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剧团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1953~1960年为发展期,1964~1976年只演现代剧,为低落期,1977~1983年为中兴期,1983年以来为振兴期。
1953年秦腔艺人张捷民(槐子虫)联络80名艺人成立周至县新兴剧团。经文艺整风,新兴剧团改编为周至县人民剧团(以下简称县剧团)。改变了箱主制,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组建党团工会组织。配合土改排演《穷人恨》、《血泪仇》、《白毛女》;配合镇反排演《擦亮眼睛》;贯彻《婚姻法》中上演《梁秋燕》;在合作化和公社化中上演《拔界石》、《两兄弟》、《刘介梅》、《人民公社好》、《鹰山春雷》、《人间天上》、《党员登记表》、《当家的回来了》、《关不住的姑娘》、《赤胆忠心》、《和平使者》等现代戏,1953年演出296场,观众26万人次,收入2.6万元。1955年参加宝鸡专区会演,获集体奖。上演古典剧《花木兰》、《鱼腹山》、《铡美案》、《三滴血》、《天河配》、《游西湖》、《劈山救母》、《探阴山》、《赵氏孤儿》、《黑叮本》、《回荆州》、《破宁国》、《葫芦峪》、《双锦衣》、《软玉屏》、《玉虎坠》、《火牛阵》、《春秋笔》、《八件衣》、《双明珠》等。常在县内或赴兴平、武功演出。1956年戏箱道具翻新,配置灯光布景。
1957年排演《琴剑飞声》、《玉堂春》、《双罗衫》、《周仁回府》、《下河东》、《貂婵》、《盗宗卷》、《游西湖》、《陆文龙回国》等本戏,年均演出290场次,收入4.7万元,观众48万人次。次年全县创作剧本10余部,改编移植外剧种6部。县剧团上演40余本本戏和10余出折戏。周眉合县,眉县人民剧团称一团,周至人民剧团称二团。两团1961年联合组成周至演出团。在陕西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大会上,一团获艺术教育集体奖,二团田景义、田兴民,获艺术教育工作者个人奖,于冬梅、田效文获演员二等奖。演出团在人民大厦礼堂上演《三滴血》,受到省有关领导和戏剧界好评。
1961年县剧团排演现代戏《社长的女儿》、《第一个浪头》、《黛诺》、《节振国》、《两颗铃》、《杨立贝》、《粮食》、《擦亮眼睛》等;古典戏《追鱼记》、《三打白骨精》、《女巡案》、《火焰驹》等。次年6月停演古典戏,7月起上演现代戏。1965年排演《红灯记》、《杜鹃山》、《白毛女》、《归队》等现代戏。此期演出场次、收入和观众,年平均291场、3.35万元、46万人次,次年新排《雷锋》、《智取威虎山》、《雪岭苍松》等现代戏。演出327场,观众39.91万人次,收入1.72万元。
“文化大革命”中剧目单调,演出革命样板戏和现代戏《沙家滨》、《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凉山烈火》、《铁流战士》、《平原作战》、《磐石湾》、《节振国》等。1968年10月县剧团革命委员会成立,演出受政治运动所左右,忽多忽少,极不稳定。收入总在1~2千元之间。
1974年县剧团创作小戏《套车》参加咸阳地区文艺会演获优秀奖。1976年秋古典戏开禁,排演《逼上梁山》。次年秋县剧团演出了现代戏《八一风暴》、《两颗铃》、《洪湖赤卫队》等现代戏,排演古典戏《十五贯》、《铡美案》、《游龟山》、《三滴血》、《火焰驹》、《游西湖》、《软玉屏》、《屠夫状元》、《桃李梅》、《风雨洞房》、《烙碗计》、《下河东》、《乾坤带》、《黑叮本》、《金沙滩》、《回荆州》、《玉堂春》、《五典坡》、《出棠邑》、《蜜蜂计》、《徐九经升官记》、《葫芦峪》、《八件衣》、《串龙珠》、《访苏州》等,又上演县剧团编剧刘自修(1930~1984)创作的《河神娶妻》,获咸阳地区剧本创作二等奖。
县剧团一度中兴。1972年排演的现代戏《杜鹃山》轰动全县,首演日票售完后,场外观众云集不散,在西安西关剧场演出10多天,后在各厂巡回演出。1977年县剧团排演的古典戏《十五贯》在西安春光、红旗剧场等连续上演两月多130余场,日最高演出4场,观众赞不绝口。1980年剧团分两个演出队,创双队演出最高纪录,1982年11月两队合团。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