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2年(1943)至1970年,周至县办过4种报纸。
《二曲报》 民国32年(1943)四月国民党周至县党部创办《二曲报》,为石印周刊,4开4版,主要登载周至县轶闻和青年文学习作。免费送县党部、县政府及乡镇政府和学校等处传阅。其内容和印刷质量很差。每期印数不足百份,翌年春停办。
《周至报》和新《二曲报》 1956年10月1日,中共周至县委机关报《周至报》创刊。初为8开2版,次年扩为4开4版,4号铅字印刷,全县12个乡共发展通讯员近百人。
《周至报》文章短小,通俗易懂,1版刊新闻,2版刊文艺,文化等内容,以歌颂为主,推动生产,同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甘河乡马家堡村原来牲畜病死很多,社内经营管理混乱,县报及时报道要加强和确保牲畜安全过冬,改进经营管理的消息后。这个村重新制订牲畜饲养制度,开展民主办社的讨论,由3类社进入到1类社。小麦冬旱,报纸刊登八一社冬灌经验,许多社参观学习,推动抗旱保麦,破除当地冬不浇麦的习俗。
报纸最初发行量1000余份,1957年秋达3000余份,在县内外曾有一定影响,次年4月围绕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辟专栏,定期报道,为提倡学习技术,开展发明创造。4月6日2版报道农业技术革新和农具改革,并发表社论,介绍外地经验,帮助群众改革农具;同时批驳忽视技术,空谈政治的观点。后因副主编吴志义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报纸的印刷质量不高和其他原因,发行量大幅度下降。7月1日《周至报》更名《二曲报》,改5日刊为3日刊,内容仍以地方新闻为主,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县委书记张景文常以“宫治长”的笔名为报纸撰稿,并组织报纸发行,报纸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影响扩大,发行量最高时达7300多份,《二曲报》成为县委指导全县工作的重要工具。
1959年1月周至、眉县合并,两县报社也合并,报纸仍名《二曲报》,改为双日出版,因受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宣传中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钢为纲”等左的倾向,某些稿件质量不高,造成了不良影响。
县委对《二曲报》十分重视,书记亲自抓办报,报社主编列席县委常委会议,编辑,记者可以参加县委重要会议,主编可随县委书记参加省委会议。社内设秘书、编辑、记者组,印刷厂等(广播站的宣传业务也由报社负责)。《二曲报》在全县建立通讯报导队伍,来稿用稿量增加,思想内容不断丰富,报纸版面:1版刊时事,2版刊本县要闻,3版开辟文艺专栏,4版报道国际时事。每个版面有责任编辑负责,在宣传中注意报纸的指导作用,几乎每期有社论和重要评论。发行量最高时达1.9万份。主要办报人先后有田振民、刘继祖、罗凤英(女)、赵昆芳、孙继武。1961年1月《二曲报》改为周3刊,年底因国家经济困难,周、眉分县,精减机构,《二曲报》停办。
《新周至报》 1968年10月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主办,为周至县革命委员会机关报,初为赠阅,次年1月1日改为订阅。初8开2版,后为4开4版,每月5期,增期不限。县革命委员会要求生产队、车间、班组、机关单位订《新周至报》。《新周至报》的宣传报道比较枯燥,贫乏,其内容多为转载《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宣传“文化大革命”的方针政策,不受人们欢迎,11月《新周至报》改为县革命委员会编印的内部刊物《周至通讯》。1970年7月《周至通讯》停办。《新周至报》共出版70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