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在县城南约距城8公里,从西向东流穿县境32公里。古代渭河河运优良,据清《兴平县志》载,逆流而上从山西潞洲(古代洲名,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长治、武乡、襄垣、沁县、黎城、屯留、平顺、长子、壶关及河北涉县地区)年运盐约50万公斤,煤炭约1~1.5万公斤,铁约1.5~2万公斤。顺流而下,可运南山林木、竹等物。
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渭河沿岸渡口有龙过渡,县西南30里;柳树屯渡,县东南20里;胡家渡,县西南40里。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渡口有8处,田阜村渡口(今田阜乡田阜村);东杨村渡口(今阜寨乡张耳村);张寨渡口(今阜寨乡张阜寨村);清化坊渡口(今庄头乡清化坊村);吴耳村渡口(今汤坊吴耳村);龙过村渡口(今汤坊乡龙过村);建坊渡口(今汤坊乡建坊村);胡浃桥渡口(今桑镇西桥村)。铁路通入县境后。渭河南岸的周至、户县大量物资通过渡口转运本县境内火车站发往各地,这时渡口较为繁荣。尔后,修筑了公路,咸阳、普集镇先后建成渭河大桥,又有汽车运输工具兴起,沟通了周至、户县与外地的物资交流,渡口转运物资逐年减少。
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渭河上游截流改水,水流量较小,给渡船带来困难,但渭河渡口仍担负着一定的运输任务。1951年,渭河沿岸有大小渡口11处,全属个体私有经营。共有2.5吨的摆渡船2只、载重1吨的小船42只,船工363人。1965年,有渡口17处,生产大队经营的15处,生产队经营的2处。载重8吨的船只3艘,1.5~2吨的36只,总载量92吨,船工71人。1985年,有西桥渡口、永流坊渡口、建坊渡口、龙兴渡口、吴耳村渡口、梁家滩渡口(属周至县)、张家寨渡口、千佛寺渡口、余堡渡口、张耳渡口、高王村渡口、侯村渡口等12处,全系个体经营。渡船23只,69吨位,船工53人。日平均渡客约600人次。1989年,渡口有西桥渡口、永流渡口、建坊渡口、龙兴渡口、吴耳渡口、梁家滩渡口(周至)、张寨渡口、千佛寺渡口、余堡渡口、张耳渡口、高王渡口、马坊渡口、田南渡口、段家渡口共14处。多系个体户经营。渡船22只,42吨位,船工56人,日均渡客约500人次。
各渡口均系农、副业渡口。主要渡人、畜、架子车、自行车、胶轮大车、各种农副产品,两岸农民耕种插花地,逢集赶场,接亲访友,南来北去。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渡口均系天然码头,其设备仅有几块木跳板,当渡船靠岸时,搭板以供人、畜、车上下。1973年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在沿渭北岸修筑了一条32公里长的大堤,控制了河床不定摆动,船只可以靠近岸边设渡。
船工多有“官家渡口,气死霸王”之风气,渡价随意抬高。县交通部门加强管理,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合理调整并规定了票价,克服了混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