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是跳戏、提线木偶戏的发祥地。流入本县的戏剧10余种,其中同州梆子(老秦腔)、西安秦腔和眉户戏流布本县各地,碗碗腔流布本县沿黄河各村,洛阳曲子和河南梆子流布马家庄乡,蒲州梆子流布东王乡,花鼓戏一度流布河川地区。明末,本县著名同州梆子演员吕子谦,曾随李自成起义军进北京演唱。清末,坊镇“田家班”艺人雷三瑞(防虏寨人),曾为慈禧太后演过戏。建国后,本县跳戏被戏剧专家称为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的“活化石”,提线木偶戏几次进京演出获奖。
第一节 跳戏
跳戏,俗称“跳调”、“调戏”,属流行于本县沿黄河一带的“社戏”,是陕西省仅存的一种原始民间古老剧种。据传,元文宗天历年间(1328~1330)发生农民起义,跳戏因多系武功动作,且台上台下全用真刀实枪而被官府硬性禁止。至明成化年间(1465~1487),某知县在征集民间文艺中,举废续演。然跳戏因久禁而遗失原调和面具,只以动作演示,即所谓“河西哑调之重兴”。后经数代跳演,原脸谱渐复。清乾隆年间,本县莘里村贡生许莲塘(秉简)兄弟,曾与农民同台演跳。道光、咸丰年间,沿河各村跳戏社班多达30多个。清末至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社班自散,跳戏日渐减少,仅个别村庄尚能凑合演出。
1949年春,县上举办军民联欢大会,行家庄村演出停演多年的跳戏《火焰山》,深受军民欢迎。1957年春,行家庄村跳戏参加陕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收红孩》,获集体一等奖。艺人党炎林、党云龙获个人表演二等奖,党让之因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有功而获省政府奖。1964年,陕西省剧目工作室曾在行家庄、夏阳等沿黄河村庄考察收集跳戏资料。“文化大革命”中,视跳戏为“四旧”而禁演。1979年春节恢复演出。1984年春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和陕西电视台来合阳拍摄行家庄演出的《打瓜园》、《战盘河》和莘里村演出的《鸾凤桥》。1987年春节,《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陕西省编辑部又在行家庄录制跳戏表演资料片。至1990年,本县能演出跳戏的仅有行家庄和莘里村两家。
渊源 据专家考究,跳戏渊源有四:一是古代民族蹈歌之遗形;二是古代民间傩舞(戏)的演变;三是唐、宋宫廷队舞的演化;四是金、元锣鼓杂剧的遗响。故被称为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的“活化石”。
排导 跳戏排导的组织者称“计谋”,助手称“计谋腿子”,导演称“跳母子”。于冬闲集爱好者,祖孙、父子相教,持真刀实枪教练单兵实战动作,寓练武、护村、娱乐于一体。排导期间的剧本、招式、面具等,村社间相互保密。
演出 跳戏演出分“广场跳”(也叫哑巴跳)与“上台跳”(又名“开口跳”)。“广场跳”又叫“地故事”,参加者数十或上百人,舞型颇似扭秧歌。每年正月初六到十二日,各社进行“广场跳”,正月十四至十六日则举行“上台跳”。“上台跳”的台词多为七言四句,用“说”或“吟”演唱,以锣鼓、唢呐等伴奏,古朴豪犷。每次开演前,先用大锣、大鼓、大铙“打旦子”,召集观众。开跳时,由“春官”即兴自编自演,然后是“打台子”,即武打戏。本戏开演后,凡武角登场必先“上势”。每一“势”要踩够四角五十六个鼓点,再坐帐或升堂。文角上场要“踩场”,也叫“踩四角”,即依角色性格和剧情,绕场抬臂踢腿,招式大同小异。清代艺人全用真刀真枪为道具,民国时改为舞台道具,但仍沿用古老的“杀战”形式,使“上势”、“踩场”和“跑场”形成一套固定程式。
剧本 1964年,陕西省剧目工作室考察、收集跳戏剧本80多本。它的剧目以三国、列国、封神、西游、杨家将、精忠武穆等武戏居多。如《烽火台》、《出祁山》、《双报捷》、《孟良盗骨》等剧都是别的剧种中少有的,《乐毅伐齐》、《齐国乱》、《庆顶珠》等剧也同其它剧种不一样,亦有反映男女爱情的斯文戏如《意如缘》、《风筝误》、《胭脂判》等剧。今行家庄村尚能表演《昊天塔》、《收渔税》、《战盘河》、《燕青卖线》等剧。
音乐 跳戏音乐古朴简单。鼓法(即牌子)分文武两类,文以小鼓、小钗、小锣及唢呐伴奏,多用于文角、旦角上场;武则打击乐全用,唢呐一般不用,多用于将帅上场、杀戢。打击乐牌子有《开场锣鼓》、《间奏锣鼓》、《文鼓》、《上势鼓》、《武鼓》、《墩鼓》、《更鼓》和《朝王鼓》。吹奏乐器只唢呐一种,主要曲牌有《扑灯蛾》、《老虎磨牙》等24首,但自民国以来只会奏4首。建国后,省剧目工作室主任李静慈(行家庄人),于1963年正月带领专家孙宪德对手抄本《跳戏工尺谱》进行破译、试奏和校对,形成《跳戏锣鼓点》和《跳戏音乐及其它》初稿,后因“文化大革命”而搁置。1986年,县文化局收集整理《跳戏音乐集成》时,再次请孙宪德修订其原稿。经此,现流行的跳戏音乐有《六十年代调戏音乐》、《八十年代调戏音乐》和《跳戏工尺谱翻译》音乐。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