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广播 建国初,县委始设收音站。1956年7月筹建县广播站,编制人员5人,12月5日正式播音。1973年安装了自动开关机、自动调压装置,实现了控制自动化。 县广播站成立初期,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为主。70年代后,在搞好转播的基础上,增设了自办节目,如本县新闻、专题节目、文艺、天气预报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办节目趋于规范化、科学化,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显著增强。播出时间也由过去每天4小时增加到7小时,播音次数由过去的日二次增加到日三次。宣传内容也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主要内容,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更好地发挥了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 广播讯号的传输,1956年至1965年是利用电话线路进行的。为了避免互相干扰,1966年县财政拨款1.2万元,架设了县城至庄里、县城至刘集两条专线35公里;1969年至1970年,又拨款2.6万元,架设了县城至美原、美原至老庙、美原至薛镇专线36公里。1973年根据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的建立农村广播通讯网的方针,县广播站自建了水泥杆厂,先后生产水泥杆4925根,并从1957~1979年间,架通了县至各社(镇)的广播专线,全长273公里,累计投资7.20万元。 为了提高 广播收听效果 ,1958 年庄里 、刘 集、流 曲区由县财政拨款设立了广播放大站。1964年洪水公社自 筹资金办起了第一个公社广播放大站。1965年至 1969年,雷古坊、薛镇、觅子、齐村、留古等公社 广播放大站相继建立。1970年在“载波化 ”会战中,其 余公社广播放 大站一轰而起,但质量较差 。 富平县广播站机房设备(控制、电源)情况表
┏━━━┳━━━┳━━━━━━━┳━━━━━━━━━┳━━━━┳━━━━━━━━━━━━┳━━━┓
┃ ┃分类 ┃ 名称 ┃ 型号 ┃数量 ┃ 用途 ┃说明 ┃
┣━━━╋━━━╋━━━━━━━╋━━━━━━━━━╋━━━━╋━━━━━━━━━━━━╋━━━┫
┃ ┃ ┃ 话筒 ┃ C01—2 ┃ 5 ┃ 播音、录音 ┃ ┃
┃ ┃ ┣━━━━━━━╋━━━━━━━━━╋━━━━╋━━━━━━━━━━━━╋━━━┫
┃ ┃扩 ┃ 电唱机 ┃ 206 ┃ 4 ┃ 放唱片 ┃ ┃
┃ ┃ ┣━━━━━━━╋━━━━━━━━━╋━━━━╋━━━━━━━━━━━━╋━━━┫
┃ ┃音 ┃ ┃ ┃ ┃ ┃ ┃
┃ ┃设 ┃ 前级 ┃ 通用 ┃ 2 ┃ 控制播出、制作节目 ┃ ┃
┃ ┃ ┣━━━━━━━╋━━━━━━━━━╋━━━━╋━━━━━━━━━━━━╋━━━┫
┃控 ┃备 ┃ ┃ ┃ ┃ ┃ ┃
┃制 ┃ ┃ 扩大机 ┃西广T500W ┃ 2 ┃ 城镇广播、乡镇信号 ┃ ┃
┃ ┣━━━╋━━━━━━━╋━━━━━━━━━╋━━━━╋━━━━━━━━━━━━╋━━━┫
┃系 ┃ ┃ ┃ ┃ ┃ ┃ ┃
┃统 ┃ ┃ ┃ ┃ ┃ ┃ ┃
┃ ┃ ┃ 录音机 ┃ 602 ┃ 2 ┃ 录、放音 ┃ ┃
┃( ┃ ┣━━━━━━━╋━━━━━━━━━╋━━━━╋━━━━━━━━━━━━╋━━━┫
┃两 ┃录 ┃ 录音机 ┃ 601 ┃ 6 ┃ 录、放音 ┃ ┃
┃ ┃ ┣━━━━━━━╋━━━━━━━━━╋━━━━╋━━━━━━━━━━━━╋━━━┫
┃台 ┃音 ┃ ┃ ┃ ┃ ┃ ┃
┃控 ┃设 ┃ 录音机 ┃ 777 ┃ 1 ┃ 录、放音 ┃ ┃
┃ ┃ ┣━━━━━━━╋━━━━━━━━━╋━━━━╋━━━━━━━━━━━━╋━━━┫
┃制 ┃备 ┃ ┃ ┃ ┃ ┃ ┃
┃台 ┃ ┃ ┃ ┃ ┃ ┃ ┃
┃) ┃ ┃ 录音机 ┃ 575 ┃ 1 ┃ 录、放音 ┃ ┃
┃ ┣━━━╋━━━━━━━╋━━━━━━━━━╋━━━━╋━━━━━━━━━━━━╋━━━┫
┃ ┃转 ┃ 收讯机 ┃ S—430 ┃ 1 ┃ 收转电台节目 ┃ ┃
┃ ┃播 ┃ ┃ ┃ ┃ ┃ ┃
┃ ┃ ┣━━━━━━━╋━━━━━━━━━╋━━━━╋━━━━━━━━━━━━╋━━━┫
┃ ┃设 ┃ ┃ ┃ ┃ ┃ ┃
┃ ┃备 ┃ 收音机 ┃ 远程 ┃ 1 ┃ 收转电台节目 ┃ ┃
┣━━━╋━━━╋━━━━━━━╋━━━━━━━━━╋━━━━╋━━━━━━━━━━━━╋━━━┫
┃ ┃发 ┃ 柴油机 ┃ 195 ┃ 1 ┃ 备用电源 ┃ ┃
┃ ┃ ┣━━━━━━━╋━━━━━━━━━╋━━━━╋━━━━━━━━━━━━╋━━━┫
┃ ┃电 ┃ ┃ ┃ ┃ ┃ ┃
┃ ┃ ┃ 发电机 ┃ 10KVA ┃ 1 ┃ 备用电源 ┃ ┃
┃ ┃ ┃ ┃ ┃ ┃ ┃ ┃
┃ ┣━━━╋━━━━━━━╋━━━━━━━━━╋━━━━╋━━━━━━━━━━━━╋━━━┫
┃电 ┃稳 ┃ ┃ ┃ ┃ ┃ ┃
┃源 ┃压 ┃ ┃ ┃ ┃ ┃ ┃
┃系 ┃系 ┃ 稳压器 ┃ 3KVA ┃ 1 ┃ 稳压 ┃ ┃
┃统 ┃统 ┃ ┃ ┃ ┃ ┃ ┃
┃ ┣━━━╋━━━━━━━╋━━━━━━━━━╋━━━━╋━━━━━━━━━━━━╋━━━┫
┃ ┃配 ┃ ┃ ┃ ┃ ┃ ┃
┃ ┃电 ┃ 配电柜 ┃ 自装 ┃ 1 ┃ 配电 ┃ ┃
┃ ┃系 ┃ ┃ ┃ ┃ ┃ ┃
┃ ┃统 ┃ ┃ ┃ ┃ ┃ ┃
┗━━━┻━━━┻━━━━━━━┻━━━━━━━━━┻━━━━┻━━━━━━━━━━━━┻━━━┛
公社以下的广播线原来利用 1958年通往各大队的电话线,1973年也开始架设广播专线。为此,王寮公社放大站最先办 起制杆厂,1976年实现了广播线路水泥杆化。 1974年,县广播站水泥杆厂为部分公社供水泥杆1156根;1979年流曲、齐村、白庙等6个公社放大站也先后 自制水泥杆2127根,用于广播专线架设。至1985年 ,全县共架设乡镇以下广播专线2342公里,构成了 以县通乡镇的线路为“骨架”,以乡 镇通村社的线路为 “脉络”的农村广播网 。1980年10月,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成立后,依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部署了广播网路正规化建设工作,并建立网路技术档 案和网路维护管理制度。1983年,王寮乡广播全部达到丙级标准。1984年张桥镇又全部入级,省广播电视厅组织各地、市广播电视局负责人到张桥进行了参观。到1989年底 ,全县32个乡镇中设放大站30个,计有1250瓦扩大机3部,500~600瓦扩大机28部,250瓦扩大机1部 ,并且全部装上了调压设备。333个村有270个通广播, 占81%。2015个村民小组, 1578个通广播,占60%;12万农户中有8万喇叭进户,占60%。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