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59年陕西考古所,渭水队在兴平考古调查,在田阜乡段家村、汤坊乡上新庄、大阜乡窑头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证明在母系氏族社会,兴平县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在张耳、桑镇、水道口的刘家发现了龙山文化村落遗址,证明生活在兴平境内的先民在不断向前发展,母系氏族已被父系氏族所取代。
周、秦时期,境内居住犬戎(少数民族),而得名犬丘。西汉武帝二年(前139),在槐里县茂乡修筑武帝陵墓,后置茂乡为茂陵县,并将全国许多文武大臣、富户、名门迁居于此。到汉平帝时期,人口倍增,仅茂陵县有16087户,277277人,为西汉“五陵”人口之冠。东汉初,曾派马援率兵击破先零羌,并迁居于扶风郡(郡治在槐里,即今兴平东南)。西晋时,关中始平郡(郡治在槐里)分布着氐人。公元313年,刘曜入长安,进攻始平虏关中男女8万百姓返回平阳,“人皆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始平人多逃往襄阳、汉中一带。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羌先后崛起,乘虚入居关中,争鼎中原,到南北朝时形成了民族的大融合。明洪武年间,实行“移民屯田”,当时山西南部因受灾害较小,人口稠密,加之外地难民于战乱期间流落于山西较多,明朝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设移民局,于洪武二、九、二十二年及永乐年间多次移民,当时移入陕西关中人口较多。兴平县当今农村老户,考其宗大多是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来的。清朝光绪三十二年曾有湖北客民1708户,8018人,来兴平开种渭河滩地。中华民国时期,兴平人口处于缓慢恢复期,相对稳定。
建国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加之医疗、卫生、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人口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