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大荔县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大荔县民间艺术概况(1)

2012-7-7 18:06:59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一、社火
    社火是本县一种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遍布全县,多于元宵节前后或重大喜庆节日举行。盛行于明、清,迄今不衰。参与者广泛,男女老幼皆有用场,丰姿多彩,载歌载舞。一村耍社火,方圆村庄,竞相观看。
    耍闹时,多由一村、社或数村、社联合表演,按规划路线进行。当通过要道,先点燃地雷、三眼铳,造成气氛。解放前,社火队排列甚为讲究:数根“摇杆”为前导,后随开道锣、肃静回避牌、日月龙凤旗、万人伞以及全幅銮驾等,形似仪仗队,壮其社威。仪仗队之后,锣鼓齐鸣,再由高跷或芯子,或狮子、龙灯、旱船、或竹马,或八仙鼓、花苫鼓,或血故事等形式配合行进,社火尾有的是倒骑驴,有的是独杆轿表演,嬉逗玩耍以示社火收尾。新中国成立后,社火仪仗队改进为:摇杆前导,后由彩旗、花束、花环、军乐等方队组成。
    摇杆 盛行于本县高明、范家、两宜、双泉等地。配合社火表演,少则七八根,多则数十根。将长一二丈至三四丈的一根竹杆用彩布裹缠,周围缀上彩绣裹肚、手帕、项围、小旗等物,杆顶扎一鸡毛掸子,杆底以杵石为座,围系串铃,由数人扛杆疾跑,至要道或十字口,扶杆摇动,霎时铃声悦耳,彩旗飘舞,造成欢快热烈气氛。
    踩高跷 又名踩拐子,拐子系用柳木制成,亦名柳木腿。一般高三四尺,有的五尺开外。踩时将拐子绑在人腿上,装扮成戏剧人物,排列成行。有些踩技高超者,可表演“打犟驴”、“扑蝶”、“跌双叉”、“跳桌凳”等,跑跳腾挪,引人入胜。
    芯子 活跃于城内、羌白、高明、范家、安仁、两宜、西寨等地,有桌芯、车芯、顶芯、背芯、转芯等多种。芯子均系铁制,桌芯与车芯中间先竖一老杆,(主杆)周围套支杆多根(视人物多少而定),然后将装扮好的人物(腰至腿部均用铁件绑扎)以“插鞘”方法装在支杆上,一台芯子即算装妥。芯子装扮多以戏剧或传说故事为内容,一出戏装一台者如《小姑贤》、《三娘教子》等,一本戏者可按场次分别装成多台,顺序排列,每台由四人或八人抬上游走。西寺子村装扮的多台芯子《白蛇传》中《水漫金山》一场用大车装成,人驾辕、牛拉梢,缓慢行进。南乌牛的《临潼斗宝》等剧目用“转芯子”装成,行进中芯子转动,以玄、高、妙、雅著称乡里。顶芯子和背芯子系将装扮好的故事人物,由一人背上芯子行进,形似顶在头上,别具一格。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芯子在形式上已由过去的抬桌芯、牛拉车芯,发展成机动车装芯和汽车拉芯;在内容上也逐渐演变为新时代的题材,如:《白毛女》、《刘胡兰》、《计划生育》、《五好家庭》等。
    耍狮子 活跃于朝邑、城郊、太山头等地。狮头、狮皮均系当地巧手自行扎糊,讲求形似。表演时,一人持狮头,另一人抱其腰、披狮衣、扮成狮形,一人扮武生、持绣球逗耍狮子抖体、摇头、摆尾、打滚、喷火、穿穴越碍、上桌子扒老杆等,要求三人配合默契,动作干净利落,翻滚跳跃自如,既不失狮子雄姿,又不露皮下人迹,以神似取胜。
    舞龙灯 节日晚上活动。用竹、纸、绸、布扎成龙形,龙头、身、尾三部分全长约二三丈,内燃蜡烛(现代用电灯),舞者数十人统一化妆成精壮武生,手握把柄撑起龙灯,在空中舞动,黑夜之中,犹如蛟龙腾飞,遨游太空。
    跑竹马 多于节日晚间活动。马之头顶、臀尾,用纸盔成,分前后两节。分系骑马者腰间,前后活动自如,下用白裙遮掩人腿。通常为八匹马组成马队,每匹马前有马排子一人,后有打旗者一人,可扮戏曲人物。马排子身背背花,肩挎串铃,小步引马,铃声呛呛,马队可变换“白马分鬃”、“蝎子卷尾”等各种队形。竹马以平稳、整齐、队形变化多为观众叫绝。
    跑旱船 通常杂于社火行列,多于元宵节夜晚活动。以竹竿作架,扎成船形,船身以花布围罩,舱门用彩绸、镜子、纸花等装饰,上盖凉棚,下围布遮脚。驾船者渔女装扮,划船者扮渔翁,持桨于船侧船后,边划边喊着号子“哎……噢……”,在锣鼓伴奏中,二人默契配合,情态逼真。夜间单独活动时常伴以富有生活气息的秧歌,如《织手巾》、《拜年》、《十对花》、《货郎担》、《闹花灯》、《绣荷包》等,尤以两宜一带此项活动甚佳。
    青瓷船 与旱船表演相同,唯独它的装饰全用优质瓷器,大至冰盘,小至酒盅以及大小不等的各式瓷碟、瓷碗,或平铺,或重叠,以特制胶汁沾成大大小小的花形系于船架上,装上灯烛,行进时灯光闪闪,瓷器相撞,叮当作响,煞是惊人。本县仅两宜镇丰润村独有,据传始于清代,1986年曾赴北京参加展览。
    地游 又名地溜子,元宵节时在广场活动,流行于沙底、石槽,据传距今约三百年。用竹、彩纸扎成莲花形,女孩扮仙女,将莲花系于脚至膝部,成莲托仙子状。表演时,由八人扮仙女,一长者持蝇帚领队,仙女碎步缓行如水面莲花浮动,舞态纤细多姿,锣鼓伴奏,边唱边舞。50年代中央歌舞团以此为素材改编成《荷花舞》演出,受到国内外的好评。80年代,县文化馆又改为《金鱼戏莲花》,搬上舞台,曾参加地区舞蹈调演,并获奖。
    花苫鼓 盛行于石槽、九龙、张家庄、西里等村,春节期间杂于社火中表演。兴起原因据老艺人谈有两说:一曰为纪念唐国公敬德;一曰纪念为锄除一恶僧而献身的九龙村李尚书之女而形成。花苫鼓(直径37.5cm,高21cm)一面用绣花裙、十带裙各1条,绣花裹肚、围围、水银镜各3个来装饰。表演时,五人为一组,一队为八组,即每组一面花苫鼓,一副铙、一面锣、一面马锣、一面花伞组成。花伞又叫二差伞,高140cm,直径42cm,每把伞用红绸64cm、绣花裹肚、围围各5个,一条十带裙和一个棉花姑娘装扮。击鼓舞蹈者皆为女性,她们身着彩服,腰系长裙,身披大红斗篷,额戴面花,足蹬彩鞋,鼓槌用绸扎,鼓用花苫,表演起来,如同彩蝶飞舞,鲜花盛开。1982年文化部将九龙村的花苫鼓作为研究资料录像收藏。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大荔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大荔县甜水沟遗址[图] 大荔黄河滩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大荔县九龙庙(池)遗址
大荔县朝邑文庙遗址 大荔县般若寺和金塔寺遗址 大荔县长春宫遗址
大荔县通灵陂遗址 大荔县龙首渠遗址 大荔县蒲津浮桥遗址
大荔县永丰粮仓遗址 大荔县朝邑县城遗址 大荔县沙苑城遗址
大荔县王城遗址 大荔县辅氏城遗址 大荔县商代(早)文化遗址
大荔县美食 更多
大荔枣肉沫糊
大荔蜜汁轱辘
大荔月牙烧饼 大荔枣肉沫糊
大荔蜜汁轱辘 大荔水磨丝
大荔炸果 大荔茶食——油炸面
大荔县美食:金丝蜜 大荔饮食一绝——十
大荔石子馍[图] 大荔蜜枣晋糕
大荔县特产 更多
大荔县特产:优质小麦
大荔县特产:芬芳香瓜
大荔县特产:优质小 大荔县特产:芬芳香
大荔县特产:香菇家 大荔县特产:银海连
大荔县特产:银花绽 大荔县特产:沙底辣
大荔县特产:七彩仙 大荔县特产:沙苑芦
大荔县特产:琥珀玉 大荔县特产:圣女仙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大荔县概况:大荔特色产品
·大荔县概况:大荔县区域概况
·大荔县概况:大荔县历史沿革
·大荔县概况:大荔县社会发展
·大荔县概况:大荔县畜牧产业
·大荔县概况:大荔县城市建设
·大荔县戏剧概况
·大荔县电影概况
·大荔县报刊、新闻、图书发行概况
·大荔县广播、电视概况
·大荔县良风美德
·大荔县段家乡简介
·大荔县埝桥乡简介
·大荔县下寨镇简介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