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文化馆
县文化馆前身为县民众教育馆。1949年3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民众教育馆,更名为陕甘宁边区合阳县人民教育馆。1950年9月更名为合阳县立人民文化馆。1955年更名为合阳县文化馆。1958年,韩、合并县后更名为韩城县第二文化馆,1961年分县后复名合阳县文化馆。此间,主要是发掘民间传统艺术。1963年至1973年,以开展新故事编讲活动著称于省内外。1980年,县文化馆编制干部16人,设文学戏剧组、音乐美术摄影组、文物图书组、后勤行政组,负责开展各种群众性业余文化艺术活动,搜集、整理、研究民间艺术,进行文艺创作。1986年6月,中国新故事学会授予县文化馆“开展新故事活动先进集体”。1989年5月,县文化馆分为文化馆(编制8人)、图书馆(编制3人)、博物馆(编制5人)。
二、文化站
1959年韩、合并县期间,于每个大公社设文化站1~2个,至1964年撤销。
1980年建乡(镇)文化站6处,1981年建成4处,至1982年底21个乡(镇)文化站全部建成。1984年,各乡(镇)相继建起文化大院。各文化站(大院)依各自实情设办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农技业余学校、书店、文化用品服务部、科技咨询处、影剧院(场)、电视录像放映室、体育活动场、旱冰场、油印小报等。同年11月,渭南地区在合阳召开全区文化站建设现场会,表彰合阳重视群众文化工作。随后,省文化厅又召开全省现场会,推广合阳的经验。甘井乡文化站办起文化服务一条街,站长张天佑于1990年11月获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三、文化室
本县村文化室的前身为村俱乐部。1956年,小伏六村试办本县第一个农村俱乐部。至1958年,共建村俱乐部220处,各设主任一人,负责开展村级文化娱乐活动和政策法令宣传等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全部停办。1980年组建村文化室,到1990年全县共建305处,一般内设游艺室、图书室、农技校、移风易俗组、板报组、业余演唱组和电视室,少数还有业余剧团。甘井乡赵庄村,路井镇范家洼村,王村镇运庄村,马家庄乡南洼村和保宁村均建成小规模的文化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