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专业戏班和剧团
清代以前,本县无专业戏班。民国18年(1929)后,始兴办专业戏班。建国后,集体性质的县办专业剧团先后成立。
一、民国时期的专业戏班
民生社 民国18年合阳大饥,县救济院负责人赵拯悬在城隍庙粥厂(俗称“舍饭场”)招收孤儿,创办民生学社。经年余,能演出本戏、折戏10多出。既出乡承演,又在县城设园卖戏。著名演员有王乾森(又名王俊民,扮旦角)、雷三保(武生)。民国20年(1931)底,艺人星散。
三民社 路井镇卓里村许弓子在民生社班解散后,即召集名艺人王乾森、侯保生、林跛子、王麦儿、罗四奎、王赖赖、双合儿、纪元儿、雷长太、栗子红和福志儿等人,成立“三民社”,在合阳及邻近各县演出同州梆子(东路秦腔)传统本戏,红极一时。民国25年(1936)散班。
新民剧社 本县小伏六村行海亭于民国19年(1930)创办,巡回演出于豫陕各地。数年后,因局势变化而散班。
怒吼剧社和华云剧团 抗日战争爆发后,县民教馆长党梦笔聘请名艺人王赖赖、马明登、杨梦星等,招收学员,成立“铁血宣传队”,后改为“怒吼剧社”。师生身着草绿色土布制服,佩带“怒吼社”的胸章和雄狮图案臂章,实行军事化管理。演出《出征》、《从军行》、《民族英雄》、《大义灭亲》、《平原之役》、《湘北大捷》、《血战永济》等10多出新编秦腔剧,宣传抗日救国,深得民众支持。民国32年(1943)县长马绍中为纪念明代县丞叶华云,改“怒吼社”为“县立华云剧团”。国民党四十二师少将旅长行海亭捐赠箱衣,聘马静轩任副团长,请西安名艺人施学易、高正保任导演,招收学生三班,后新秀辈出,其佼佼者有杨开元、蔺遵仁、赵三敏、王尚智、李崇廉、吴尚华、党守仁、姚明忠、鲁国仁。不到10年,演剧近百出。1944年秋,5名主要演员投入韩城某军剧团。此后,该社元气大伤,勉强维持到解放前夕。
怒吼社和华云剧团先后借住文庙、县民众教育馆、东街里长所和泰山庙。
二、建国后的剧团
(一)县属提线木偶剧团
合阳县晨光线剧社 1952年元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李长明、李贤喜私人班社,成立集体性质的“合阳县晨光线剧社”,魏天才任团长。在县城北街火神庙旧址平整地基,盖大房3间、厦房5间、灶房2间,作为社址。社员9人,魏天才、王孝前、肖绪法说戏,王化南、王成娃搭戏,王忠绪、王棣娃、党来娃、王东提线。王孝前(孟庄乡紫光村人)以演《和氏璧》、《周仁回府》最为拿手,1953年赴西安、北京演出。1955年,省上拨款3000元添置箱衣,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木偶戏、皮影戏观摩演出大会”。1956年王化南(黑池镇北黑池村人)获全省演出一等奖。1958年韩、合并县后,改为韩城县戏曲剧院三团,开始排演现代戏。分县后,改名为“合阳戏曲剧院线偶团”,演出《箭杆河边》、《朝阳沟》、《一罐银元》、《红松店》等现代戏。1963年,线偶团被集体下放,人员户口迁至农村,成为亦艺亦农戏班。
合阳县高线(亦名多线)木偶剧团 1963年,省文化局和省剧协将“陕西省木偶傀儡艺术剧团”精简下放,6名演员和《水漫金山》、《补大缸》、《庆丰收》三个剧目移交合阳。同时,合阳从本县秦腔团和线偶团抽调部分演员,组成高线木偶团,蔺甲民任团长。高线木偶的提线多(达40多根)而长(3尺左右),提线艺人站在高台上表演,有的偶人需三、五人配合操纵。该团结合合阳线偶音乐唱腔和高线木偶表演技巧,排演《白蛇传》、《三世仇》等剧目,使观众大开眼界。后因外地演员久假不归,表演无法维继,于1965年3月解散。
合阳县红线剧团 1965年3月,高线木偶剧团部分演员与下放农村的线偶团戏班合并成立“合阳县红线剧团”。至1970年,终因“木偶不能演样板戏”的“高、大、全”英雄形象而被解散。
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 1973年,聘回老艺人,招收新学员,成立集体性质的“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除提线木偶外,增加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并改进木偶头、手、脚造型,更显丰满逼真;增配照明设备和幻灯、实物布景;采用高台表演。先后排导剧目10多出。1985年春,省电视台选拍《辕门斩子》剧中“讲情”片断。1988年又招收新生10余人。
(二)县属“大戏”剧团
合阳县新生剧团 1952年6月,由坊镇田茂杰发起,经县政府批准成立,属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专业秦腔剧团,归县文教科领导。并根据中央“改制、改人、改戏”的方针,县政府派工作组协助剧团进行戏改工作。改旧戏班的封建把头制,为团委会集体领导下的团长负责制;在演职人员中建立政治、文化学习制度,禁除吸食鸦片、赌博等恶习;清审剧目,停演鬼戏、坏戏,整理传统剧,创作现代剧和新编历史剧。1954年至1955年间,全部演职员工自愿从收入分配中提取资金万余元添置箱衣,在县城北街晨光线剧社址基础上,建房10多间作团址。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二次戏曲观摩会演,朱润民主演《看女》获陕西省演员二等奖。
1957年,侯振华、李新庆、赵三敏等人尝试将线胡戏搬上大舞台,由演员取代偶人,首次演出线胡腔折子戏《金凤钗》,轰动一时,称为“合剧”。
1958年韩、合并县,新生剧团改名为“韩城县戏曲剧院一团”。1959年10月,赴省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会演,演出线胡腔传统戏《白汗衫》,《陕西日报》先后发表杜鹏程、袁光、周军、陈功韩合写的《舞台上百花争艳——谈民间剧种搬上舞台》和王征、李晓白的《枯木逢春歃欣向荣——杂谈搬上舞台的线胡腔》。同年12月,招收学生80名,成立“线腔艺术训练班”(简称“艺训班”),李新庆任班主任。1960年冬天,“艺训班”实习演出《借水》等剧目。1961年元月,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来合阳视察,观看“艺训班”演出的《岳母训子》和《隔门贤》等折子戏后,给“韩城戏曲剧院”题词留念。同年3月,韩、合分县,“艺训班”改名为“线训班”,班址设县城北门外泰山庙,归合阳县戏曲剧院所属。
4“渭南专区线腔剧团”和“抗大文工团” 1963年5月,“线训班”和“新生剧团”合并,成立“渭南专区线腔剧团”,长驻合阳,归渭南专区戏剧管理委员会领导。1966年11月,该团归县参加“文化大革命”,改名为“抗大文工团”。
合阳县剧团 1973年,抗大文工团改名为“合阳县剧团”。同年10月,招收新生40名;12月,按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决定,解散原团,组成新的合阳县剧团。1978年8月,创作《考卷》一剧参加“渭南地区戏剧调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后改名为《把关》播出。1981年初,青年演员张仙娃(女)获陕西省演员一等奖。
合阳县秦腔剧团 1984年,合阳县剧团因电视、电影和外地歌舞团的冲击而演出停顿,经济陷入困境。当年年底,实行团长承包,演职人员由团长招聘(包括外地部分演员),更名为合阳县秦腔剧团。县财政每年补贴3.5万元,勉强维持。1988年撤散,人员另行分配。
合阳县戏剧学校 1984年8月,组建“合阳县戏剧学校”,招收新生50名,聘咸阳刘启才为武功教练,借县农业银行驻甘井火车站营业所为校址。同年12月21日开学,学制三年,开设戏曲艺术课和文化课。1988年10月结业。
合阳县新蕾剧团 合阳戏校学生结业后,1988年11月成立合阳县新蕾剧团,团址设县城北街。至1990年,共演出大型传统剧11本,线胡腔现代剧2本,各种折子戏24出。1990年11月,应邀赴西安演出大型秦腔古装剧《三关疑案》和折子戏《走南阳》,由陕西电视台拍摄舞台艺术录像播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