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沿本县境南缘自西向东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陇西、漳县、武山、甘谷、天水、宝鸡、眉县、兴平、咸阳、西安、渭南、华县、华阴,至潼关港口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流域面积134934平方公里,在本县为过境河。西从桑镇的西桥村入境,流经永流、马家、建坊、吴耳、郭公、高家、北张、东马村南,从仪空、蔡西村开始向东北经蔡东、千佛、张耳、高王、塔耳、何孔、马坊、田南村南至段家村东出境,进入秦都区。县境内长30.5公里,流域面积473.20平方公里。
渭河属于季节性多泥沙河流。年平均径流量55.67亿立方米,而7~9月份占46%。根据咸阳水文站资料,多年平均流量176.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7220立方米/秒(1954年8月18日),最小流量40立方米/秒(1941年7月5日)。年平均水位高程383.29米,最大高程385.79米(1954年8月18日),最小高程382.29米(1938年8月11日)。历史上大洪水年份有1898年的11500立方米/秒,1933年的5800立方米/秒,1954年的7220立方米/秒,基本上41年一遇。含沙量据咸阳水文站资料,年平均值26.8公斤/立方米,最大值596公斤/立方米(1960年8月7日),最小值0.045公斤/立方米(1960年元月13日)。年平均输沙量为1.49亿吨(咸阳站),最大输沙量3.31亿吨(1937年),最小输沙量0.52亿吨(1942年)。
自地质时期以来,渭河始终自西向东流经复式阶梯状断陷盆地的中心。盆地中次一级横向断裂使河流纵剖面呈阶梯状波折,历经多次变迁,形成今典型的弯曲性河道,河床属于淤积性沙质。河道纵比降1/550~1/2000。由于河槽宽(500~2000米)而浅,河岸易被冲塌,河道变化大,30年南北摆动变幅最大4公里,以北移为主,有些河道已靠近一、二级阶地处。渭河冬季有结冰和流凌现象,冰层厚几厘米到十多厘米,冰凌块很少超过5平方米大,凌速为1.3米/秒。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渭河水中各种有毒质含量增高(氨、氦),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河。
川河:清《兴平县志》载,在渭河以北,距渭河1~2公里处,每逢阴雨,渭水泛溢,挟川而东流。自清雍正元年(1723)以来,渭水于眉县槐芽镇、周至县景家寨、武功县永安镇北徙归川河,不由故道流,川南之渭淤为浅滩,舟楫不行,人可走过。而川受全渭水不能容,常冲决为患,以后在马坊屯(村)景家寨处修长堤,使渭复由故道而流。今川河已无(见渭河河道摆动示意图)。
浃河:旧县志载,在川河之南、渭河之北,即周至县马坊村北与本县胡浃桥相直,渭河流至此处北出一支婉转而东流六七里仍入渭河,在当时清八旗之牧马场内。今浃河不存。
旧志载,在渭河以南兴平境内从西向东,起源于周至、户县之山区,流入渭河的支流有青水河、黑河、建河、流水河、双喜河等。今因渭河以南原辖地区划归周至、户县,故诸河不再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