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通讯组织
通讯干事、通讯组 1949年5月,中共蒲城县委宣传部设通讯干事1人,受新华社大荔支社领导,负责向省、地报纸和省电台采写稿件,并组织业余通讯员向报刊和电台投稿。60年代,通讯干事增加到2~3人,成立通讯报道组,业务受《陕西日报》社指导,定期培训通讯员,印发宣传提纲,交代报道意图。通讯工作最活跃时期为70年代,报道组有7人,刘福谦、校文彬分别任正副组长,笔名“蒲红浪”,先后写过大量的通讯、新闻和经验材料,发表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上,成为全省先进报道组之一。社会效果较好的如水利方面的通讯《千年旱原开出幸福泉》,在《陕西日报》发表后,前来贾曲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
新华通讯社蒲城支社 成立于1959年三县合并期间。1961年分县后即行撤销。蒲城支社由县委直接领导,受新华社陕西分社和《陕西日报》社管理(分社管理新闻业务,报社负责财务开支)。中心任务是,随时向分社和《陕西日报》提供内部参考资料,反映情况,撰写新闻稿件。当时蒲城支社由刘民生任社长,董光祖任记者。在一年多时间里,写了不少内参和新闻,其中发表在《陕西日报》头条的有10多篇。原保南公社山西大队的定额管理搞得较好,经支社采写,分社编发,《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载。
业余通讯员、通讯组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为了使党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各机关、学校、街道、农村组织业余通讯员,建立板报通讯组,采用黑板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国际国内重要新闻和本村、本单位新人新事,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全县黑板报1949年206块,1950年555块,1956年1944块,1961年2188块,1964年3500块。县报、县广播站建立后,即以编写黑板报人员为基础,发展业余通讯员,建立业余通讯组,经常召开通讯员会,进行培训,交流采访经验。《陕西日报》社、省电台也定期将报道思想通过多种途径告诉通讯员;通讯员经常主动提供新闻线索,采访本地区新闻,进行投稿。
1960年以来,县广播站发展通讯员,一般由基层单位推荐,个人填写通讯员登记表,县站批准。1960~1965年,通讯员为32~45人,1970年为135人,1980年为280人,1990年250人。从1981年起,县广播站还聘请一批特约通讯员作为通讯骨干队伍,已由50余人发展到100余人,由广播站和县委宣传部联合颁发《特约通讯员证》。
第二节 通讯报道
建立通讯组织以后,为了指导通讯员有计划地写稿,通讯组织定期向通讯员下发报道要点。县广播站每季印发一次报道提要,遇重大政治活动、重要农事季节则随时发报道提示。同时,不定期召开通讯员会议,交流采访、写稿经验,传授采写知识,提高通讯员的政治、业务素质。1971年以后,县委宣传部与县广播站一般每年开一次通讯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促进全县通讯报道工作。通讯员投稿数量逐年上升,1960年,投稿289件,采用271件;1970年投稿1400件,采用1382件;1980年投稿1700件,采用1600件;1983年投稿最多,达到6354件,采用5377件,其中省台和报刊采用150件;近几年投稿均在5000件左右,平均采用3300件,其中省、地电台、报刊采用180件。1990年,蒲城县通讯组获得省、地宣传和新闻改革先进集体称号。
在新闻改革中,1981年以来,陕西广播系统和主要报刊开展评选优秀新闻节目和优秀稿件活动,蒲城专业新闻工作者和业余通讯员积极参加,每年均有地区级二等奖以上的获得者。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获地区一等奖1件;1982年获地区一等、二等奖各1件,省三等奖1件;1983年获地区、省二等奖各1件;1984年获地区一等、二等奖各3件,省鼓励奖1件;1985年获地区一等奖3件,二等奖2件,中国农民报和省新闻学会一等奖1件;1986年获地区一等、三等奖各1件;1987年获地区一等奖3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1件,省一等奖1件,全国第六届广播节目三等奖1件;1988年获地区一等奖3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4件;1989年获地区一等奖5件,二等奖1件,节目创新奖1件,优秀稿件奖2件,全国和省三等奖各1件;1990年获地区一等奖3件,三等奖1件。1987年10月,县广播站记者王伯平的录音专访《蒲城焰火轰动巴黎》获得地、省一等奖和全国第六届广播节目三等奖。1992年,县广播站的对农村节目获全国广播节目三等奖。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