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传
南朝顾野王撰《玉篇》载:东汉时“左冯翊高陵有邮亭”。明《高陵县志》载,县有神皋驿,在县城北五十步。又载,县设急递铺。总铺在县衙,渭阳铺在县南十里渭河北岸,良(梁)村铺在县西南三十里良(梁)村,浅铺在良(梁)村铺东北十里(其址无考)。清代撤渭阳铺,设姚(窑)子铺,在县西南十五里。清雍正九年(1731),县尚有在号马18匹,马夫9名。总铺人员8名,其余各铺7名。每年邮传地方支费银1300~1900两。
邮路
清末至民国,本县有县际邮路3条:一条是高陵至三原,途经通远坊、官市,为逐日步班;一条是高陵至渭南,途经栎阳、雨金、交口、油坊街、白杨寨,为隔日步班;一条是高陵至西安,去时走新店、草滩、白花,返回时走新筑、耿镇,为隔日步班,后改为自行车班。县内邮路1条,由县城出发,西经枣高、折南经坡底任、雷家、新店,又北折窑子头、皂角刘、再东行经榆楚、贾家,又北行经关家、杏王、中王、高桥返回县城。初为步班,后改为自行车班。
建国后,1953年,县内邮路3条,全程150公里。1956年增至5条,全程250公里。1958年又增至10条,全程496公里。1979~1989年,邮路12条,全程536公里。每天送邮件1次。
邮具
清末至民国初,邮运以人背肩挑为主。“身有四样宝,每天离不了”,即:“一条扁担一根绳,一个灯笼一颗铃。”民国末年,始有自行车代替徒步背挑。建国后,靠自行车传递邮件。1989年,有自行车30辆,三轮摩托车1辆,保证了邮件投递的迅速及时。
业务
民国和建国初,仅经营信函、汇兑和包裹业务。信函有平信、挂号信、航空信、国际平信和印刷品;包裹,汇兑均为普通。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业务不断扩大。1950年增办报刊订销,1952年增办保价信和保价包裹,1957年增办党政部门机要信函,1960年增办特种挂号信函,1962年增办国际挂号信函,1979年增办国际包裹,1981年机要信函扩大至县属工厂、企事业单位。1989年,办理信函89万件、包裹6600余件、汇兑1万余张、报刊205.3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