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古为祖传、从师、自习三类,有内科、外科,亦有专门妇科和幼儿科。内科采取望、闻、问、切诊断病情,用中草药及针灸治疗。筋骨伤害多请骨伤大夫诊治。幼儿病痛多请“看娃婆”作“海汤疗法”。群众中也流行有推拿、按摩、拔火罐及“单方”、“验方”、“秘方”疗法,互相传袭。行医方式多为坐堂(药铺请人坐诊)、居家(以家为其治病场所)、走乡串户。偶有摆摊者,然为数不多。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全县共有中医34人,摆摊1人,居家27人,其余为坐堂或走乡串户。建国后,1951年,开始培训半农半医中医。1958年8月,贯彻中央关于组织联合医疗机构指示精神,全县乡村成立中西医联合诊所10家,县城成立联合中医院1家。1970年后,各公社卫生院陆续配有中医。1976年,开办中医士、中药剂士培训班。1982年,增设中医住院部,置病床14张。1985年,增加中医正骨业务。至1989年,全县有中医技术人员84名,其中中医师19名、中医士46名、中药师3名、中药剂士8名。设病床16张。
县中医人才迭出不穷。据载,清董凤翀,长于小儿痘疹性传染病,著有《痘疹类编》,其子董汉杰后亦著名,并著《幼科方》;邸自重,以外科著名,手到病除;刘余敞“常于二三年前切脉预决人生死”。民国时,精于医疗者,亦不乏其人。闵学骞(朱闵赵村人),郭智(北郭村人)、牛天赐(县东街人)均长于外科。何玺(张卜何家庄人)兼长于内外科,韩鸣辉、韩贵歧(东城坊村人)长于骨伤科,张仪(通远五所人)长于妇科。之后有柏庆云(张卜贾家村人)、于志明(鹿苑镇人)、杨永尤(马家湾乡人)等,皆一时坐堂中医名家。
建国后,刘复初(县东街人)精于内科,擅长妇科,享誉临近各县,为贫寒群众治病不计报酬。晚年日诊患者尚达五六十人之多,县内中医多出其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