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事件新闻
“蒲案”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蒲城教育界在同盟会领导下,组织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学生运动,遭到知县李体仁的残酷镇压,以后称这次事件为“蒲案”。“蒲案”发生后,同盟会即通过各种关系,到处呼吁,组织师生到各地串连发动,掀起巨大声援怒潮。省城各学堂一致罢课,推选代表,向巡抚衙门请愿;上海、北京及日本东京陕籍学生和在京官吏,也呼吁声援蒲城学生。在上海读书的同盟会员杨叔吉,编写新闻稿在《舆论报》上发表,揭露“蒲案”真相。中外报纸也纷纷发表评论谴责清朝当局。旅日陕籍留学生李元鼎以“大无畏”笔名在《夏声》杂志上发表《蒲事感言》和《陕西学界与蒲令毁学事故》两篇文章,历数蒲城知县李体仁摧残教育,毒害师生等罪状。《夏声》杂志在第九号上还刊出《蒲案贿赂公行报告书》和《陕西藩、学、臬三司会议分别拟结蒲城知县李体仁毁学一案驳议》两文,尽情揭发清朝地方官吏与劣绅勾结,受贿卖法,极力包庇李体仁、原烈的罪行。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迫使清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在《宣统政纪》第四卷上刊载主持朝政的醇亲王“御批”:“着恩寿按照所呈各节,秉公确查,认真究办,据实具奏,毋稍回护。”宣统元年(1909)第一期《陕西官报》上刊登陕西巡抚恩寿处理“蒲案”的奏折。斗争取得胜利。
《苦难的一角一—蒲城》 系民国37年(1948)10月刊于重庆《大公报》的一篇长篇通讯。上海、天津、香港等地的《大公报》和陕西三青团主办的《建国日报》均予转载。这篇报道,是当时任重庆《大公报》发行人兼经理王文彬(笔名问津,蒲城翔村人)回乡时目睹悲惨现状所写的。文中沉痛地写道:“深感过去苦难最长久,目前形势最严重,还要算蒲城。”县级官吏乘机贪污,不断勒索榨取,人民敢怒而不敢言。”揭露了县级行政的腐败和官吏虚报冒领,搜刮民财,压榨、残害百姓的事实,“吁请政府注意这苦难的一角,设法减轻人民的负担。”在当时消息闭塞的蒲城,这件重要的新闻报道,引起非常广泛的影响。
《雷昌恩发家走的哪条路》讨论 这是由《陕西日报》针对本报1951年4月14日一版发表一篇关于雷昌恩种棉花发家致富的报道,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一场群众性大讨论。历时三个多月。雷昌恩是蒲城县苏坊乡姚古村人,县农民代表。1951年3月15日,在蒲城县农民代表会上,介绍了他种棉花的经验和他由于种棉花过上了好日子,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成份也上升成中农。他还拿出一部分粮食,借给贫苦缺粮人家度春荒。县委干部冯庄将这一情况整理成稿件寄往《陕西日报》,报社经修改后刊用。后来各地批判埋头生产,不问政治的倾向,《陕西日报》又以此为典型,于同年9月5日,发表题为《请大家来讨论雷昌恩发家走的哪条路》的社论,指出:“这篇新闻,虽然只有短短两百个字,可是里面有很大的错误。”“在不少农民和干部当中,也有这一类糊涂思想。”“为了教育我们办报的人,同时也为了教育广大农民和干部,”号召大家“来讨论这篇新闻,把错误弄清楚,把思想弄端正,好走上正路,发家建国过好日子。”当天,又以编辑部名义,给各地读报组、农业劳动模范、农民代表、各级干部和记者、通讯员发信,对“怎样讨论?讨论什么?”作了具体安排。先以一个月时间,在农民群众中解决埋头生产,不问政治的倾向;再以两个月时间,在各级干部中讨论,解决忽视政治思想工作和部分区乡干部退伍回家、埋头生产等倾向。展开讨论之后,县委于9月19日召开各方面人士59人参加的座谈会,并派通讯干事协同《陕西日报》记者到雷昌恩所在地姚古村帮助讨论。经过讨论,在报纸上发表了雷昌恩“检讨只顾埋头生产,不顾国家利益的思想”的文章及县、区、乡农协会的检查。11月6日,发表中共蒲城县委《缺乏政治思想领导是许多毛病的根子》的文章,12月24日,报社以编辑部名义发表长篇文章,对这次讨论作了总结,指出:“农民应当走合作互助的道路,才是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土改完成以后,在农民群众中,确实普遍产生了埋头生产、不问政治的思想。雷昌恩的思想,不过是其中一个例子。这种思想,根子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底子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单位,所以农民从来就只看自己一家一户的利益。”随着讨论不断深化,雷昌恩思想成为人们批评不问政治的代名词。此后雷昌恩在一些政治运动中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并株连了家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1980年被选为第九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