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明以前,无考。明清时期,民间有文艺团体而无公办文化机构。民国时期,文化由教育局(科)兼管。
建国初,文化业务归文教科,设1名科员专管,各区设文教助理1人,专管区、乡的文化艺术和教育。1958年以后,科改为局,文化业务归文教局,由1名副局长和1名干事主管,各公社(乡)设文教专干1人,管理公社(乡)的文化艺术和教育。其下属事业单位:
文化馆 1949年2月,县民众教育馆经过改造,更名为澄城县文化馆,变成了为人民服务的文化事业单位。馆址设民众教育馆原址(今工会俱乐部),设馆长1人,干事3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其主要活动是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辅导群众打腰鼓、扭秧歌、唱革命戏,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1953年到1957年,文化馆通过展览、讲演、黑板报、广播和文艺演唱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阶级斗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1958年到1961年,文化馆积极配合兴修水利和技术革新,开展宣传活动,并以新民歌为主体辅导群众文艺创作。与此同时,增设图书阅览室。工作人员由3人增至7人。1963年,馆址迁北关大操场内。“文化大革命”中,历史悠久,丰富多采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被诬为封、资、修,遭受禁锢。群众文化艺术园地,百花凋零。1967年,文化馆与广播站、电影站、剧团合并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配合“文革”.搞政治宣传。1970年,“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撤销,文化馆恢复。1977年以后,文化馆由复苏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人员增加到14人,分图书阅览、美术摄影、文学和戏剧创作、群众文化辅导4个组,既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又担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搜集整理研究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任务。文化馆成为当地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和研究中心。1982年9月,文化馆增设文物管理所,调查、征集和保护当地文物。1985年3月图书阅览由文化馆分出,成立了县图书馆。同年9月,文化馆迁到东大街精进寺塔下(物资局旧址),占地9亩,建房1276平方米,为进一步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1981年至1983年,全县18个乡(镇)都先后建立了文化站,每个站都配备4名以上工作人员,有9名文化站长被招聘为合同制干部。同时,投资200万元,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200多亩的18个文化大院。院内普遍设有剧场、球场、图书阅览室、游艺室等。1984年底,乡(镇)文化站已形成文、卫、科、教、体为中心内容的五位一体的文化大院。1987年底,全县261个行政村,有121个建立了村文化室。室内备有各种科技报刊,科技、文艺图书和游艺室,成为群众文化娱乐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场所。与此同时,文化专业户已发展到50多个,大都是离退休老干部自筹自办。
新华书店 1949年2月建立。店址初设县城西门内府前街,只有两间门面,先是县人民政府拨小麦90石,从洛川购回《论解放区战场》、《为人民服务》、《新民主主义论》等马列毛泽东著作,群众争相购买,短期内销售一空。接着,又从山西运城和省新华书店购进一大批政治与科技图书。1953年5月,第一次发行《毛泽东选集》,书店门前鞭炮雷鸣,盛况空前。此后,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大量发行马列主义书籍和文化科技读物。1954年店址迁到西大街(现百货大楼西侧),营业室扩大为4间门面。1978年,店址又迁到东大街1号,营业室扩建为面积769平方米的两层楼房,编制22人,分政治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工农业体制改革、国画年画和少儿读物7个专业柜台,下属寺前、冯原、矿区3个门市部。
图书馆 1985年3月成立,1987年5月1日正式开业,设馆长1人,馆员3人。1986年,图书馆与文化馆联合投资14万元,修建1座3层932平方米的仿古办公楼。馆藏图书共2万册,价值6.31万元。
电影发行公司 随着电影放映事业的发展,1964年,成立电影管理站。1980年10月,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公司,管理电影放映和影片发行。
剧团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尧头箱主李谋流排了一班娃娃戏,由孙林魁领班,名曰林盛班。这是有据可查的澄城最早的专业戏班,享有盛名的学生是季元、福至、锁子、冬至(人称“四大名旦”)。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县城东关白先生(名字已无从考查)排了一班戏,著名演员有侯保生、王谋儿、迷三县等。同年,饶家坡的王昌会排了一班戏,著名演员有麦儿等。
民国15年(1926),地方军阀段懋功驻澄,在西门外西湖旁排了一班戏,名曰大鹏社,领班是海娃子。著名演员有王田心、张建朝、宝生儿、猛开花、六月仙等。
民国21年(1932),以张绍安为首的澄城绅士和教育界人士集股组建了化俗社,党亮晴任社长。著名演员有朱润民、雷鸣中、雷养民、韦辅国、呼智民、郭正华等。
民国29年(1940),化俗社改为建国社,社长是韦超、杨印堂。
民国30年(1941)以后,周化行等人又成立了三民剧社,演员是乱搭班,这是建国前澄城最后一个剧团。
建国后,1951年7月,澄城县委宣传部、县文教科,组织流散艺人和中小学学生,成立业余宣传队,配合政治运动,巡回演出。1954年4月,成立工农剧团,团长是张蔚贵。同年9月,招收18名学生,随团培训。1956年,剧团扩编,从西安、渭南调来了白珍奇、梁建华、韩成民、田艺胜、郭宝秦、胡品叶、党美珍等演员,工农剧团改名为人民剧团。与此同时,广大农村,普遍成立业余剧团,自编自演,歌颂党的领导和翻身解放的幸福。
1958年4月,县文化馆组织流散艺人叶金祥、白永吉、刘正祥、关新计、孙福定、赵永楼等,成立了自负盈亏的皮影戏班。叶金祥任团长,白永吉任副团长。1965年5月解散。
1958年人民剧团招收了张进学、陈乐山、马冰侠、李金莲等20余名学生,设立训练班,边排练,边演出。
1959年元月,澄、蒲、白3县合并,澄城县人民剧团更名为蒲城县秦腔三团。白良善任团长。
1961年分县后,渭南地区戏管会成立,澄城县剧团与潼关县剧团合并,改名为渭南地区秦腔五团。团长是于树人、彭艺中。
1961年9月,恢复澄城县建制,澄城县人民剧团恢复。
1971年,澄城县人民剧团更名为澄城县文工团,招收了杨桐花等50名学员,集中培训一个月后,随团边演出边培训。
1976年,县文工团招收严德安等16名演员,随团培训。到1987年,澄城县秦腔剧团,共有演职员80余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