理辐射量为21.08千卡/厘米2,占年总量的37.85%。
日照(光时):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65.2小时,最多达2257.2小时,最少为1596.9小时;8月份最多,平均为217.8小时,2月份最少,平均为134.6小时。各季日照时数,夏季最多,为645.5小时,占全年总数的32.2%;春季次之,为518.7小时,占年总数的25.9%;秋季最少,为413.8小时,占年总数的21%;冬季同秋季几乎相等,为431小时,占年总数的21.5%。
平均≥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728.0小时,占年总数86%;≥1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253.4小时,占年总数62%。
第二节 气温、地温
一、气温
本县年平均气温13.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4℃,年极端最高气温42.2℃;最冷月为元月,平均气温—0.9℃,年极端最低气温—19.9℃(1969年2月5日)。
季节分布:春季12.4℃~14.7℃,夏季23.2℃~26.6℃,秋季11.8℃~14.4℃,冬季—2.1℃~1.6℃。
气温日差和年差:气温平均日差,介于9.4℃~13.6℃之间。夏季最大(6月)13.6℃,秋季最小(9月)9.4℃。平均气温的年较差为27.3℃,最高间差27.9℃,最低间差26.4℃,最高和最低间差37.8℃。极端最高、最低间差62.1℃
各种界限温度:≥0℃积温4853℃,≥3℃积温4779.6℃,≥5℃积温4681.4℃,≥10℃积温4269.5℃,≥15℃积温3570.2℃,≥20℃积温2449.4℃。0℃之初日为2月9日,终日为12月13日,持续308天;3℃之初日为2月26日,终日为11月26日,持续276天;5℃之初日为3月10日,终日为11月19日,持续254天;10℃之初日为4月4日,终日为10月28日,持续208天;15℃之初日为4月30日,终日为10月2日,持续156天;20℃之初日为5月27日,终日为9月6日,持续103天。
无霜期:降霜初日,平均是11月2日,最早10月9日,最晚11月19日,早晚差40天。终日,平均是3月30日,最早3月10日,最晚4月18日,早晚差38天。无霜期年平均218天,最长238天,最短193天。
二、地温
地面温度:年平均地面温度15.8℃。平均最高30.1℃,平均最低7.0℃。一月平均为—0.3℃,四月平均17.1℃,七月平均31.1℃,十月平均15.1℃。本县地面温度年变化趋势与气温年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元月最低,春季地温开始逐渐上升,7、8月地面温度最高,秋季开始下降,年较差不大。
各种不同深度地温,平均为5厘米14.9℃,10厘米14.9℃,15厘米15.0℃,20厘米15.0℃,各不同深度地温差值较小(见兴平县不同深度地温表)。春季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6℃、9℃、12℃、14℃的平均日期分别为3月11日、3月21日、4月7日、4月11日。秋季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8℃、16℃的平均日期,分别为9月28日、10月5日。
冻土深度:最大深度31厘米(1977年元月),最小深度6厘米(1965年),百分之六十年份的冻土深度在10~15厘米。年平均冻土日数47天.最长冻结日数为85天,最短日数为7天。据气象资料记载,多数年份冻土日数≥40天。在平均冻土日数中,11月2天、12月15天、元月22天、2月8天。在部分年份,元月整月冻结。
本县历年平均冻土初日是11月16日,最早为10月24日(1981年),最迟为12月30日(1962年);历年平均冻土终日2月18日,最早为1月17日(1972年),最晚3月7日(1982年)。
第三节 降水
兴平县年平均降水量584.7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大,年最大降水量933.9毫米(1983年),最小降水量285.9毫米(1977年),大小相差648.0毫米。年最大降水量是最小降水量的3.27倍。多年平均变差116.4毫米,平均相对变率19.7%。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常有旱、涝灾害发生(见兴平县各月、季降水量统计资料)。
地区分布:据农业区划资料分析,地区差异不大,渭河一级阶地比黄土台原多30毫米,县西略大于县东。
季节分布:春季平均降水量143.5毫米,占全年24.5%,因春季升温快、风速大、蒸发量也大,春旱经常发生。夏季平均降水量211.6毫米,占全年36.2%,降雨且多中、大雨或暴雨,时空分布不均,盛夏常出现伏旱天气。秋季平均降水量210.6毫米,占全年36.1%,多集中在9至10月,常有阴雨天气。冬季降水量小,平均18.9毫米,占全年3.2%,往往出现冬旱,影响小麦生长。月际变化,从3月开始,降水迅速增多,7月和9月为两个相对多雨月,5月和8月次之。4月降水51.3毫米,6月降水44.4毫米,10月降水65.8毫米,11月至3月降水均在4.8~27.6毫米之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