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文化馆
民国十九年(1930),县教育局设民众图书馆,不久定名为民众教育馆。设教导、生计、艺术3组,除进行扫盲工作外,也开展过一些文化活动,如出壁报、办画展及歌咏比赛、图书阅览等。但由于当政者的漠视,故很不景气,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人员减至2人,次年只剩工友1人。
解放后,中共华县县委接收了民众教育馆,并于1949年6月成立了华县人民文化馆,同年10月更名为华县文化馆,改属县人民政府文教科管理,有工作人员5人,负责全县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辅导,运用文化手段,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开展图书阅览和文物管理工作。1981年和1984年,县图书馆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分别成立后,这两项工作从县文化馆业务中分出。1989年,县文化馆有工作人员11人,配备有专职文学、戏剧、美术、音乐、摄影、舞蹈干部。
县文化馆成立后,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和群众文化工作,组织群众性的业余戏剧演出、文艺创作,并发掘、组织、研究、交流各种民间艺术。至1989年,共出宣传橱窗200多期,举办美术、音乐、摄影、书法、文学创作等各种培训班100多次,文艺骨干遍布城乡。举办书法、绘画、民间美术、面花、民俗展览80多期。1989年8月,“华州地方民俗风情”和“华县农民书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览,县文化馆参与了筹办和组织工作。华州地方民俗风情展览有民间服饰、刺绣、雕刻、剪纸、礼馍等展品1100多件,照片120余幅,反映了古代文化和习俗经数千年世代继承,在华县相沿至今的情况。华县农民书法展览有书法作品65幅,展现了古老的书法艺术在华县农民手中现示的时代新姿。这两个展览在首都反映强烈,李先念、习仲勋、刘澜涛等中央和国家领导,许多专家学者及首都群众5万多人次参观,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1982年起,县文化馆组织对民间文学进行搜集、普查、整理工作。至1987年,《华县民间故事集成》、《华县民间歌谣集成》、《华县民间谚语集成》脱稿,次年印刷出书。1987年,还编印了《华县民俗述略》、《渭华起义歌谣选》两书。
县文化馆派出工作人员,对颇具地方色彩的渭华秧歌小戏和蹦鼓子进行了发掘、整理,使濒于灭绝的民间艺术得以重放异彩。对皮影、迷胡、秦腔等戏剧活动,进行了大量组织、辅导工作。
第二节 乡镇文化站
1980年8月赤水公社为了活跃本地区农村文化生活,建立了文化站,其它社镇纷纷效法,至1982年,华县在全省第一个实现了所有社镇建有文化站。各文化站初建时,只是单纯搞文化娱乐活动。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心理需求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而文化站工作的陈旧方法和单调内容已不适应农村改革的需要。1985年以后,各乡镇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需要,以文化站为基础,办起了集科普、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为一体的文化大院,开展了以文化娱乐为基本形式,以科技普及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基本任务的大文化(华县干部群众称这种“五位一体”为“大文化”)活动。县乡两级都先后建立了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19个乡镇配备了专职文化干部20名,负责开展大文化工作,并采取县乡财政拨款、企业集资、群众赞助的办法,筹措设施建设资金。至1987年,19个文化站都建成了文化大院,占地总面积144.4亩,房屋512间,普遍建立了室内外影剧场和体育游艺场及科普协会、体育协会、电影电视放映队、文艺演出队、电视录像放映室、图书阅览室、科普讲座室、广播宣传室、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室和一些板报专栏等。各文化站在大文化工作中,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方针政策宣传、科技知识培训、致富信息传递、卫生防疫指导、文化娱乐活动等等。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团体积极配合,使大文化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吸引了广大群众。仅1987年,各乡镇文化站就举办基层干部培训班140多期,轮训干部4200多次;举办科普讲座310多场次,听众6.7万多人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274期,为农村培养各类技术人才1.9万多人;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活动511场次。
大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改变了农村社会风气,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受到省内外各级领导及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和赞扬。自1985年以来,《红旗》杂志总编苏星、国家文化部部长助理高运甲、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陕西省文化厅厅长霍绍亮以及中共渭南地委、行署的领导和海内外30多名专家学者先后考察了华县的大文化活动,给予充分肯定。1986年12月渭南地委和行署,召开了渭南地区华县大文化活动现场会;1987年12月,省文化厅在华县召开了陕西省农村文化工作会议,总结推广了华县的大文化活动的做法和经验。1985年和1986年华县先后被渭南地区评为“群众文化先进县”及“大文化活动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